小學生作文400字觀察螞蟻

夏天的一天,我在一棵大樹下邊觀察螞蟻。小編收集了觀察螞蟻作文,歡迎閱讀。

第一篇:觀察螞蟻

這次,我寫一篇有關科普的小論文,我的觀察對象是一種小動物――螞蟻。

我們平常見到的螞蟻身長大約1―2厘米,全身黑色或棕色,有一對觸角和六條腿,身體明顯分為三節,分別是頭、胸、腹三部分。

螞蟻喜歡成面群結隊地住在一起,尋找食物時會單獨走開。在一窩螞蟻中,螞蟻分別有工蟻、雄蟻和雌蟻三種,我們平常看到的只是工蟻,它的主要任務是尋找食物。要看到雌蟻和雄蟻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等到螞蟻搬家時,才能看到。在雄壯的螞蟻搬家隊伍中,那些身體肥大,長有翅膀的便是雌蟻,而身體較瘦小也長有翅膀的是雄蟻。在螞蟻搬家隊伍中,還可以看到有許多工蟻搬著白色的圓圓的東西,那就是螞蟻的卵。

螞蟻喜歡吃的食物是甜味食物,如白糖和麵包屑等。螞蟻尋食的情況非常有趣,只要你把甜食放在螞蟻經常出沒的地方,在旁邊耐心地等待,仔細觀察,就可看到螞蟻尋食的全過程。螞蟻開始是漫無邊際無目地到處爬,爬近你放的甜食附近,就會嗅到甜味,然後慢慢地爬過來,先是用腿試探一下食物,看它有無反應,如無反應,它就會吃起來,並會試圖把食物拖走。如果食物很大,它拖不動,它就會沿著來路回去叫同伴來,這時你仔細觀察就可以找到螞蟻的窩。螞蟻鑽進窩後不久,就會出來幾隻螞蟻,沿原來的路線向食物方向爬去,爬到半路,有的螞蟻會轉回去,在路上碰到別的螞蟻,它們會用觸鬚交談。不一會兒,從螞窩到食物之間就會有許多螞蟻。

螞蟻真是一種有趣的小動物!

第二篇:觀察螞蟻

今天,早早完成作業,我和孫天樂到媽媽學校去玩,我們來到後操場,那裡空無一人,我提議去挖螞蟻窩。說乾就乾,找來了幾根木棍,開始尋找螞蟻洞。

我們走進一顆大樹,發現好幾個螞蟻洞。慢慢蹲下來,用木棍挖了一會兒之後,從土裡鑽出來了幾隻大螞蟻,我連忙將它們一一捉住,放到我帶來的瓶子裡,並往裡面撒了一些泥土。這時,我看到有幾隻螞蟻爬上了灌木叢,過了一會兒,它們搬運回去來了十幾隻蚜蟲。你會很奇怪,螞蟻為什麼要把蚜蟲運回去,是不是要把蚜蟲吃掉?其實,螞蟻是為了吃蚜蟲糞便,因為蚜蟲糞便里含有糖分,螞蟻喜歡吃甜食,所以才將蚜蟲運回巢中,並不會去傷害它們,有時為了保護蚜蟲,螞蟻會去進攻蚜蟲的天敵七星瓢蟲。

螞蟻們在夏天和秋天中收集食物,以便在寒冷的冬天裡食用。螞蟻的力氣很大,可以拖動比自身重很多倍的東西。如果遇到體型很大的獵物,如蚱蜢、蝗蟲、螳螂等,所有的工蟻都會出動,將獵物置於死地後再將獵物拖回洞中……

這次觀察螞蟻讓我對昆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今後,我要細心觀察更多的昆蟲,了解更多有關它們的知識。

第三篇:觀察螞蟻

我到媽媽上班的地方去玩,看到很多很多螞蟻在那忙碌著,便激起了觀察螞蟻的興趣。便拿了一個放大鏡,仔細地看著。螞蟻的身體分為頭、胸、腹三個部分。頭上有一對觸角,還有兩個圓圓的東西,那是螞蟻的眼睛吧!

螞蟻一共有六隻腳,第只肢都是由粗到細。前四隻肢長在它的胸兩邊,後兩隻長在胸和腹之間。

我很想看看螞蟻們是怎樣把食物搬回家的,所以,我扔了幾塊餅乾屑在它們家門口,等待著它們出現。

這是,一些螞蟻爬過來了,動著觸角,好像在說:“快來看!我們有東西吃了!”

它們有的把餅乾屑咬成圓形,給它滾回家;有的力氣大,一下子背了兩塊餅乾屑;還有的卻在一旁偷懶;得意地看著別人。

我又扔了一塊較大的餅乾,它們一個搬不動,兩個也搬不動。最後,反有的螞蟻一起出動,終於搬回了那塊餅乾。

我明白了,不管有什麼困難,只要大家共同努力,就能戰勝。

觀察螞蟻真有趣。

第四篇:觀察螞蟻

傍晚,回家的時候,我來到小區里,在小區的角落裡,有一片乾枯的草地。草地里居住著許多昆蟲,我來到草地旁邊,翻開土地,大吃一驚,這裡居住著數萬隻螞蟻,它們合起來,足足有一頭小牛那么多隻。我拿著放大鏡,仔細地觀察,原來螞蟻的身體部位是這樣的,螞蟻的頭很大,腳有的六隻,有的八隻。螞蟻的屁股很小,像一粒圓飯粒。它的身子上有很多毛,身上的顏色非常多,品種又非常多。

我把有些螞蟻弄進塑膠袋,想看看它們是怎么團結合作爬出來的。螞蟻們一個接著一個用兩支又尖又大的牙齒把塑膠袋鑽成一個接著一個的小洞,洞越來越大,直到成了一個窟窿。螞蟻們出來並團結合作,互相幫助,把塑膠袋拉進土裡,做成它們的家。這一幕讓我不得不佩服啊!螞蟻們讓最肥最大的螞蟻王住進了塑膠袋里,對螞蟻們說,這是一個溫暖而舒適的新家。螞蟻越來越多,我又看見螞蟻們向毛毛蟲宣戰,我想:那么小的螞蟻能打得過那么巨大的毛毛蟲,真讓人難以置信。螞蟻們團結起來,攻擊性非常強,而毛毛蟲也被它們折磨得筋疲力盡,更讓我想不到的是,它們居然抬起了毛毛蟲,緩慢地向洞口移去,儘管很慢很慢,卻沒有放棄。更有趣的是,它們還輪流來抬,似乎還有分工:帶路的、鼓勁的……沒過一會兒,螞蟻們就把毛毛蟲抬進洞裡了,給大夥分享著吃,一隻毛毛蟲,可以夠螞蟻們吃好一陣子了。

時間不早了,我背著包回到了家。通過觀察螞蟻的行為,讓我學會了團結,團結可以戰勝一切的困難。

第五篇:觀察螞蟻

夏天的一天,我在一棵大樹下邊觀察螞蟻。小螞蟻可特別了!有大螞蟻也有小螞蟻,大螞蟻身長約有1厘米,小螞蟻身長約一兩毫米。螞蟻有兩種顏色,大螞蟻是黑色的,小螞蟻是棕褐色的。大小螞蟻都分成四部分:觸角、頭部、身體和腳。別看它們小,行動可迅速可敏捷啦!

螞蟻的洞穴一般在涼爽乾燥的地方。螞蟻喜歡群體行動去尋找糧食。如果馬上要下大雨了,天氣很悶熱,我們就能看到螞蟻們在小路上忙忙碌碌,川流不息地在搬糧食——它們是在為下雨時做準備呢!螞蟻可真會計畫呀!同時它們也是名副其實的“氣象專家”。

螞蟻很聰明,它們能像人一樣分工合作。我把瓜子尖放在和螞蟻洞很近的地方,一隻小螞蟻循著香味找到了這粒瓜子尖,高高興興的獨自搬回了家。我又放了一顆大瓜子仁在地上,又是這一隻機靈的小螞蟻發現了瓜子仁,它來想獨自搬回家,可是怎么也搬不動。小螞蟻圍著瓜子仁走了一圈,便急匆匆地打道回府了。它究竟要乾什麼呢?我仔細地看著,期待著它的“驚人之舉”。不一會兒,七八隻螞蟻在小螞蟻的帶領下,浩浩蕩蕩地向瓜子挺進,來到“陣地”後螞蟻們對瓜子發起了“猛烈攻擊”。瓜子迅速地被螞蟻抬了起來,螞蟻們邁著整齊的步伐回到了洞口。可是瓜子太大,根本進不去。這時,許多螞蟻一窩蜂地跑了出來,對瓜子進行撕咬,一眨眼的功夫,瓜子就被咬得四分五裂搬進了洞。這真是——蟻多力量大呀!

多么神奇的小螞蟻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