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傻的愛,傻傻的幸福

傻傻的愛,傻傻的幸福

——讀《錯的簡訊,對的親情》有感

南京市第五十四中學  初二2班吳佩瑤

假期讀了一篇文章,文章的情節也許有些老套。講的是女兒將原要發給男友的信息錯發給了父親,父母不辭辛苦為她包、送粽子,讓她感受到了那傻傻的親情。

在平日裡,發簡訊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我們給同學發過簡訊,給朋友發過簡訊,給情侶發過簡訊。我們給許多人發過簡訊,但仔細回想,在我們長大後,又有幾次在自己委屈孤獨時,給父母發簡訊傾訴的。

文章中有這樣一句話“愛中的人都是傻的”,我想這句話更適用於愛情,但對於親情也同樣適用。兒女不管多大,都是父母心中永遠的牽掛。兒女即使抖動韁繩奔跑一生,也無法奔出父母的牽掛。

人說“兒女+父母=家”。家不應該指一個地點,它應該只是個名詞,一個簡單卻又溫暖的名詞。父親給女兒送的幾個粽子,雖不值幾個錢,但卻包含父母的牽掛與欣慰,那是一種名叫家的溫暖。

父母的愛是無私的,更是傻的。我還記得,母親在冬日騎車為了給我當風而挺直的背;父親在雨天為我打傘而濕透的肩;晚歸時巷口父親的背影,黑暗中家裡的燈光……童年時,父母陪兒女玩耍,盼兒女長大;少年時,父母為兒女操勞,望兒女成才;青年時,父母不再小時那樣為兒女安排好一切,更多是在兒女背後默默地看著孩子走向社會,創造未來。似乎女兒的父親更苦,他們還要將女兒的一生親手交到另一個男人手中。兒女的需要,是父母的最高指令;兒女的幸福,便是父母最大的心愿。

父親能為女兒的一個簡訊不辭辛苦地來到女兒身邊,在他收到簡訊的那一刻卻沒有細究那一條簡訊的含義。父母是容易滿足的,他們只希望兒女在空閒時稍稍想起他們,那一刻,便是他們最幸福的時候。

友情也許會褪色,誓言也許會被遺忘,但親情將記存人間。父母為兒女送東西這種事情,很多人都經歷過,很多人也寫過,但他永遠也不會顯老套。因為,父母對兒女的愛是永遠不老的。父母對兒女,永遠不離不棄。

無論朝朝暮暮,不管春去秋來,父母那傻傻的愛,永遠都是兒女心中的依靠;那個有父母的家,永遠是遊子心中的港灣。

家長的話:文章中的主人翁將一條簡訊錯發到父母的手機上,讓母親不嫌熬夜辛苦地包粽子、老父親不顧路途遙遠地送粽子,可想而知女兒在父母心中是多么重要。父親的愛在他人看來著實有些“傻”,但這“傻”卻是多么的可愛、可親。父母對兒女的愛之深,兒女有時並沒有太多的體會,一旦體會到,就會體會到那種親情是多么珍貴。可憐天下父母心,希望天下所有的兒女都能像主人翁那樣,懂得父母的愛。親情,是我們生命中最溫暖的慰藉,永遠不離不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