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淑敏提醒幸福讀書筆記300字

畢淑敏,當代著名女作家,她的文章往往能給人一種啟迪心智、陶冶性情、獲取自信的美感。《提醒幸福》這篇優美的哲思散文是作者 幸福觀 的一個最好詮釋。下面就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畢淑敏提醒幸福讀書筆記100字,希望大家喜歡。

畢淑敏提醒幸福讀書筆記100字(一):

幸福很矜持,遭逢它的時候,它不會誇張地提前和我們打招呼,離開的時候,也不會為自己說明和申辯。幸福是個啞巴。感悟:用善於觀察的眼睛去發現幸福,用擁抱陽光的雙手去感觸幸福,用充滿回憶的心靈去接納幸福,用美麗淡然的微笑去迎接幸福。跑步比賽結束後有人給你遞毛巾、當你生病時爸爸媽媽的關心、你過生日時同學們的祝福或是當你摔跤時老師伸出的援助之手……這些都是一種幸福。濃厚的友誼是一種幸福,溫暖的親情是一種幸福,深厚的師生情是一種幸福,有時候就連回憶過去的感動,珍惜現在的擁有也是一種幸福。

在理想主義普遍遭受嘲笑的年代,一個人仍然堅持理想主義者,必定不是因為幼稚,而是因為精神上的成熟與自覺。世上最可怕的就是人們與道德產生了距離,而讓缺德成為一種習慣。

感悟:在物質生活日益充實的社會,人性的冷漠和自私更使缺德成為理所當然,這不但不利於公民道德素質的提高,而且還會造成人與人之間的溝通障礙,毒害社會風氣,不符合構建和諧社會的要求。應該熱心地致力於照道德行事,而不要空談道德。道德才是人永恆的、真正的財富,因此,君子不會因為貧窮而擔憂,而無道德才是真正值得擔憂的。

人生總是有災難。其實大多數人早已練就了對災難的從容,我們只

是還沒有學會災難間隙的快活。我們太多注重了自己警覺苦難,我們太忽視提醒幸福。請從此注意幸福!幸福也需要提醒嗎?幸福不喜歡喧囂浮華,常常在暗淡中降臨。貧困中相濡以沫的一塊糕餅,患難中心心相印的一個眼神,父親一次粗糙的撫摸,女友一個溫馨的字條……這都是千金難買的幸福啊。像一粒粒綴在舊綢子上的紅寶石,在淒涼中愈發熠熠奪目。

幸福有時會同我們開一個玩笑,喬裝打扮而來。機遇、友情、成功、團圓……它們都酷似幸福,但它們並不等同於幸福。幸福會借了它們的衣裙,裊裊婷婷而來,走得近了,揭去幃幔,才發覺它有鋼鐵般的核心。幸福有時會很短暫,不像苦難似的籠罩天空。如果把人生的苦難和幸福分置天平兩端,苦難體積龐大,幸福可能只是一塊小小的礦石。但指針一定要向幸福這一側傾斜,因為它有生命的黃金。

幸福並不與財富地位聲望婚姻同步,這只是你心靈的感覺。常常提醒自己注意幸福,就像在寒冷的日子裡經常看看太陽,心就不知不覺暖洋洋亮光光。

感悟: 幸福就在我們身邊。人想了一輩子,念了一輩子,悲了一輩子,怨了一輩子,而生命早已在擁有和失去之間,不經意地流幹了。回憶過去的感動,珍惜現在的擁有,那些記憶,無論快樂還是憂傷,無論痛苦還是煩惱,點點滴滴,其實就是幸福。

畢淑敏提醒幸福讀書筆記100字(二):

一個人可以受過教育,但他依然是沒有教養的。就像一個人可以不停地吃東西,但他的腸胃不吸收,竹籃打水一場空,還是骨瘦如柴。

《教養的證據》一些事情,當我們年輕的時候,無法懂得。當我們懂得的時候,已不再年輕。世上有些東西可以彌補,有些東西永無彌補。愛怕沉默。太多的人,以為愛到深處是無言。其實,愛是很難描述的一種情感,需要詳盡的表達和傳遞。

感悟:愛怕沉默。世上最妙不可言的莫過於“愛”,但是現在才發現愛也會生鏽,而除銹劑則是一些關心的語言。也就是藏在心底的愛在恰當的時候需要釋放,需要表達。雖然我們都喜歡心與心能夠體會的愛,但那種境界畢竟很少有人能夠到達,更多的時候,我們需要藉助語言這項工具。愛就像鋤頭一樣,也會感到寂寞,當人們不去注意它時,早已殘破不堪。

《愛怕什麼》磨礪內心比油飾外表要難得多,猶如水晶與玻璃的區別。我喜歡愛讀書的女人。書不是胭脂,卻會使女人心顏常駐。書不是棍棒,卻會使女人鏗鏘有力。書不是羽毛,卻會使女人飛翔。書不是萬能的,卻會使女人千變萬化。

感悟:讀一切好的書,就是和許多高尚的人說話。喜歡讀書,就等於把生活中寂寞的辰光換成巨大的享受時刻。讀書,愛書,思書,悟書,堅持“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學之”。《我所喜歡的女子》

. 孝,是稍縱即逝的眷念。孝,是無法重現的幸福。孝,是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往事。孝,是生命與生命交接處的鏈條.一旦斷裂,永無連線。

我不相信手掌的紋路,但我相信手掌加上手指的力量。如果你不能確定你往哪裡走,那么此處就是你的葬身之地。

感悟:父母對子女經常說:“平安是福。”就是這句簡單的話,他們還求什麼呢?什麼也沒有!這種思想包含了什麼?是關愛,是他們不能更多的如我們兒時攬了我們一樣的放心,是他們經歷了更多的無助以後的美好祝願。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父母不求別的,只要我們多在細微處關心,體貼他們,他們就會很欣慰。我們都能做到的!

畢淑敏提醒幸福讀書筆記100字(三):

造心先得有材料。有的心是用鋼鐵造的,沉黑無比。有的心是用冰雪造的,高潔酷寒。有的心是用絲綢造的,柔滑飄逸。有的心是用玻璃造的,晶瑩脆薄。有的心是用竹子造的,鋒利多刺。有的心是用木頭造的,安穩麻木。有的心是用紅土造的,粗糙樸素。有的心是用黃連造的,苦楚不堪。有的心是用垃圾造的,面目可憎。有的心是用謊言造的,百孔千瘡。有的心是用屍骸造的,腐惡熏天。有的心是用眼鏡蛇唾液造的,劇毒兇殘。

造心要有手藝。一隻靈巧的心,縫製得如同金絲荷包。一罐古樸的心,淳厚得好似百年老酒。一枚機敏的心,感應快捷電光石火。一顆潦草的心,門可羅雀疏可走馬。一攤胡亂堆就的心,乏善可陳雜亂無章。一片編織荊棘的心,暗設機關處處陷阱。一道半是細膩半是馬虎的心,好似白蟻蛀咬的斷堤。一朵繡花枕頭內里虛空的心,是假冒偽劣心界的水貨。

造心需要時間。少則一分一秒,多則一世一生。片刻而成的大智大勇之心,未必 就不玲瓏。久拖不決的謹小慎微之心,未必就很精緻。有的人,小小年紀,就竣工一顆完整堅實之心。有的人,鬚髮皆白,還在心的地基挖土打樁。有的人,半途而廢不了了之,把半成品的心扔在荒野。有的人,成百里半九十,丟下不曾結尾的工程。有的人,精雕細刻一輩子,臨終還在打磨心的剔透。有的人,粗製濫造一輩子,人未遠行,心已灶冷坑灰。

優等的心,不必華麗,但必須堅固。

有一顆仁慈之心,會愛世界愛人愛生活,愛自身也愛大家。有一顆自強之心,會勤學苦練百折不撓,寵辱不驚大

智若愚。有一顆尊嚴之心,會珍惜自然善待萬物。有一顆流量充沛羽翼豐滿的心,會乘上幻想的太空梭,撫摸月亮的肩膀。一顆美好的心,即使巨輪沉沒,它的顆粒也會在海浪中,無畏而快樂地燃燒。

感悟:這是我所讀畢淑敏的文章中最喜歡的篇章之一。讀罷,我曾不止一次地思考:自己的心到底是什麼樣,自己所追求,所嚮往的究竟是怎樣的一種人格。我想,這是要用一輩子去尋找的答案。人生短短几十年里,無法與江月、宇宙的無窮無盡相似相比,我們永遠不會知道永遠到底有多遠,但心的塑造是長久、持續、不懈的探索過程。我們無法增加生命的長度,但我們可以盡力地增加生命的深度。圓滿的人格就像一個鼎,真、善、美好比鼎的三足,缺少了一足,鼎就必然立不成:人生在世,當求自身的圓滿,即求真、善、美。對一個人而言,美是皮肉,善是經脈,真是骨骼,這三者支撐起了一個大寫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