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做雷鋒式的好少年作文

做雷鋒式的好少年作文

雷鋒,也許是一個人人知曉的名字,但你們知道雷鋒叔叔的故事嗎?又有多少人能夠像雷鋒叔叔那樣熱心助人呢?今天,讓我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雷鋒叔叔的故事,一起來認識一下我們身邊的小雷鋒吧!

雷鋒叔叔原名雷正興,湖南省長沙人。他畢生做了許多的好事,我印象最深的是那一次:1961年9月的一天傍晚,天空中突然下起了大雨,雷鋒見公路上一位婦女懷裡抱著一個小孩,手裡還拉著一個小孩,在雨中艱難地走著,雷鋒叔叔上前一打聽,才知道他們從外地歸來,要去幾十里外的樟子溝。他忙把雨衣披在哪位大嫂身上,抱起那個大一點兒的孩子,寧可自己淋得濕透,一直走了倆個多小時,才把他們母子送到家。雷鋒叔叔的故事深深感動了所有人,他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其實,學習雷鋒不需要做到驚天動地,生活中的點點小事,也能體現出雷鋒叔叔那種助人為樂的高尚品質。在平時的學習和生活中,我也是一個小雷鋒呢!

在公車上給老人讓座在大家看來可能是一個十分平常的事,但在我看來,卻是非常難忘的。那一天,我坐著公車去上學。路過東湖市場時,上來了一位白髮蒼蒼的老奶奶,公車司機對我們說:“誰給這位老人家讓個座?”誰想公車上盡沒有一個人起身,我見大家都沒讓,也不太好意思。當我低下頭時,看到了那條飄揚在胸前的紅領巾,想起了雷鋒叔叔,便馬上站了起來,扶老奶奶坐下,老奶奶笑著對我說了聲:“謝謝!”這短短的話語,令我感動了好久好久,我一定要學習雷鋒叔叔做好事的精神。

“學習雷鋒,爭當先鋒”,雷鋒叔叔就是那么熱於助人,我們可一定要向他學習,做雷鋒式的好少年!

做雷鋒式的好少年作文

時間的車輪進入了嶄新的二十一世紀,在新世紀的第一個春天來臨之際,我們迎來了3月5日這個值得紀念的日子。56年前的3月5日,毛澤東同志發出了“向雷鋒同志學習”的偉大號召,中華大地掀起了學習雷鋒的熱潮。今天,就讓我們再來了解了解雷鋒叔叔吧。

雷鋒叔叔出生在一個貧苦的農民家庭里,7歲就失去了父母,成了孤兒。解放後,在黨和政府的培養下,成為一名光榮的人民解放軍戰士。平時他勤勤懇懇,踏踏實實,從平凡的小事做起,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此,他多次立功。雷鋒叔叔因公犧牲時,年僅22歲。雷鋒叔叔的一生雖然短暫,但他的光輝形象和動人的事跡永遠留在世人的心中。

有一次,雷鋒因公出差,踏上了從撫順開往瀋陽的列車。上了車,他看到旅客很多,連忙把自己的座位讓給了一位老人。他看到列車員很忙,就又動手幫著掃地板,擦玻璃,收拾桌子,給旅客倒水,幫助婦女抱孩子,給老年人找座位,幫助中途下車的旅客拿東西。一些旅客不住地招呼他:“同志,看你累得滿頭大汗,快過來歇歇吧!”“我不累。”雷鋒叔叔是永遠不知道累的。

雷鋒自己十分節儉,一雙襪子補了又補還捨不得更換,卻用自己每月僅有的6元津貼為全班戰友們購買了學習書籍。他不僅自己認真學習,而且帶動戰友們學習,幫助戰友們提高思想覺悟。1960年,遼寧遭受重大水災。雷鋒悄悄給受災的戰友王大力家寄去了20元錢。在出發去災區救災時他又把100元錢以一名解放軍戰士的名義捐給抗洪救災第一線。

雷鋒叔叔走到那裡,好事做到那裡,做了好事不留名。有人說雷鋒是“傻子”,可雷鋒在日記里寫道:我活著,只有一個目標,就是做一個對人民有用的人。人民的困難,就是我的困難,幫助人們克服困難,貢獻自己的一點力量,就是我應盡的責任。

56年過去了,雷鋒精神仍令人感動,激勵著我們前進。作為新時代的少年兒童,我們應該怎樣向雷鋒叔叔學習呢?

首先,我們要學習雷鋒叔叔助人為樂的精神。每天早晨來到學校,進了教室,開窗換氣,掃地,擦黑板,抹桌子凳子。愛護公物,愛護學校一草一木。同學在生活上學習上遇到困難,都要熱心去幫助。比如同學遇到了難題,就耐心地給他講解,直到他弄懂為止;同學的鉛筆掉了或筆心斷了,沒法做作業,就借一支給他。外出乘車,主動給老人讓座。這些事情看起來雖小,卻是實實在在地學習雷鋒。

其次,我們要學習雷鋒叔叔的“釘子精神”。雷鋒叔叔當年曾說過:我們在學習上要發揚“釘子”精神。一塊好好的木板,上面一個眼也沒有,但是釘子為什麼能釘進去呢?這就是靠壓力硬擠進去的,硬鑽進去的!咱們要學習釘子的這兩個長處:一個擠勁兒,一個是鑽勁兒。我們在學習上,也要提倡這種釘子精神,要善於擠和善於鑽。二十一世紀的競爭更為激烈,同學們想要取得更好的成績和更大的進步,就要從現在做起,抓緊時間學習,不讓時間白白浪費。

同學們,讓我們像雷鋒叔叔一樣,熱愛祖國,熱愛黨,努力學習,天天向上,在雷鋒精神的帶領下,善於思索,勇於實踐,敢於創新,迎著燦爛的陽光挺起胸膛,在二十一世紀的大道上,做一個雷鋒式的好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