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關於學雷鋒做好事作文

學雷鋒日作文_第1篇:

我們今天的所謂學雷鋒已經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學雷鋒,每年三月五日的學雷鋒活動更多帶有一些紀念色彩,所以有了俗語:“雷鋒叔叔三月來了四月走”。

雷鋒精神體現在一個個具體行為當中,我們對雷鋒精神的理解也是從他的具體行為認識的,這樣人們理解的雷鋒精神比較狹隘具體,把扶老攜幼、扶微救困、幫助別人做一些事情理解為學雷鋒,這當然是誤解了。雷鋒精神自然樸實無華,並不是人為刻意製造出來的,它體現雷鋒同志的人生理念。雷鋒做的每一件事情基本上都是我們力所能及的事情,我們之所以無法象他那樣做到是因為我們的人生理念無法達到像他那樣忘私的地步。我們用偉大形容雷鋒同志,也說明不是人人能達到雷鋒精神,我們只能有一部分行為達到雷鋒精神的要求。

雷鋒精神的實質是在別人困難的時候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我們不可能要求大眾普遍象雷鋒同志那樣付出去幫助別人,這樣的話,雷鋒的平凡就不可能成為升華到偉大。

時代在變,我們國家進入商品交換時代,曾經的無私幫助變成有償服務,這就不可避免使傳統的雷鋒精神受到挑戰。雷鋒精神是永恆的,但是,體現雷鋒精神的行為並不是永恆的。雷鋒精神是我們社會所需要的精神,今天人們所說的愛心實際是雷鋒精神的另外一種說法。雷鋒精神是一種愛心表達,但雷鋒精神所表達的愛心是更加具體和真實,而我們現在所說的愛心卻很抽象廣泛,每一個人可以隨意創造體現愛心的方式,不象雷鋒精神那樣體現在雷鋒同志的具體行為當中。

我們必須接受時代的變化帶來對傳統雷鋒精神的形式否定,承認無私幫助變成有償服務也是一種進步。當然我們也不要把所有的事情都變成有償服務,愛心本身體現著社會存在無償服務的雷鋒精神,所以,我們的社會還會有無私的幫助,不是什麼事都要有償服務。

我心目中的理想社會並不是每一個都具有象雷鋒同志那樣無私奉獻精神,而是每一個人能做到為別人提供舉手之勞的幫助,我們微不足道的幫助可以幫助別人解決大問題,這不是能用價值衡量的。

學雷鋒日作文_第2篇:

天早上,我坐29路車去上學,在水泄不通的車廂里,我擠到後面,幸運地找到了一個位子。。

我高興地坐在位子上,吹著口哨,心想:今天的運氣真好啊!不一會,一位挺著大肚子的阿姨提著一大袋東西上了車。車子起動了,有點兒東搖西擺,阿姨沒站穩,差點兒摔倒。

我看在眼裡,急在心裡,阿姨肚子裡有小寶寶,手中提那么重的東西,況且還是在人山人海的車廂里,她該有多難受呀!做為一個少先隊員,我是不是應該幫幫這位阿姨呢?說乾就乾,我縱身一跳,來到阿姨前面說:“阿姨,來,到我這來坐吧!”“那怎么好呀?”阿姨說,“還是你坐吧!小朋友。”“阿姨,沒關係的,我站一下就可以了。”我回答到。

我小心翼翼地扶著阿姨坐到座位上,阿姨笑眯眯地對我說“你真是個好孩子呀!”周圍的人都向我投來了讚賞的目光,我也會心地笑了。

學雷鋒日作文_第3篇:

同學們大家要向雷鋒叔叔學習做好人好事,俗話說得好雷鋒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車。我們在生活中也要做好人好事比如在公車上要給老、幼、病、殘、孕和抱小孩的人讓座。還有在家裡要幫助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幹家務活。在路上如果有紙片立即撿起來,扶老人過馬路。在學校要幫助他人。

有一次,在車上我看見一位老奶奶抱著一個嬰兒,我給老奶奶讓座了,老奶奶誇我是一個好孩子,我開心地笑了,回到家後,我說了這件事情,爸爸說:“人要助人為樂,這才是最快樂的”。我深刻的記住了爸爸說的這一番話。從此以後,我只要坐公車的時候,只要看見老爺爺、老奶奶或抱小孩的阿姨就會讓座,他們都誇我是一個好孩子。我以後也會向雷鋒叔叔學習,學習他樂於助人、熱情助人、善於助人的精神,把幫助別人當作一種精神美德。

讓我們像雷鋒叔叔一樣,從身邊的小事做起,時時刻刻為他人著想,讓雷鋒精神永駐我心。

學雷鋒日作文_第4篇:

三月份是學習雷鋒活動月。這些日子,雷鋒的故事在我們學校中沸沸揚揚傳頌著。我心裡燃燒著一把火,我也要向雷鋒叔叔學習,做一些有益的事。

昨天傍晚放學,我背著書包高高興興地往回走。還沒跨進樓門,一股難聞的氣味就迎面撲來。我尋味望去,不知是誰把一堆垃圾倒在樓道口,真叫人噁心。

我捂著鼻子一口氣跑到樓梯口,可又停住了腳步,心想:這堆垃圾如果不及時清掃,會影響環境衛生呀!

可一想到書包中的作業,不禁又打起了退堂鼓。這時,我一低頭,看見了胸前的紅領巾,心中頓時想起雷鋒叔叔為人民服務的故事,臉上火辣辣的。我連忙跑回家,放下書包,拿起掃帚和畚斗向樓道口跑去。

我來到垃圾堆前,忙把垃圾掃在一起,往畚斗里撮,垃圾乖乖地躺在裡面了,可臭水一個勁兒往外流。怎么辦?我尋思著。有了!

我每撮完一次立刻把畚斗口向上翹起,這下臭水流到了底部。儘管我的腳全部浸在臭水之中,可是我毫不在意。經過20分鐘的努力,垃圾全部被倒進了垃圾桶。

看著清潔的樓道口,我開心地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