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雷鋒的日記

雷鋒那種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中去的精神,那種乾一行愛一行,立足崗位艱苦奮鬥的螺絲釘精神,那種對同志、對民眾像春天般溫暖,捨己為人,助人為樂,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精神,是在構建和諧社會中必須大力發揚倡導的。以下是關於學雷鋒的日記,歡迎閱讀!

學雷鋒的日記一

雷鋒的一生雖然沒有創造驚天動地的英雄偉績,但他把自己生命的每一分熱、每一分光都無私地奉獻給人民,以對人民的真誠與火熱的赤子之心和自覺地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之中去的實際行動,譜寫了壯麗而輝煌的人生樂章。

雷鋒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上,具有十分鮮明的特點。

其一,言行一致。雷鋒在日記中寫道:"我覺得要使自己活著,就是為了使別人生活的更美好。""多幫助人民做點好事,就是我最大的快樂和幸福。"

其二,不圖名利。雷鋒做好事,沒有領導看到,更沒有報酬,不是為了個人臉上貼金,也不是撈取點什麼實惠,而是要"永遠愉快地幫助別人,毫不計較個人得失……"。人民民眾這樣讚揚他:"雷鋒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車。"

其三,始終如一。一個人做點好事並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雷鋒做好事,為人民服務,決不是靠一時的熱血和激動,而是堅持不懈,始終如一。無論在哪裡,他從不降低為人民服務的滿腔熱情。

其四,完全徹底。雷鋒為人民服務,真正做到了毛澤東所講的"完全"、"徹底"。雷鋒為人民為同志想得深,做得細,標準高,走到哪裡就把好事做到哪裡。雷鋒不愧是一個 "完全" 、"徹底"為人民服務的共產主義戰士。

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共產黨的宗旨,也是人民的希望,時代的需要。我們學習雷鋒,發揚雷鋒精神,就是要像他那樣,自覺地在平凡的崗位上,在平凡的小事中,努力實踐這一根本宗旨,真心實意地、盡心竭力地、堅持不懈地為人民辦實事、做好事,"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之中去"。

學雷鋒的日記二

能從沉睡中醒來是一件值得慶幸的事,每一天睜開眼睛都應該感謝上蒼的眷顧,我們真的沒有理由萎靡。可宿醉的結果是顯而易見的,我實在沒辦法抗拒萎靡,而這萎靡通常會持續三天的時間。

同學們精神狀態還好,但多多少少都殘留著一絲倦怠之色,唯獨環哥仍然紅光滿面,來來回回張羅著,操著各式各樣的心。吃早餐的時候翻翻昨天的微信群,大頭五哥用一首打油對昨晚的聚會做了最好的總結:“昨夜同學聚會,盡顯感情珍貴。四載同窗之誼,二十三年不廢。觥籌交錯晃忽,五瓶三斤沒醉。偶爾神經疲憊,趴在桌上就睡。最喜二姐環哥,歪頭四目相對。班頭盡顯豪情,地主心意到位。好吃好喝招待,每人千塊小費。段問曉達來沒,兩人已喝三杯。街頭半夜大叫,車流滾滾後退。幾間房子空著,胡說沒床入睡。小店燒烤繼續,撐壞肚撐壞胃。勾魂笑眼角飛,哈拉子腮邊垂。主演十分辛苦,觀眾更是勞累。這場還沒結束,已約明年相會。”這個“可憐”的傢伙已經開始發起明年暑期的新疆聚會了,回響者居然有了不少。真好!

早餐之後是開啟下一段旅程和離別。常東芳、孟祥秋和楊志紅三人將要和董蕾一起返回鞍山,去看看董蕾和她新的事業——泰伯蒙學堂。這次聚會女生宿舍里她們來的人最多,還有吉李艷,只是她要跟著我們一起出發。而幾天之後,長春的劉海燕也到了鞍山,加上李麗麗從北京返回,這個夏天一個宿舍里除了遠在加拿大的趙大姐之外基本聚齊了。我們宿舍什麼時候能聚齊一次啊,那是真正的天南海北。前幾年四班的幾個兄弟在長春陸續都見過,因為混寢的緣故多很多知心朋友,這讓剛剛開學時那丁點兒的懊惱變成了如今的幸福。20周年聚會的時候去龍嘉機場接我的正是四班的東宇,他還不是我們宿舍的呢。同寢室有了別的班的同學也就交下了一整個班的朋友,記得第一次去長影就是和四班一起,我還穿著國民黨軍官服照了相,四班的朱艷霞扮的國民黨女兵,我們倆有張合影,照的真好,郎才女貌的樣子。可讓人傷心的是,沒過多久,她竟然得了白血病沒熬到畢業就走了。一個那么溫柔如水的女孩子,這才是真正的“天妒紅顏”,和她比起來三姐所遇到的坎坷只能算是上蒼賜給的人生歷練了。一抹艷麗的霞光,從朝霞落成晚霞是一種幸福,誰會只追求一個早晨的絢爛呢?後來找那張照片,怎么也找不到了,能找到的是我穿日本鬼子軍裝的照片,同學們都說真像!像有什麼用,我在大學期間沒俘獲一個屬於自己的“花姑娘”。

聚會總會懷念過去,懷念同宿舍的兄弟們,想想他們的名字都覺得溫暖:大寶子、老鍾、陶也、郭宇、方旌天……我沒漏了誰吧,似乎和龍的一個小個子也曾經在我們宿舍混跡過一段時間,怎么就淡忘了呢?畢業後就方旌天沒見過了,這廝現在在廣州,似乎也風生水起的,真好。

跟我一個宿舍摸爬滾打了四年的除了環哥,還有大慶的老陳,我第一次進宿舍時他給我開的門,好不容易去年年初見了一面,我把懷念寫在了過去的字句里。成都的小夏畢業20周年的時候也回長春了,之前在成都見了兩次,10年和14年吧,這傢伙跟逆生長似的。翻看他給我寫的畢業紀念冊,他的理想是“多娶老婆”,結果還真找了倆,現在一個閨女一個兒子,但我總覺得這不是什麼幸福的事。大漢在滄州,聚會之前給他又是電話又是簡訊的,他最終猶豫之後還是沒來。前兩天剛剛又給他打了電話,點五送孩子到濟南上學,會到東營來拐個彎兒,我邀請他過來,他沒什麼二話就答應了。我覺得跟漢哥是有深深的親情的,他肯定看不到這篇文字,因為他也許今年才剛剛換了智慧型手機,到現在也沒用上微信,甚至連個QQ都沒有。每年過年他都給我發一條絕無僅有的簡訊,今年的我還留著,是這樣的一首詩:“無霾無雲無嘈聲,萬里澄空艷陽紅。東風已逐殘雪盡,自知明朝花滿城。”我跟別人說,我指著這條簡訊溫暖一年。

有相聚就有別離,而這一次的旅程從瀋陽的18人開始,之後的幾天就是陸陸續續的別離了。

在酒店門口合了張影,但人不全了。老大當晚就趕回了撫順,周彬貪睡還沒有起床,國巍也沒有過來。我們15個人再加上4個孩子一邊照相一邊議論,以後喝酒之前就合影省得後來要么忘了照要么照不全。

合影就是為了留下一個紀念,這紀念的意義遠遠勝過照片本身,尤其是在數碼時代。若干年之後,你真正能夠拿出來集體思念的恐怕也只有合影了。於是,這一路我們能合就合,為將來積累唏噓的素材。

出發的時候我一直從車窗里探出頭去回望,我們把董蕾她們四個人留在了瀋陽,留在了這段美好的時光里,儘管滿打滿算不過十幾個小時,但那會刻進大腦的溝回,勝過無數個普普通通的日子。

出發,下一站:撫順!

一個城市往往會因為一個人而變得溫暖,比如撫順,因為這個城市有了同學才不那么陌生和冰冷。當然,那“撫綏邊疆,順導夷民”的撫順除了有王老大,還有雷鋒。中午吃飯的時候老大跟我說:“你來得太匆忙了,哪怕有個一兩天的時間我也帶你好好看看撫順”。按老大的說法,來撫順有四件大事:上水庫、下大坑、進監獄、學雷鋒。“水庫”是大夥房水庫,看地圖確實感覺很壯闊;“大坑”是露天礦坑,在地圖上估摸了一下面積好像跟整個撫順城區差不多大。撫順城就沿著渾河建在這地圖上叫做“西露天礦坑”和“東露天礦坑”的北側,很狹長的樣子;“監獄”指的是戰犯管理所,當年我們用革命的人道主義終於沒有感化日本的軍國主義,被美國和蘇聯打服的日本人不可能向自己視若豬狗的民族道歉,以牙還牙以攻代守應該是中國對日關係的不二選擇。所以,在這個意義上來講,這個監獄不進也罷。“雷鋒”當然指的是雷鋒紀念館。這一次,我只有時間去祭奠雷鋒。

去年夏天帶妻女去了青海和甘肅,行走在路上的時候就問桐桐感覺如何。桐桐挺無奈又挺鄭重地回答我:反正我們陪你玩兒唄。這一次的旅程是不是又是女兒在陪我玩兒呢?我得捋捋,我一直是想陪她玩兒來著。

雷鋒,一個對於我們這代人來說永遠景仰的名字。《學習雷鋒好榜樣》的旋律至今仍能脫口而出,詞句分毫不差。人的記憶是個挺神奇的事兒。奧運期間我有點困惑,每次在升國旗奏國歌的時候我都忍不住會隨著哼出聲來,但是每次的歌詞往往唱錯,起頭總是“前進,各民族英雄的人們,偉大的共產黨領導我們繼續長征”,然後才又接上正確的歌詞直至“前進前進前進進”。1978年我開始上學的時候,國歌有了新的歌詞,我是唱著這個版本的國歌長大的。小時候深埋下的種子,會在人心裡長成大樹。比如雷鋒,就是心中這樣一棵參天巨樹。

雷鋒紀念館大門朝西開著,進門是條長長的花崗岩大道,中間一塊塊楓葉紅色方形花崗岩上鐫刻著醒目的五角星,象徵著永遠年青的22歲年紀的22枚五角星一直通向道路盡頭的雷鋒全身塑像,道路兩側是做成書頁狀的黑色花崗岩雷鋒日記精選,細細讀來每一句話都飽含對生命、人民和信仰的赤誠。到達花崗岩影壁牆折而向北,毛主席題詞“向雷鋒同志學習”的紀念碑赫然屹立。一顆閃閃的紅星綻放在紀念碑的最頂端,兩旁松柏映襯,鎏金的大字是整個時代對雷鋒精神的最佳褒獎,歷久而彌新;基座漢白玉浮雕講述了雷鋒的四個典型故事:學習、請戰、風雨中送老大娘、和少先隊員植樹,這些故事我們都曾經學習過、感動過。

聚會之前老鶴執意要給桐桐帶本書,一開始選擇的是奧數,被我“無情”地拒絕了,後來他精心選擇了一本《永恆的豐碑——雷鋒日記和雷鋒故事集》,這是一個跟我有著相同情懷的“老人”啊!可惜桐桐沒看,只能歸我緬懷了。

雷鋒紀念館裡陳列著不少的文物和詳盡的事跡介紹,桐桐和雪兒看得很認真。她們在課本里認識了雷鋒,這一次的近距離感受應該也會在心靈上留下觸動,我始終相信一個偉大心靈能觸動所有的美好,哪怕在拜金主義肆虐的今天。其實應該慶幸每年的三月五日還有些形式化的學雷鋒活動,殘留總強過遺忘。

在雷鋒墓前我和兩個孩子恭恭敬敬地三鞠躬。這幾年我和孩子一起有過多次這樣形式化的祭奠,比如在杭州岳飛墓前、福州林則徐像前、南京雨花台革命烈士紀念碑前,這次我甚至想獻一個花籃,讓孩子從儀式感中強化記憶,但可惜因為匆忙的緣故沒有實現。巧合的是,剛好有兩個解放軍士兵敬獻了花籃,看字樣是“北部戰區陸軍前衛文工團”。需要向雷鋒同志獻花的絕不僅僅是軍人,中國亟需道德模範。每年會有這樣那樣的感動中國、感動某某地方的典型選樹出來,他們的事跡總能讓人留下點滴熱淚,然而,熱度通常只能維持那么短短的一瞬,幾乎連發酵的時間都沒有,就瞬間湮沒在波濤洶湧的口水新聞之中了。中國,如何才能踩得下道德水準急速下滑的剎車呢?

在撫順,我圓了自己的一個夢,祭奠雷鋒。離開雷鋒的日子中國走得很辛苦,撫順走得很辛苦,這個光榮的城市沒有再創造更大的光榮,相反卻有羅亞平、欒慶偉這樣的貪官污濁英雄城市的名聲。沒有更多的時間欣賞這座城市的姿容,在整個遼寧經濟滑坡的當下,撫順走出資源城市的困局也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只要有雷鋒在,只要有精神底蘊在,這座曾經孕育了努爾哈赤,曾經養育了一個民族的城市不可能沉淪。

老大安排的午飯很有撫順地方的特色,那條水庫里的大魚牢牢吸引了環哥的視線。然而我卻怎么也打不起精神,直到進了衛生間將瀋陽的各種餘溫噴吐乾淨。

天故意留客,朱二哥聯繫的車居然扎了胎,我們離開撫順的時間推遲到了下午3點。這一次午飯沒喝多少酒,在飯店門口我們留下了又一張合影,合影之後又是離別,闞二姐回長春、曉達回盤錦、周丹回大連、老郝回瀋陽,老大和周彬把我們送到撫順高速路口,擁抱告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