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和學習

人人都要生活,人人都要學習,那么該怎樣生活、學習呢?朋友,我想你一定認為這個問題太簡單了,一年級的學生也知道。其實不然,這裡可藏著大學問哩,就看你怎么去看待它們。

如果一個人整天只知道關在家裡學習,一學就是一整天,雖然他也能從書中獲得知識給他帶來的滿足感,但他的生活毫無樂趣可言,這是書呆子。如果一個人整天只知道享受生活,不去學習,到老時將會一事無成,這正應驗了一句名言佳句: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這是浪蕩子。人生是光彩的交錯,生活是多彩多姿的。書呆子,沒有生活的樂趣,浪蕩子不懂學習的樂趣。

俗話說得好: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我們在求學時是要認真的,花時間,費精力;必要的時候,還要開小灶,大補惡補,以獲得好成績。但是我們不能死學,學習必須講究方法。人類已經進入了信息化的時代,各種信息鋪天蓋地地向我們湧來,令我們目不暇接。我們的課程是新的,我們的課本是新的,我們的練習題也是新的,它靈活,它多變,這就要求我們要掌握多方面的知識,課本中的,生活中的,乃至社會中的。書呆子整天“大門不出,二門不邁”,怎能獲取全方位的知識呢?

不會休息的人,他就不會學習。同樣,不會學習的人,他也不會休息。學習時一定要注意勞逸結合,比方說:學得累了,可以看會兒風景或看會兒電視,也可以出去透透新鮮空氣,讓大腦清醒清醒。有了一個清醒的大腦,還怕沒有高的學習效率?不過千萬不可以一休息就忘乎所以,甚至一連看上好幾個小時的電視,這樣不但達不到休息的目的,而且還會使你的視力下降,嚴重的還會影響身體健康,影響到學習。勞逸有度,超過了這個度,後果都不堪構想。

我們所生活的世界是五彩繽紛的,這個世界日新月異,瞬息萬變。我們不光現在要學習,將來上了中學,上了大學都要學習,就是走上工作崗位也要學習,學習將伴隨我們的一生。不然的話,我們就有被社會淘汰的危險。

為了我們美好的未來,我們不能做浪蕩子,但也不能成為書呆子。只有會學習,會休息的人,才會生活,也才能成為時代的弄潮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