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中議論文

寬容是一種仁愛的光芒,無上的福分,是對別人的釋懷,也是善待自己。怎樣圍繞寬容寫一篇議論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一些有關寬容的議論文,僅供參考。

作文篇一:

“人之心胸,多欲則窄,寡慾則寬。”從古至今,善待、寬恕他人是亘古不變的話題。而我認為,致使社會和樂的秘訣就是寬容、理解。

“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慈顏常笑,笑世間可笑之人。”這就是彌勒佛的處世之道。他的所作所為很好的詮釋了寬容的意義。人世間難以容忍、寬容的事,他都一併裝進肚子;所有可笑的人,都被他一笑了之。

但是,他畢竟不是人,說到底,人是沒有這樣的氣量的。“是可忍,孰不可忍。”這也是常見的,即使是再有氣量,再有寬容心的人,遇到不可理喻的人、事,恐怕也很難咽下肚子。所以,社會的和諧並非一部分人寬容就可以做到的,需要所有人一齊努力,多寬恕別人,少寬恕自己。這社會的未來便是一片其樂融融的景象了。

如果說寬容別人是簡單的,那么,理解別人卻是難的。

每個人因為認識問題的角度、標準不同,往往以為自己的行為才是正常的、對的,而別人是錯的。其實,每個人的行為總有合理成分,單從個人角度來看問題,難免出現種種的偏見,進而否認對方的合理,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就是由於缺少了一種理解的精神。

他人有不同的見地,不同的看法,不同的言語。要細心聆聽,要有包容他人觀點的胸懷,那才是處世應有的素質。有父母為了孩子能夠理解自己,就把父母與孩子的角色互換了一段時間,父母當孩子,孩子就充當了父母的角色。遊戲結束後,孩子就顯然明白了父母。即使每個人的心理不同,性格不同。但是,只要說話前多轉個彎,摸索一下對方的想法,好多矛盾都是可以避免的。

寬容、理解。多么簡單的兩個詞,但又是多么難的兩個詞。如果所有人都真正了解了這兩個詞的含義,那么,這個社會又怎可能不和睦呢?

作文篇二:

不知誰曾經說過“退一步海闊天空,忍一時風平浪盡”。雖不知何人所作,但我卻十分贊同這個觀點,其實不是所有事都要爭強好勝,都要弄得雙方都下不了台,寬容一些,前方的道路就不會有坎坷,不會有泥濘。

寬容,是化干戈為玉帛的良藥。你會有與朋友或家人不和的時候吧!切記,在火山將要爆發之際,強念一個“寬容”,它猶如觀音菩薩身邊的仙瓶一樣,會降水滅除這場不必要的“自然災害”。

寬容,是一把上方寶劍,為你披荊斬棘。人生之路,漫漫一條。坎坷曲折數不勝數,寬容,讓大家感受得到你這一份特殊的愛,讓愛化為一把利劍,幫你剷除人生道路上的荊棘。保你一路暢通無阻。

寬容,是世上至真至純的清泉。寬容別人的過錯,就是減少一份讓自己受傷害的可能。寬容別人,就是在饒恕自己。寬容,是心裡流淌著的至真至純的清泉,它豐富著你的生命,更精彩著他人的生活。寬容,是人生的第二個母親。在你受傷害時,撫平那顆受了打擊的脆弱的心靈;在你疲倦時,給你振奮精神的勇氣;在你淘氣時,給你回到現實的道路。

寬容,一個十分神奇的字眼。你擁有了它,就擁有了許多別人享受不到的權利。你拋棄了它,但它永遠都不會拋棄你,它會躲在明顯易見的地方,讓你浪子回頭時找到它!寬容是百利而無一害的,是最無瑕最清純的!

如果你還不具備寬容,那趕緊去將它找回來,不要讓它再丟了。如果你擁有了寬容,就請真誠的面對每一個人吧!

所以,我們要學會寬容。

作文篇三:

天空寬容了雲朵,才會有絢麗的雲霞。大海寬容了河流,才會有汪洋涌動。 草地寬容了花朵,才會有美麗的花園。人與人之間,多一份寬容,少一分計較,才會有和諧的社會。

寬容有利於人與人之間的交往。也許你會因為寬容一個人,而得到一個朋友。我曾經見過這么一件事,一位同學急匆匆從食堂打飯回來,不小心撞上了一個人,飯食全撒到那個人的裙子上。一條鮮艷的裙子滿是菜水。我本以為那個人會大發雷霆,沒想到那個人卻微笑地說:‘“沒關係,回家洗洗就好了。”那個人的寬容讓那顆緊張的心放下來。好像因為這件事,她們倆成了朋友。

生活中有很多糾紛。我們常常在電視報紙上看到,誰和誰因為一點小事大打出手,最後雙方都進了醫院,因為一句話、一塊地方、一個動作、而鬧得不可開交。如果我們不去計較,不去理會,多寬容一下,那就避免了這么一場糾紛,減少了一次悲劇的發生。有這么一個故事,鄰里因幾尺地而不和,最後一個鄰居主動讓出了三尺地,另一個鄰居也讓出了三尺地,形成一個六尺寬的巷子。“讓他三尺又何妨?”寬容能夠避免爭吵。世上爭吵少了,人與人之間能夠夠相互包含,那社會不久和諧了嗎?

寬容也有利於一個民族的繁榮。唐朝是最繁榮的一個朝代。各國紛紛派出遣唐使前往學習。各族人民尊稱唐太宗為“天可汗”。唐朝以他博帶的胸襟包容那么多民族,國家。才會形成鼎盛的唐朝。可見,寬容、包涵也有利於促進民族團結。而我們今天,統一的56個民族,在共產黨的領導下,正在和平往來,繁榮發展。

寬容是好的,但也要看事。如果是違反道德、法律的事,寬容就成了包庇、縱容了。你的寬容會助長壞人的囂張氣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