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中議論文:藝術之美

藝術之美

藝術是人們司空見慣的景象,路邊的一草一木,一花一樹,只要是順其天然的天性而動,都可以是美的擁有者,都可以稱之為“藝術”。人們生活中缺少不了藝術,即不會欣賞藝術的人亦不會生活。

豐子愷先生認為“藝術三昧”就是:“多樣、統一,多樣的統一。人們很容易做到多樣、統一,但對多樣的統一就很難理解了,其實多樣的統一在生活中處處皆是,簡單地說它只不過是順其自然、毫不做作的現象。路邊的小樹有大有小,有高有矮,但它們卻整齊地排列在路的兩旁,這就是多樣的統一。倘若人們把它們裁成一般大小,這樣看起來雖然整齊,但對藝術真正的美感又有誰會感覺到呢?一個人在陽光明媚的午後,安詳地躺在椅子上小憩,但看這個人是極不文雅的,但從整體上來看卻有說不出的美,這亦是多樣的統一。

藝術提倡自然,天性,不偽裝,這就是為什麼外國油畫經久不衰的原因。豐子愷先生曾在他的文章中寫道“從前我習畫的時候,有一天發現一個朋友的姿態很好,要他讓我畫一張速寫,他限定明天。到了明天,他剃了頭,換了一套新衣服,挺直了項頸危坐在椅子裡,教我來畫……這等人不足以言美。”

自然往往在人們不經意的地方出現,想要捕捉的時候,它們又被虛偽給替代了,所以時間上的藝術家多是畫靜物,天性的美在他們眼中是十分可貴的。

“‘美’都是神的手所造成的,假手於‘神’而造美的,是藝術家。”其實每個人都是生活的藝術家,關鍵是怎樣看待藝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