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感言

家長感言

看了孩子寫的這篇讀後感我深有感觸,俗話說的好“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時間對每個人來說都是平等的,要看怎么運用。時間對每個人都是平等的,誰有緊迫感,誰珍惜時間,誰勤奮,誰就可以得到時間老人的獎賞。童年、少年正值人生的開端,如初升的太陽,是學習的黃金時代。然而,孩子們由於年齡尚小,,還不知道人生的目標和使命,沒有時間的緊迫感,也不會科學地利用時間。教會孩子合理、充分地分配利用時間,是父母的一項重要任務。

對於孩子來說,時間就是財富,是資本,是命運,是千金難買的無價之寶。作為家長應該重視培養孩子安排時間,運用時間的能力。

1.培養孩子良好的時間觀念

養成良好的時間觀念是一個人做事成功的基本前提,但並不意味著全部。尤其是對孩子而言,良好的行為習慣是多方面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在與孩子朝夕相處的歲月中,最了解也最熟悉自己的孩子,同時,父母有意無意在孩子面前所表露出的一舉一動,都對形成孩子的一些習慣性行為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但由於一些父母的疏忽,總認為孩子還小,對孩子做事少聞少問少管,孩子正確的行為缺乏鼓勵強化,錯誤的行為沒有堅決阻止,久而久之,會使問題變得愈加突出,導致好習慣沒有形成,卻形成了許多壞習慣

2.要教育孩子儘量提高效率

為了提高效率,要科學地用腦。用腦的時間長了,大腦會變得遲鈍,這時要適當地休息。一般工作一個小時左右,大腦就會疲勞,此時仍然用功的話,學習效率是很差的。

不同學科在大腦中使用的腦區是不同的,例如抽象思維主要在左腦,形象思維主要在右腦。因此,父母可以教導孩子交替學習,使大腦各部分輪流休息。同一天時間中,早晨、上午精力充沛,要讓孩子努力抓緊學習較難的功課,解決較複雜的問題。

3.教會孩子善用整塊時間乾件大事

有些事情,最好是用一整塊時間,一氣呵成,乾出個結果。比如孩子在計算一道複雜的數學題時,如果每天想一會兒,又去做別的事,那么第二天又得從頭開始想,因為昨天的思路已經忘記了。這樣的話,就會很耽誤時間。

4.讓孩子作息有規律

孩子心理過程的隨意性很強,自我控制能力較差。一件事情還沒有做完,心裡又想著另一件事情;做事總是雜亂無章,缺乏條理。父母如果不加注意,就會讓孩子養成“拖拉”的壞習慣,久而久之,這種壞習慣會根深蒂固。這個時候,父母一定要堅持讓孩子養成有規律的作息習慣。

良好的作息習慣是養成時間觀念的前提。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制訂一張作息時間表,什麼時間起床,洗漱要多長時間,吃早餐要多少時間,放學後先做什麼,然後做什麼,幾點睡覺等,都可以讓孩子做出合理的安排。只有把作息時間固定下來,形成習慣,孩子才能對時間有一個明確的認識,才能養成良好的時間觀念。

5.要讓孩子有充足的鍛鍊身體的時間和睡眠的時間

孩子體育鍛鍊的時間每天不要少於1小時,睡眠不要少於10小時。睡眠不足,會影響發育,也會影響智力。長期睡眠不足,學習效率低下,成績會下降。也要讓孩子有自由活動的時間,他可以利用這些時間從事交友、閱讀、發展業餘愛好。

星期天要讓孩子充分地休息,從事正常的娛樂活動。總之,一張一弛,文武之道,既要讓孩子爭分奪秒,珍惜光陰,也要讓孩子有足夠的時間休息、睡眠、鍛鍊、發展業餘愛好。千萬不要把孩子的全部時間排得密不透氣。

最後是關於上網的問題,現在的孩子講出來的話有時讓人聽不懂,如果你說什麼意思,他就會說:“你out了“!網路這個新生事物對孩子而言是十分神奇的,因為裡面包含了孩子們喜歡玩的遊戲,這就要靠我們家長怎么引導孩子:如跟他約定只能在星期天玩兩小時,若超出時間下星期扣除;再有就是和他講長時間坐在電腦前的危害;最後,要讓孩子知道電腦對於學習的好處——查資料。

總之,讓我們和孩子一起抓緊時間,合理運用電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