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勤奮

說勤奮

張一洵

今天,我想跟大家談一談“勤奮”的話題。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聰明,長大後能成才,但聰明人不是你想當就當的,必須經過勤奮的努力。你想出國留學,就得學好外語,怎樣學好外語呢?就得早上讀,晚上背,勤奮學習;你想當名體操健兒,怎樣當呢?就得堅持體育鍛鍊,勤奮聯繫;你想當一名科學家,怎樣當呢?就得多看百科書記,拓寬視野……總之,無論你想乾什麼,不勤奮是根本實現不了的。

什麼是勤奮呢?顧名思義,勤奮就是認認真真,努力乾好一件事情,不怕吃苦。古今中外,每一個成功者手中的鮮花,都是他們用汗水和心血澆灌出來的。一個人知道了什麼是勤奮,也就可以通過通往理想境界的橋樑。所以,人們常說:勤能補拙是良訓,一分辛苦一分才。這是非常寶貴的人生道理,我們應該牢牢記住。

怎樣才是勤奮呢?你一定還記得那個砸缸救人的司馬光吧。小時候,每當老師講完課,哥哥、弟弟讀了一會兒書就去玩了,他卻躲在屋裡一遍又一遍地高聲朗讀,一直讀到滾瓜爛熟為止。長大以後,他為抓緊時間,用圓木做了個枕頭,睡覺時只要稍微一動,枕頭就會滾開,他醒來後便繼續讀書寫作。他管這種枕頭叫“警枕”。用了19年時間,終於編成了著名的史學巨著《資治通鑑》。是什麼讓他那么努力、認真,我想:這主要依靠他有一定的目標和上進心。

我國著名的生物學家童第周,到17歲才進中學。第一學期末,他的學習成績很差,但他毫不氣餒,急起直追。每天天剛亮,他就在校園裡讀書。晚上睡覺前,他總是習慣地回顧一下當天的學習內容。他還十分注意改進學習的方法。經過半年的努力,他終於趕了上來,學習成績在班上名列前茅。後來,他遠渡重洋,到比利時去留學,由於完成了高難度的青蛙卵剝離手術,在歐洲生物學界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由此可見,即使基礎比別人差一些,只要肯下功夫,也是照樣可以成才的。

如今,我們的生活和學習條件雖然有了很大的改善,但仍不能忘記“勤奮”二字。只有一生勤奮,才能有所作為,才能對人民、對社會作出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