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學守紀

著名科學家愛迪生曾經說過:“天才,那就是一分靈感,加上九十九分汗水。換句話說。天才出於勤奮,成功是必經艱辛。古往今來,無數的事實雄辯地證明了勤奮確是叩開人生大門,通往成功之路的金鑰匙。我們青少年正處於人生的黃金時段,更應該勤學苦練。

勤學守紀,說來容易,做來難。有些同學學習成績很差,就以為是自己的頭腦苯,不聰明,或者說老師沒有教好。在我看來,成績好,不是天資與師教的問題,而在於一個“懶”字,懶惰是人性的弱點,是人生的障礙。人們常說,一懶生百病,世事難有成。如果你不想讓你的人生虛度,那就要想方設法趕跑懶惰這隻攔路虎,變懶為勤。

一個人若想獲得成功,僅靠聰明才智是不夠的,還要加上勤奮和毅力才行。例如大發明家愛迪生,為了研究出理想的白織燈,進行了上千次的試驗,幾乎所有的金屬都被他試驗過了,正是憑著這勤奮刻苦的精神才取得“白織燈”的成功,成為人世仰慕的發明大王。

有些同學自以為天資聰明,驕傲自滿,上課不聽講,課餘沉迷於網路遊戲中,我們不如想一下,既然天資和勤奮都成功的來源,我們是否可以只保留天資而捨去勤奮呢?王安石在一篇題為《傷中永》的文言文中講了這樣一個故事:江西金谿縣有個方仲永,自幼天姿聰明,方仲永的父親為了得到人們的誇獎和錢財,天天帶著仲永去別人家裡幫別人題詩,不讓他學習,由於仲永沒有時間看書,學習,才學漸漸衰退。20歲時,方仲永以經完全變成了一個普普通通的人了。

翻閱成功者的傳記,我們會發現那傑出的發明家、藝術家、思想家和著名的工匠,他們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年應歸功於非一般的勤奮和持之以恆的毅力。從很大程度上講,推動世界前進的人不是那些天資卓越、才華四溢的天才,而是那些不論在哪一行業都勤勤懇懇、埋頭苦幹、勞作不息的人們。傑出的科學家居里夫人說得好:“走向成功的人生,從無捷徑可言。”不管你多么聰明都少不得一個“勤”字,勤奮是點燃智慧的火把,是實現夢想的基石,唯有勤勞不輟,才能直達理想的頂峰。

大家們,願我們都學會勤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