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們的雙休日

雙休日應是孩子們從厚厚的書本中爬出來透氣,放鬆心情,調整心態的日子,也應是孩子們最盼望、最開心、最快樂的日子,但事情並不是這樣的。

初一的學生小明不僅聽話,而且學習成績在班上一直很拔尖,他的爸爸、媽媽都是老師,可以說一家人都是知識分子。起初,小明的爸爸、媽媽對小明的學習成績還挺放心,可是後來,學校“減負”,小明的作業量少了,“玩”的時間多了。讓小明的家長心裡忐忑不安,害怕小明的基礎不牢,以後擠不過高考的“獨木橋”。於是,便給小明制定了一個補習計畫:上午爸爸教外語、美術、書法。下午媽媽教鋼琴、舞蹈、笛子。爸爸、媽媽把這張補習計畫表給小明看,雖然雙休日早已排滿了,可是小明是個聽話的孩子,只好勉強的答應了。經過連續兩天辛苦的補習,小明早已是頭昏腦脹,手腳發麻了,於是,他哭著來到爸爸、媽媽身邊,指著作息計畫表,說:“你們倆兒還能輪流休息,可我咋辦?”爸爸、媽媽聽了沒有回答……

現在,有的家長看到別人的孩子吹、拉、彈、唱無一不會,前途無量,十分羨慕。於是,他們爭先恐後的替孩子們報名參加各種各樣的輔導班,強迫孩子利用休息時間練鋼琴、學唱歌、習舞蹈,在盲目攀比心理的驅使下,占用孩子們的雙休日的時間。

我在網上看到這樣一則訊息:一位11歲的南京男孩,嚷著要上北京做親子鑑定,看父母是不是自己的“親爸親媽”。因為他們對自己“管得太嚴”了不讓上同學家玩,不讓上街活動,連去爺爺、奶奶家也有嚴格限制。睜眼閉眼都是學習,有時一天之內得在4個輔導班之間匆忙奔走,弄的他苦不堪言,想到長這么大隻去過一次兒童樂園,生活毫無樂趣,他真想離家出走。想這樣的事情還有很多很多……

雙休日是孩子們的法定假日;誰也不能剝奪,雙休日應是快樂的,而孩子們的雙休日卻是沉重的,甚至是痛苦的。為改變這一現象,讓孩子們過上一個愉快、輕鬆、安全的雙休日,我認為全社會都應該行動起來,一同用心用力,為孩子們創造一個良好的放鬆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