謙虛VS虛假

自古以來,謙虛就被人們認為是一種高尚的道德品質,謙虛的人總會得到人們的讚揚和優待。

現在,很多人也想把自己變成謙虛的人,一般這些人“謙虛”的表現有這樣幾種:一、同學之間。某次單元測驗,考完後甲和乙互相交流考試時自己的心態,甲問乙:“你覺得你考得怎么樣?”乙說:“哎呀,我覺得我考得不怎么樣,能上80就不錯了!你學習那么好,肯定比我分數高!”甲立即反駁:“什麼啊,你學習也不賴嘛,我考不過你的!”

二、同事(家長)之間。甲到乙家做客,兩人談起自己的兒女。甲說:“你女兒真給你爭氣,考上個市重點國中,真是不錯!我們那個呢,整天沉迷於網路,根本不在乎學習,你說這可怎么辦啊!”乙:“哎,這么說就不對啦,你兒子也許真的整天沉迷於網路世界,但是你兒子聰明啊,將來肯定有成就;我們女兒就知道看啊學啊,保不起還得成個書呆子呢!”

三、學生家長與學生教師之間。老師:“你門孩子表現真好啊,最近學習成績上升了,課堂紀律也遵守了,真是不錯!”家長:“都是老師您的悉心教導,沒有您,他也不會這么聽話呀,而且他還得繼續努力呀,您這樣誇他他會給自己放鬆的!”老師:“哪兒的話呀,功勞還不都是你們做家長的嗎,你們要是沒有給孩子指導、教育,我們老師再怎么努力也不成啊!”

這三種情況是比較常見的,同學之間、同事(家長)之間、教師與家長之間,他們都表現得很謙虛,這本是好事。但是,大家有沒有想過,這其實不叫謙虛,更進一步說,叫“撒謊”。撒謊是人人都討厭的,而謙虛卻是人人都崇敬的,如果把“謙虛”與“撒謊”放在一起,那么大家一定會極力反對,覺得謙虛與撒謊是兩種截然不同的品質。

在我看來,從某種角度來講,謙虛確實可以與撒謊“肩並肩”。因為現在,很多人的謙虛都是虛假的,如果把虛假的謙虛換一個詞,那就可稱為“撒謊”了。大多數人的“謙虛”行為都是裝出來的,包括學生、家長和老師,他們無非是想得到對方心理上的讚賞,讓對方覺得自己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質。但是就因為另一方的心裡也是這樣想的,所以會讓兩方都覺得對方是在裝。

既然謙虛是虛假的,那我們為什麼不做做“實在人”呢?所謂“實在人”就是說心裡想什麼就說什麼,不要做“兩面派”。如果想讓對方知道自己的好,就明著向對方說自己哪裡哪裡好,不要裝謙虛。做實在人不是比那虛假的謙虛更好嗎?也許以後大家都會變得謙虛,那么換言之就是說大家都會很虛假,所有人都是虛假的,那么我們這個世界也會不真實。

就讓我們都做實在人,拋開那所謂的“謙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