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杜撰虛假故事

何必杜撰虛假故事 “有一位登山者,在途中遇上暴風雪。他深知不儘快找到避風處,非凍死不可。他走啊走啊,腿已經邁不開了。就在這時,腳碰到一個硬邦邦的東西,扒開雪一看,竟然是個快凍僵的人。登山者犯難了:是繼續向前,還是停下來援救這個陌生人?心靈深處翻江倒海之後,他毅然作出決定,脫下手套,給那人做按摩。經過一番按摩,陌生人可以活動了,而登山者也因此暖和了自己的身心。最後,兩個人互相攙扶著走出了困境。“也許不是人人都會碰上這種生死的抉擇,但是每個人卻常常遇到、見到、聽到一些觸動心靈需要作出選擇的事情。那時,我們大家是怎樣選擇的呢?又應該如何選擇呢?請以‘心靈的選擇’為話題寫一篇作文。”   以上是今年聯考全國卷的作文題目。該如何“選擇”呢?一遍又一遍地讀著這段文字,我這個曾在聯考作文中得過高分而且現在經常在報上發表文章的“評論家”也作了難。   我當然知道命題者的意圖,也深信絕大多數甚至全部考生都“選擇”了救人。我還可以想像,考生們怎樣引經據典論證登山者的品德是多么高尚,精神是多么偉大,甚至從“攙扶著走出雪地”引申出互相幫助往往可以“雙贏”的論點。如果考生熟悉《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及其相關資料的話,想必也可以信手拈來並且加以發揮。   那位登山者的選擇當然很“道德”,相信世上也確實有這么高尚的人。但令我困惑的是:如果登山者選擇不救人,難道就不道德嗎?這位登山者自己已經處於極端危險的境地,如果選擇救人,顯然極其冒險;而救人既花費時間又耗費體力,這顯然是險上加險。更關鍵的是,那個凍僵的人能否救活、即使救活能否站起來行走也是個未知數。兩種可能明擺著:如果不救人,他自己還有比較大的生還希望;如果救人,最大的可能是同歸於盡。   也許有人要說,你這是自私的邏輯、怯懦的藉口,最後他們不是沒有同歸於盡嗎?我正想說說這一點。命題沒有說這是真實的事情,我敢斷言這是一個虛擬的故事。你能想像一個在嚴寒中凍僵的人,僅僅依靠按摩就能在同樣的嚴寒中復活嗎?你能想像一個剛剛還僵著的人立馬站起來,而且還能與別人“相互攙扶著”走出暴風雪嗎?———許多有著野外經驗的人已經指出這一點。   筆者並非想論證登山者應該選擇不救人,而只是想說,在那種情況下,救和不救確實是個兩難的選擇;不論選擇哪一個,都可以找到理由。哪怕只有一線希望,也要付出全部的努力,這當然是崇高的精神;而在自身難保,再耽誤時間就等於找死的情況下,出於求生本能,不去救人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不能因此以“不道德”論之———如果真正遇到那種情況,我敢說,選擇不救人的人會占相當大的比例。   也許又有人說,作文題並沒有要求考生一定“選擇”救人呀。表面上看確是這樣,但題目的“導向”是顯而易見的。為了得高分,救人當然是明智的選擇。然而,又將有幾人是發自內心呢?   我明白,命題者之所以要在道德上做文章,是出於時勢的考慮。但我不明白,他們為什麼要生編硬造出一個如此嚴峻的偽命題、一種模稜兩可的選擇,對十七八歲的孩子進行心靈測試和道德拷問。其實,即使要配合時勢,也沒有必要杜撰如此不合情理的虛假故事,因為生活中就有許多真實且鮮活的事例可供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