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養精蓄銳的議論文1200字:鳳棲蒼桐,焉不知是養精蓄銳

養精蓄銳,成語,作謂語、定語、賓語。養精蓄銳,養足精神,積蓄力量。也指保存部隊的戰鬥力,準備新的戰鬥。寫養精蓄銳的議論文1200字語言富有哲理。

寫養精蓄銳的議論文1200字:鳳棲蒼桐,焉不知是養精蓄銳

蘸一筆墨,書一段流沙年華,指尖溜走的是似水時光,留下的是如火史跡。

——題記

一座古城,一段舊情,一首老歌。是誰把思念牽掛成殤,又是誰牽扯出了古城的足跡;更不知歲月腐朽了誰的青春,時光又埋沒了誰的滄桑。百年時光彈指一揮間,卻隱了多少文人墨客的曠世佳作,又葬了多少青年的熱血夢想。

是否還記得,那些年的不平凡。那一百多年前英國的統治者,用妖嬈艷麗的罌粟花打開了中國近代史的大門。原本充斥著歷史氣息和漫天塵埃的古門內外,從此變得血雨腥風。沒有了陶淵明筆下的世外桃源;沒有了李白筆下的山河壯麗;沒有了李清照筆下的縷縷淒涼。有的儘是鮮血染紅的土地和頹圮的籬牆。那一堵堵殘缺的牆上,滿是血紅的滿天星和泛黃的枯葉,還有一滴滴無可奈何傷心難過的淚水,從罌粟花的芳香瀰漫古城後,中國便到了黎明前的黑暗。

清政府用一次次的委屈求全,不僅沒有換回黑暗中的一點星光,反而卻讓侵略者們變本加厲,不擇手段地要剝奪走黑暗中的王冠上權力的象徵,我們並非是聖人,面對著一座城的傾覆,我們不可能無動於衷,過去我們只是用和平的橄欖枝維護著屬於我們的東西,這,難道有錯?可現實卻告訴我們,我們徹徹底底地錯了!面對這炮火沖天的世界不能用一顆仁愛之心來生存,對敵人溫柔就是對自己殘忍!從此,沉睡在東方的巨龍甦醒了。

那曾經的一筆筆欠下血帳和一次次的血戰,是時候該結算一下了。我們拭乾了血淚,站立起來了,可是那些侵略者卻害怕我們浴火重生,一步步地要將剛破土而出的幼苗扼殺,但經歷過黑暗好不容易看到希望又怎會輕易言棄,他們低估了龍的傳人,那新生的力量是不可估量的沒有火的剛烈,只有水的柔練,是源源不斷的,怎會一下子消耗殆盡!淺夏飄過,雲影掠過,經歷了二十多載的春夏秋冬,我們長成了石縫中的一枝勁竹。然而,在我們以為將看到陽光的時候,日本侵略者卻又對我們發動了全面侵華戰爭,盧溝橋上的鐵索冰冷冰冷的,多少血紅的滿天星在那鐵索橋上定居,多少生命在那冰冷冰冷的鐵索上失去了靈魂,那紅河刺痛了多少人的眼睛,又傷了多少人的心,但最終鮮艷的紅旗終於在湛藍的天空中冉冉升起了,黎明的曙光籠罩了整片大地,而歷史的車輪也不斷地向前滾動著。而今,那些曾經的崢嶸歲月已然飄過,時光已不復從前。可那八年的浴血奮戰卻永遠不能被埋沒,時光日曆記錄了每個瞬間,把它刻在了每個華夏兒女的心中。前些日子裡讀了這樣一篇文章,大致內容是關於一個抗日戰爭時期被俘的日本士兵的自敘。據小林君(被俘的日本士兵)所說,當時他被共產黨捕捉的時候,想要結束自己的生命,因為在那個沒有人性的時代,日本士兵若想回家,只有兩種可能,一種是戰爭勝利,帶著榮譽回去,另一種則是戰死沙場,變成骨灰回去,可實際上戰死沙場後,日本人只會將馬焚燒後,將馬的骨灰帶回去,可以說是死後連回歸祖國的這樣一個小小的願望也不能實現。當時小林君被共產黨從鬼門關救了回去,他說當時共產黨對俘虜的待遇已達到一個連長的生活待遇,他剛開始不接受但最後隨時間的流逝他明白了什麼是和平。如今,雖然那段歲月過去了,但他仍記得當時的情景。在日本,小林君或許會被認為是一種恥辱,而在世界人面前,中國用博大的胸襟包含了小林君的過錯。中國,用她的寬容給予了世界一片湛藍。

9月3日的閱兵式雖已過,但是留給我們的卻是揮之不去的歷史足跡和撼動人心的感悟。也讓我們有了新的起點和新的方向。枯黃的血淚史,歷史的氣息,讓我們永記那段歲月;也讓世界明白了我們並非懦夫。若無時軟弱的過往,何來今天的輝煌!那白楊樹般的戰士們,在這個秋風蕭瑟的季節里,看到這換了人間的景,九泉之下紫色的靈魂是否感到了一絲溫暖,沒有了曾經的戰火紛擾,是否感到一絲寧靜。

花開花又落,雲捲雲又舒。時間的流逝並沒有帶走歷史的足跡,更沒有毀滅新生的希望。她留下的是一曲曲古韻,一篇篇古詞。那些年曾經的走走停停,正如鳳棲蒼桐,焉不知是養精蓄銳,待他日定一鳴驚人,逆翔九天!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