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別的議論文600字

學會告別,人的一生本來就是一個成長的過程,不斷地改變自我。懂的告別,讓我們更為美麗!下面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關於告別的議論文600字,希望能夠幫助到你們。

告別

魚兒告別池塘,你認為她會沒命?不,她在追求屬於自己的江河;鳥兒告別竹籠,你認為她會餓死?不,她在追求屬於自己的山林;石子告別高山,你認為他會孤獨?不,他在追求屬於自己的天地……

自然界中的萬物都在嘗試告別,因為他們有自己的追求。我不得不說:告別是一種膽魄。

諸葛孔明深居隆中,以躬耕為樂,吟唱為趣,似乎無意於徵戰,但他常自比管仲、樂毅,可見他早有出將入相之志,因此即使劉備不上演三顧茅廬,諸葛亮也終會登門自薦。因為他告別隆中安逸的生活而投身艱苦卓越的政治鬥爭,不失為一種膽魄。

陶淵明本為朝廷官員,但他厭棄官場黑暗,追名逐利,因此他棄官隱居,放棄了功名利祿,榮華富貴,因為他有自己的追求——“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但他告別權貴,摒棄世俗,投身秀美山水的情懷,絕對是一種膽魄。

魯迅本來一直投身醫學,希望用治病來救中國,但他後來發現在中國人身上的不止是病痛,更是心靈與思想的病魔,因此他棄醫從文,拿起筆桿這把利劍為中國人剔除心靈的傷痛,“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的氣節也從筆尖中向外四射,因為他有自己的追求——振新中華。他告別醫學,走上了文學這條無止境之路,無疑是一種膽魄。

如今,我坐在中考的考場上,應該說是戰場上,只是一個追求——盡力一戰。我告別一切雜念,置身於這戰場上,似乎看見了勝利的希望之光,這難道不是一種膽魄嗎?

魚兒告別池塘,可能面對乾涸;鳥兒告別竹籠,可能面對死亡;石子告別高山,可能面對寂寥,但他們有自己的信念,因此他們選擇了告別,閃耀著豪邁的膽魄之光,開始尋求最適合自己的地方的征程……

在告別中成長

告別天真,讓我們微笑著成長。告別傷痛,讓我們帶著昨日的傷痕繼續出發。告別依賴,邁出自信堅定的步伐。告別本有的稚嫩,收穫屬於我們的驕傲風發。告別留戀與過去,讓我們一點一點長大。

曾經,我是個天真的孩童,整日坐在家中陪著貓狗玩耍,那時的我曾認為,這樣的日子無憂無慮,我將一輩子度過那樣的年華。可誰知十年後,我不得不整裝待發,接受屬於我的學習生涯。而陪伴我的不再是貓狗與娃娃,因為書本霸占了曾經屬於他們的地方。我剛別了屬於我的童年,當然,我也已經長大。

受過的傷再多,我也不會害怕。就向我告別了童年一樣,也會告別傷痛,小的時候,哪怕一點點傷痛,我也會不顧一切的大嚷大叫。而如今,那早已不屬於我這個年齡的東西,我當然不會再去撥弄。而面對如今的生活,同樣,我選擇了告別傷痛,因為我知道我早已不是孩童。

面對抉擇,我會堅持我的想法,念一念從前,都是爸媽在替我選擇。我早已忘記是什麼時候開始,我有了自己的想法。我懂得了我想要的與我想拋棄的。也許正是那個時候,我選擇了告別依賴,我不再是個小孩。

回憶著過去、曾經。我依舊心亂如麻。太多的往事浮現在眼前。過去的我那樣快樂,那樣純真。而現在,眼睛裡早已不再那樣純淨清澈。卻蒙上了一層不屬於我的煩惱與憂愁。回憶是幸福的,亦是痛苦的。我選擇了將它們共同埋藏在歲月的風帆里。當然,我告別了留戀與過去,我也一點一點長大。

人生的路上,捨棄的美好太多太多,也許只有告別,我們才會有些許收穫。在告別中成長,磨練自己堅定的意志。在告別中成長,褪去不再屬於我們的蟬衣。在告別中成長,試著改變自己去接受新生活。在告別中成長,追尋自己的天空與夢想。

請在告別中成長!

告別難忘的六年

當夜幕降臨,夜色漸深時,我總望著天空,唉!又過去一天了。

國小是棘手的難題,開始無從下筆,慢慢地進入佳境,後來又回味無窮。國小的生活是漫長的瞬間,等你明白它的珍貴,它已經變成抹不掉的記憶。 每當自習課時,教室里鴉雀無聲,我會抬頭環視四周,一張張臉龐映入我眼帘,每張臉都是那么熟悉,那么可愛,那么真誠,那么友好。 開學之前,我會提前到學校,為老師做事。當我踏進校門時,總會看見一個個小孩被父母牽著小手來學校報到。

回想起當年父母送我來上學時,耳邊總迴響起一種千叮嚀萬囑咐的語言:努力學習,才能有優異的成績。當我在考試中取得好成績,有些同學向我投來羨慕的目光,有些同學向我投來挑戰的目光,但這些目光中都流露出同樣的一件東西—友誼。 往事歷歷在目:一年級全班同學第一次聚在一起互問姓名,二年級一起春遊,三年級在課堂上全班吵鬧,四年級在班主任的帶領下一起進行班級大掃除……。這四年中間,有苦有甜,有喜有憂,有笑有淚,但所有的都值得你去細細品味,而那時,全班同學都不懂得去品味,去珍惜。

到了五年級,當我們明白品味和珍惜時,前四年的學習和生活已變成了塵封的回憶,它留給我們的是複雜的心情與感悟。只剩兩年小學生活了,同學們之間變得比以前更友好,更團結,大家此時都懂得了一個道理:國小是個聚會,這個聚會是較久的,但又是一眨眼就會過去的。

馬上就要進入六年二期,屈指一數,全班同學聚在一起的時間不到一百四十天了,我們馬上就要告別這難忘的六年。記得有一句話這樣說:該來的總會來,該走的總會走,你如果留戀,就將“過去”記在心上。 是的,在心上,我在心中輕輕地重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