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別的議論文800字

在成長道路上我們會告別很多事物,我們在前進中獲得久違的快樂。下面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關於告別的議論文800字,希望能夠幫助到你們。

告別困境

人生難得順利,往往會有升降沉浮、起起落落。

當我們面對困境時,應該不斷努力,向前奔跑,衝破前面的阻礙,告別困境,迎來成功。

困境產生強者。

如果你是一個軟弱怕事的人,那么你就不可能告別困境,只能在絕境中絕望;而強者卻不一樣,他們會不斷努力,不斷向前奔跑,永不放棄。最終他們一定會告別困境,取得成功!

困境助你成功。

人們在絕境中不斷堅強會產生無窮的動力。當你告別它時,你會發現,你已經站在了成功的山峰上。

德國音樂家貝多芬,他在中年時,命運無情的奪去了他的聽力,但是他沒有放棄。他仍然不斷的努力,用嘴咬著木棒艱難的諦聽聲音。最後他成功了,完成了一曲震撼世界的名曲《命運》。在他不斷的努力下,他告別了困境,登上了成功的高峰。

困境促進人的成長。

在困境中,人經過不斷的磨練,心智會慢慢的成熟。當自己衝破困境時,就會發現自己從困境中學到了許多的經驗。人的一生就是在困境中不斷的磨練,不斷的戰勝阻礙而成長的。當我們告別困境時,成功的大門將會給你打開。

在某個城市,有一個十分出色的工程師,別人只看到他成功的輝煌,卻沒有人知道工程師為了今天的成功付出了多少努力,承受了多少困難和險阻的打擊。他還在讀中學時,因為家境貧窮,同學們都看不起他,大個子男生常常欺負他。於是他暗暗的發誓,一定要成為一個成功者,讓別人對他另眼相看。所以他拚命的學習,第二學期就成為班上的第一名。可他沒有想到的是,這樣反而讓同學們更加的反感他。他感到十分痛苦,十分絕望。以致沒有了戰勝困境的信心了。他的班主任發現了他的問題,就給他講了一個道理,告訴他說,困難不會同情弱者,你只有不斷努力,不斷向前,才可能成功。不管這個過程是多麽艱難,只要你永不放棄,你一定能告別困境,迎來成功。

老師的這一句話影響了他一生。

每當他遇到困難想放棄時,他就會想起老師的教誨,這樣心裡又燃起了希望之火。最後才有今天的成功。

人這一生,就是在與困境不斷的鬥爭中度過的。只有堅強不屈,不斷向前,才能不斷告別眼前的困境,迎來成功的曙光!

在告別中成長

告別天真,讓我們微笑著成長。告別傷痛,讓我們帶著昨日的傷痕繼續出發。告別依賴,邁出自信堅定的步伐。告別本有的稚嫩,收穫屬於我們的驕傲風發。告別留戀與過去,讓我們一點一點長大。

曾經,我是個天真的孩童,整日坐在家中陪著貓狗玩耍,那時的我曾認為,這樣的日子無憂無慮,我將一輩子度過那樣的年華。可誰知十年後,我不得不整裝待發,接受屬於我的學習生涯。而陪伴我的不再是貓狗與娃娃,因為書本霸占了曾經屬於他們的地方。我剛別了屬於我的童年,當然,我也已經長大。

受過的傷再多,我也不會害怕。就向我告別了童年一樣,也會告別傷痛,小的時候,哪怕一點點傷痛,我也會不顧一切的大嚷大叫。而如今,那早已不屬於我這個年齡的東西,我當然不會再去撥弄。而面對如今的生活,同樣,我選擇了告別傷痛,因為我知道我早已不是孩童。

面對抉擇,我會堅持我的想法,念一念從前,都是爸媽在替我選擇。我早已忘記是什麼時候開始,我有了自己的想法。我懂得了我想要的與我想拋棄的。也許正是那個時候,我選擇了告別依賴,我不再是個小孩。

回憶著過去、曾經。我依舊心亂如麻。太多的往事浮現在眼前。過去的我那樣快樂,那樣純真。而現在,眼睛裡早已不再那樣純淨清澈。卻蒙上了一層不屬於我的煩惱與憂愁。回憶是幸福的,亦是痛苦的。我選擇了將它們共同埋藏在歲月的風帆里。當然,我告別了留戀與過去,我也一點一點長大。

人生的路上,捨棄的美好太多太多,也許只有告別,我們才會有些許收穫。在告別中成長,磨練自己堅定的意志。在告別中成長,褪去不再屬於我們的蟬衣。在告別中成長,試著改變自己去接受新生活。在告別中成長,追尋自己的天空與夢想。

請在告別中成長!

告別依賴

魚兒如果不能告別依賴,怎么能在大海中抗擊驚濤駭浪?鳥兒如果不能告別依賴,怎么能在天空中經受風吹雨打?馬兒如果不能告別依賴,怎么能在大地上跨越重難險阻?人,如果不能告別依賴,怎么能在生活中戰勝挫折困苦?

從古至今,哪一位偉人不是告別依賴,不是自己成就大業?

公元前494年,越王勾踐與吳王夫差在太湖上大戰。結果勾踐戰敗,被吳王抓去做了俘虜。在這期間,吳王每次駕車出遊,勾踐便手執馬鞭站在車前趕馬。吳國的老百姓見了,對他指指點點,他也只好低頭無言。三年之後,勾踐重回越國,他重整軍隊重製國家。為了使自己不忘在吳國受到的恥辱和苦難,他每天睡叫睡在柴堆上,藉以磨練自己的意志;每天吃飯前先嘗一下動物的苦膽,時刻不讓忘記國恥。終於,他打敗了吳國,一雪前恥。是他,告別了依賴,臥薪嘗膽,終報了國恥。

漢武帝建元年間,張騫出使了西域開闢了絲綢之路。他帶著一隊人上路了。餓了,就射天上的飛鳥;渴了,就摘路邊的果子。當他來到匈奴時,不慎被捕,這一捕就捕了十幾年。這十幾年期間,他一有機會就逃跑。終於,他逃了出來,繼續向西走。就在他回來的途中,又被匈奴扣了一年多。但他又逃出來了,回到大漢。是什麼使他在十幾年的時間內仍不忘自己的使命?又是什麼使他在如此環境下努力克服困難?是他,告別了依賴,飽嘗了世間的痛苦,開闢了絲綢之路。

1920xx年,是周恩來在中學裡的最後一年。他從國小習就刻苦,還經常利用假期的時間去農村或者礦區參觀學習,以增長自己的知識,開闊自己的眼界。如今,中學即將畢業的他,正在為自己的道路而思慮。他下定救國的決心,決定到日本留學。他在七八月期間便開始籌錢,終於在九月份籌足了錢。他佇立在屋中,憑窗遠眺,想到自己即將離開祖國,思潮起伏,他俯身到桌前,寫下了一首氣勢磅礴的詩:

大江歌罷掉頭東,

邃密群科濟世窮。

面壁十年圖破壁,

難酬蹈海亦英雄。

是他,告別了依賴,為了中華之崛起,踏上了出海的客輪。

魚兒告別了依賴,征服了海洋;鳥兒告別了依賴,征服了天空;馬兒告別了依賴,征服了大地;而我,一名國中生,只有告別依賴,才能創造出更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