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征精神論文2000字優秀範文

長征是宣言書,長征是宣傳隊,長征是播種機。長征是以我們勝利、敵人失敗的結果而告結束。鐵流兩萬五千里, 紅軍威名天下揚。 下面小編整理的長征精神的意義20xx字論文,歡迎借鑑。

長征精神論文20xx字

自幼就與紅色經典名著有著不解的情結,利用暑假再次拜讀了由我國著名報告文學作家王樹增歷時六年、嘔心瀝血精心打造的紅色經典巨著《長征》,書中以50多萬字的篇幅,描述了兩萬五千里長征中艱難卓絕的各個細節。

一滴一滴的淚,像濛濛細雨一樣,灑落大地,眼前閃過的畫面讓我永無難忘,那是一場奇蹟的話劇,那是一篇難以忘懷的歷史紀錄,那更是一段辛福而痛苦的記憶!當我合上《長征》的一瞬間,那一幅幅驚天動地的畫面,那一場場驚心動魄的戰爭,仍久久縈饒在我的眼前揮之不去,原來它已經深深震撼了我的靈魂,根植於我的心裡。

“憶往昔崢嶸歲月稠”被譽為二十世紀“最令人神往,最能影響世界前途”二萬五千里長征是人類歷史上罕見的軍事奇蹟,是人類戰爭史上一部大氣磅礴的英雄史詩,在歷時兩年時間裡,各路紅軍以非凡的智慧和大無畏的英雄氣概,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爬雪山、過草地,突破敵人的圍追堵截,戰勝無數的艱難險阻,縱橫十餘省,長驅二萬五千里,終於勝利到達陝北。雄關漫道、險象環生,紅軍一共爬過18條山脈,其中5條是終年積雪履蓋的,渡過24條河流,經過14個省份,占領過62座大小城市,突破10個地方軍閥軍隊的包圍,此外還打敗、躲過或勝過敵人派來追擊的中央各部隊。他們開進和順利穿過6個不同的少數民放地區,有些地方是中國軍隊幾十年所沒有去過的地方,但他們多以野菜、草根甚至牛皮、皮帶充飢,他們生死相依、患難與共、同心同德、眾志成誠徵服了一切困難而不被任何困難所征服。是的,縱使裝備極其簡陋,給養嚴重匱乏,環境殿堂艱苦,數十倍敵軍前堵後追,但中國共產黨人卻沒有屈服和害怕;沒有埋怨和嘆息;沒有懦弱和退縮。他們把個人命運與黨的命運、國家和民族的命運緊緊聯繫一起,義無反顧肩負起拯救中華民族於危難這中的歷史重任,他們用百折不撓的堅強意志抒寫了一首盪氣迴腸、感動世界、震驚歷史的英雄史詩!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歷史雖已過去,但在國際形式日益緊張、天下尚未太平的現狀下,我們依舊更需要虔誠的緬懷革命先輩的不朽功勳,繼承光榮革命傳統,發揚先輩長征精神,同心同德,艱苦奮鬥,在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長征道上奉獻自己的一份力量。正如列寧說過:慶祝偉大革命的紀念日,最好的辦法是注意力集中在還沒有完成的革命任務上。

“少年弱則國弱,少年強則國強”,作為一名大學生就應樹立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遠大理想。在學校我們應把紅軍那種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發揚下去,孜孜不倦的學好每一科知識,用科技來強國,沿著先烈們走過的路,繼續走下去,把祖國建設得更加繁榮昌盛,永遠巨人般屹立於世界強林之列。

畢竟,任何輝煌的業績都需用努力去創造,每一名大學生都應從紅軍長征“爬雪山”、“過草地”、“吃皮帶”、“嚼草根”的不斷挑戰自我、挑戰極限、挑戰命運的精神中學習他們那種艱苦奮鬥精神,無怨無悔的氣概,為理想而奮鬥的勇氣。而知識就像滿目琳琅的大寶庫,探尋它的路是坎坷的,不能一遇到困難就退縮,只有經過磨練的人,才會不停地與困難做鬥爭,能取得最後的勝利。就如徐霞客歷經千辛萬苦終完成千古奇書《徐霞客遊記》;就像司馬遷飽受屈辱終著成“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史記》;就像梵谷孤獨貧窮一生卻為後人留下價值連城的作品;就像貝多芬雙耳失聰卻撫著琴鍵譜出優美的驚世曲調。

身處太平盛事,當我們徜徉在艷花如海、綠林如蓋的美麗校園時;當我們坐在窗明几淨的教室允吸知識陽光雨露時;當我們躺在柔軟的床上,酣然入夢時;當我們沉迷於虛幻的網路遊戲、沉醉於花前月下時;當我們一邊揮霍著父母的血汗錢一邊吃喝玩樂於餐館、歌廳時,當我們……想想那些為了後來者的幸福義無反顧拋頭顱、灑熱血的長征英雄們,我們還有任何理由和資格去埋怨我們的母校不是一流的名校,埋怨我們的老師不是自己所學專業的泰斗,埋怨我們的父母每月一寄的生活費太少還不夠半月的開資,埋怨身邊的同學不與自己合群;埋怨周圍的一切嗎?

歷史的身影漸漸遠去,此刻重新聆聽《長征》的故事,感受長征先驅們創造的輝煌,體驗他們那種以天下為己任為使命不惜一切的精神,感動之餘無不對他們充滿了無限的熱愛和崇敬,同時也對自己身上的使命感到更神聖和光榮。是的,我們生活在一個由先輩們用鮮血和生命為代價換來的和平年代,緬懷先輩,回首那段激情燃燒的歲月,更重要的是學習偉大長征精神,並用這種精神不斷激勵自己為中華民族的騰飛,為了祖國的繁榮昌盛,為了人民的幸福安康而不斷地艱苦奮鬥、努力拚搏、矢志不渝。

當我真正靜下心來,雙手虔誠的捧著《長征》這部卷帙浩繁的經典名著時,才恍然體悟到那段血風腥雨史告訴我們,其實生命是一條美麗曲折的幽徑,路旁有妍花的麗蝶,也有荊棘叢生,要想人生美麗輝煌,就應該以一種積極樂觀的心態一路虔誠地走過,一路播撒希望的種子。人生的道路九曲十八彎,布滿了荊棘,但成功者總是用希望之光照亮前行的旅途,用堅強忍韌的毅力開闢通向輝煌的康莊大道。而正值風華正茂的我們青年大學生,理應珍惜所擁有的美好,立鴻鵠之志、做排雲之鶴、展鯤鵬之姿,在人生的大海上揚起希望的風帆,盪起理想的雙槳,矢志不渝的向理想的彼岸划進,實現人生價值,以一顆感恩的心認真的學習和生活;以一種博大、仁愛的胸懷回饋社會、報效祖國!

回顧黨的歷史,我們不能忘記井岡山.井岡山被譽為"中國革命的搖籃"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奠基石"。1920xx年,毛澤東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在這裡親手開創了中國革命第一個農村根據地,點燃了中國革命的星星之火,井岡山因此被載入中國革命的光輝史冊。下面是小編整理好的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徵文20xx字範文,歡迎大家參考!

長征精神論文20xx字

井岡山的山,山連山,山套山;井岡山的水,飛瀑隆隆,清泉涓涓。一代文豪郭沫若在遊覽井岡山後,揮筆寫下了“井岡山下後,萬嶺不思游”的讚美詩句;朱德同志也譽其為“天下第一山”。說得一點沒錯。

在中國,井岡山這個名字可以說家喻戶曉,1920xx年,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失敗以後,毛澤東、朱德等同志先後率領秋收起義等部隊向井岡山進軍,在這裡創建了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中國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在這塊紅色土地上進行了建黨、建軍、建政等一系列偉大的革命實踐活動,經歷了向井岡山進軍、創立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發展井岡山革命根據地,恢復和鞏固井岡山革命根據地,揭開了中國革命史的新篇章,使井岡山享有“中國革命搖籃” 的盛譽。

在單位組織下,20多名同事懷著嚮往已久的心情,到中國革命的搖籃——井岡山學習考察旅遊。一路顛簸,我們來到了嚮往以久的革命聖地。我們乘車前往黃洋界參觀,汽車沿著盤山公路快速向山上進發。滿山都是翠綠欲滴的翠竹挺拔的青松,潺潺的流水,還有點綴在它們中間那不知名的紅花,儼然就是一個再生的“桃花源”,大家忍不住翹首向車窗外觀望。當我們還意猶未盡時,車已經到了黃洋界哨口。

黃洋界是井岡山革命根據地五大哨口之一,革命領袖毛澤東主席那首《西江月井岡山》的千古絕唱的詩篇鐫刻在紀念碑上。我站在黃洋界昔日的戰壕里,撫摸當年令敵人喪膽的山炮,望著腳下的群山深壑,自己仿佛置身於鼓角聲中,與紅軍戰士一道築起黃洋界上的鋼牆鐵壁,與敵人進行戰鬥。側耳細聽,那轟隆的炮聲,嘹亮的鼓聲,不僅是向敵人進攻的命令,更是向我們這年輕一代人發出建設中國小康社會的動員令。

井岡山群山連綿,巍峨多姿,林海無際,翠竹蔥蘢。沿山路盤鏇而上,山高路窄,彎多坡陡,穿行在群山之間,看流雲涌動,聽溪流潺潺,觀瀑布飛流直下,你不得不嘆服井岡山的壯麗多姿。

井岡山有五井,即大井、小井、中井、上井和下井,皆因被群山環繞、宛若井狀而得名,大井是其中最大的村莊,1920xx年10月,毛澤東率領中國工農革命軍上井岡山首先到達這裡。這裡有毛澤東同志舊居,紅軍醫務所舊址等,是當年毛澤東、朱德、陳毅、彭德懷等同志和紅軍開展革命活動的重要場地之一。屋裡有一堵被敵人槍炮打得傷痕累累的殘牆,是1920xx年2月,這棟房屋被敵人燒毀時僅剩的,1960年按原貌修復,將殘牆嵌入新牆之中。新舊對比,敵人對井岡山的瘋狂燒殺和紅軍的殊死拼搏便昭然若現,成為歷史的見證。

紅軍小道,蜿蜒在樹木茂盛的崇山峻岭中,是井岡山軍民為運送糧食和槍枝彈藥,披荊斬棘,踏出的一條羊腸小道。走在紅軍走過的小道上,我們無比激動和自豪。這條小道漫長曲折,起伏不平,雖被鋪上了石塊,在陡峭處修建了台階,比當時的紅軍小道拓寬了許多,好走許多,但有的地方在懸崖峭壁上,只有一尺寬,稍不慎就會墜入萬丈深谷,有的地方須彎腰駝背行走,因為頭一抬,就可能碰到山崖。我們提心弔膽,小心謹慎,雖輕裝而行,走走歇歇,但個個氣喘吁吁、汗流浹背,花了一個多小時,才走回來。大家不約而同地感嘆,我們在晴天麗日裡,徒手走,就疲憊不堪,井岡山軍民卻更多地要在雨雪天氣或天黑時,挑著上百斤的糧食或彈藥上山,該是何等艱難。是呀,走過先烈走過的路,才真切體會到“崎嶇”的涵義、“跋涉”的艱辛、“艱苦卓絕”的可貴和信念堅定的強大力量。

接著我們來到了革命博物館。在那莊嚴肅穆的展廳里,首先映入簾的是毛主席“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題字,是那么的瀟灑蒼勁。那已褪色的布滿了彈孔的,由鐮刀和鐵錘組成圖案的旗幟,是那么的令我思緒奮勇,心潮澎湃。正是這鐮刀在呼嘯著,要割斷舊世界的一切枷鎖;正是這鐵錘在吶喊著,要砸碎一個舊的歲月。中國,因為有了這面旗幟的指引,從此走出了漫漫長夜。中國人民,因為有了這面旗幟的指引,從此擺脫了三座大山的壓迫。還有那帶血跡的紅軍臂章,小井紅軍醫院的殘跡,為開創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犧牲的紅軍將士和被土匪槍殺的民眾照片…… 隨著解說員的悲壯解說,我們的思緒進入了血與火的井岡山革命根據鬥爭中。

我們意尤未盡的返回酒店,吃過晚飯,返回房間,腦海中還在浮現今天的所見,一整天的番山越嶺很快讓我進入夢想。經過一夜的恢復,第二天剛剛亮,我們就開始了龍潭之旅。龍潭位距江西茨坪西北面七公里,由五龍潭和金獅面兩個景區組成,是以自然與人文景觀相結合的景區。五神河是龍潭“五潭十八瀑”的源泉。溪水衝擊小井峽谷後,陡然跌落絕壁之下,又連續飛下四級斷崖,形成梯狀的五個氣勢磅礴的瀑布和深潭,這就是碧玉、金鎖、珍珠、飛鳳、仙女等五潭五瀑。細察五潭,碧水泱泱,樹影幢幢,崖壁如刀削斧鑿,崖腳怪石,汀芷競秀,綠蔭覆蓋四周。仰觀五瀑,潭潭無俗水,瀑瀑似神女,隨景暢想曲,千姿心中意。著名畫家陸儼少,丁巳年夏日遊歷龍潭繪畫時,看到龍潭便驚嘆不已,既繪畫又作詩記興云:

蹺下已驚壑轉雷,更於九夏覺風寒。

龍蟠谷底天矯下,尾禎蒼岩欲鎖難。

百丈飛流流不竭,半天直下起風雷。

問渠那得許多水,為有源頭萬萬山。

游龍潭是隨著瀑布的聲音一路下行,當來到觀龍潭瀑布的觀景台,站在觀景台看過去,只見瀑布水流從山澗上滾涌而來,飛流直下,猶如一條白練凌空垂掛於碧玉潭上。這讓我不禁想起了一首詩:“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我一邊欣賞著這些落在人間的“銀河”,一邊聽著導遊的講解,這才知道,碧玉潭瀑布落差67米,始寬6米,終寬17米,三面危崖如削,噴珠吐玉,飛落綠苔,水聲震耳,濃霧如煙,因潭面如翡翠碧玉,故名碧玉潭,是井岡山最壯觀的瀑布之一。知道了這些,我更加覺得碧玉潭瀑布不同凡響,接下去的是金鎖、珍珠、飛鳳、仙女等五潭瀑布,她們各具神態,或秀美、或壯觀,她們隱身於山巒,與天地連為一體,形成自然界的一道壯觀。

旅遊的最後,我們前往井岡山革命烈士陵園。在井岡山革命鬥爭中犧牲的烈士的名字都刻在四周牆壁上,周圍擺滿了敬獻的花圈。烈士陵園後面山頂上是井岡山烈士紀念碑,碑高27米,寓意20xx年創造了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碑的上端是用金屬做成的形態各異的圓柱,閃閃發亮,寓意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紀念碑底座上的浮雕再現了井崗山革命鬥爭史,那浴血羅宵展現給我們的是一副前赴後繼、激戰的畫面,各個人物栩栩如生,那名紅軍指揮員,左手攬扶著多傷的戰友、右手拿著武器指向前方,側過頭,瞪著眼睛,張著嘴在召喚戰友,同時也是在召喚後來人,號召我們加入他們的隊伍,完成他們未盡的偉業。

我駐足山頂,環視四野,回想這兩天的所見所聞,感慨萬千。當年參加過井岡山鬥爭的紅軍戰士,大多已作古,少數健在的,也已年逾古稀。他們的戰鬥經歷,無論是領袖的文韜武略,英雄的赤膽忠誠,還是志士的堅貞不諭,仁人的滿腔碧血、不僅譜寫了中國革命勝利的讚歌,而且給後人留下了無價的精神瑰寶。我們充滿了對這塊土地的敬仰並誓言要把井岡山精神發揚光大,繼承到底。

在紀念碑前,我們緊密團結,如鋼似鐵;在黨的旗幟下,我們昂首挺胸,如松似柏。

長征精神論文20xx字

井岡山之行雖然短暫,但井岡山給我的震撼是我來井岡山之前是無法想像和感覺到的。特別對xx概括的井岡山精神內涵:“堅定信念,艱苦奮鬥,實事求是,敢闖新路,依靠民眾,勇於勝利。”有了深刻的理解,我體會到革命勝利成果來之不易,是許多革命前輩用生命和鮮血換來的,應加倍珍惜。並堅信井岡山精神與與時俱進的時代品質相結合,熔鑄成新的時代精神,形成強大的民族凝聚力,我們定能“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捉鱉,談笑凱歌還。”現結合本人在工作中的實際情況談談這次井岡山之行的心得體會

一、堅定工作立場,做到有冠濤主人翁精神

認真貫徹、落實公司“負責、進步、和諧、共贏”的核心價值觀,堅定工作立場,做到有冠濤主人翁精神,愛護自己的家園,也要堅持公司發展的指導思想,牢牢把握髮展這“一個核心”;努力做到“兩個務必”;認真踐行“三個體現”;要嚴守“四個核心價值觀念”。

二、學習井岡山精神,繼續發揚艱苦奮鬥的創業作風

我要繼續保持戒驕戒躁、謙虛謹慎、艱苦奮鬥的作風。作為公司的一員,要一直時刻保持低調創業的心態,努力學習發展觀,結合黨的先進思想,學習先進的經營理念,求可持續發展,希望自己能在公司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與冠濤一起成長。

三、堅持實事求是,做事就要做踏實的事

經過井岡山之行我受益頗深,讓我懂得做人要實事求是,做一個負責任的人,做事就要做踏實的事。我有責任並且必須做好的是在冠濤的工作崗位上努力工作,無私奉獻,為事業揮灑自己的青春和汗水,以實際行動來報答先烈們的英勇捐軀,這才是對井岡山精神最好的繼承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