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論文範文1000字

議論文不需要板起面孔說話,所以語言儘可能活潑一些:同時,議論文不得胡亂說話,所以語言要求準確。接下來小編為你帶來議論文範文1000字,希望對你有幫助。

議論文範文1000字篇1

人是為活著本身而活著,而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著。

為了尋找那種被世人所定義著的幸福,我在通往夢想的旅途中尋尋覓覓,錯過了無數美麗的風景與停泊的驛站。但始終堅信只要能擁有一次轟轟烈烈、舉世無雙的成功,所有的一切都是值得的。直到身心俱疲,直到驀然發現人性也有醜惡的一面,直到忽然明白我所追求的東西並非是我嚮往的,我才真正開始去思考—人活著,究竟是為了什麼?僅僅是為了工作、生活、責任、義務、親情之類的嗎?我陷入了一度的迷茫和絕望之中。

直到我品讀了余華的大作《活著》,居然產生了一種“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快感,我才意識到我開始明白活著的真諦了。

《活著》講述的是這樣一個悲慘的故事:一位叫福貴的富家少爺,先是把家產賭光淪為一無所有的窮人,父親氣恨而亡;接著他不幸被國民黨捉壯丁歷經死難而倖免於世,但母親卻因病去世;在接著兒子有慶被抽血至乾而死,女兒鳳霞產後的敗血症而亡,妻子家珍得軟骨病最終病死;繼而女婿二喜工傷而亡,外孫子苦根因吃豆子被撐死了;最後,只剩得老了的福貴伴隨著一頭老牛在陽光下回憶……

當生命中異常珍貴的溫情隨時間的流淌被死亡一點點撕得粉碎,福貴自始至終選擇堅持與忍受。雖然他無力拒絕生活賜給他的每一個苦難,但他能夠把他們看成檢驗靈魂深度的考驗,他能夠憑藉自己生命的韌性和頑強去堅持努力地活著。這讓我想起了美國民歌《老黑奴》中的老黑奴,他一樣也承受著家人都先離他而去的巨大悲痛,但他依舊讓自己的生命站立著,沒有倒下。人生在世難免會有或大或小的挫折與苦難,選擇勇敢面對才能體現一個人的真正價值。畢竟,活著就是希望,希望就是或著。

余華在書中告訴我們,生命其實是沒有幸福或者不幸的,生命只是靜靜地活著,為了活著而活著。的確,工作、生活、責任、義務、親情等都是因為“活著”才能像花兒一樣綻放。人也只有活著才有意義,才有希望,才能創造奇蹟與輝煌。

行走在生命的消逝中,我不再迷茫,也不再絕望。即使這片土地上不曾留下一絲我的痕跡,但這又何妨?重要的是我已經走過。

議論文範文1000字篇2

痛苦是一個人的影子,它忠實地伴隨著人的一生。

男人有男人的痛苦,女人有女人的痛苦,孩童有孩童的痛苦,老人有老人的痛苦。平民百姓有痛苦,大腕明星有痛苦,帝王將相亦有痛苦。貧困潦倒,饑寒交迫是痛苦;遭人排斥,懷才不遇是痛苦;存亡之危,身處絕境是痛苦。一個人可能一無所有,但不會沒有痛苦。

痛苦強烈如天崩地裂,微弱若裊裊梵音。痛苦大如浩浩宙宇,小似點點雨滴。面對痛苦,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態度。有的人採取拒絕、積壓、妥協的態度,痛苦可能會變成惡魔,把鮮活的生命吞噬殆盡;有的人採取吸納、分解、轉化的辦法,利用精神的鍊金術,把受傷的靈魂盛在由痛苦轉化的蛋殼裡,孵化出新的生命。

痛苦是孕育成功者的溫床。造物主常把高貴的靈魂賦予卑*的軀體,把它的寵兒放在下等人中間,讓他們操持卑*的職業,使他們遠離金錢、權利和榮譽,令他們在痛苦中生存。孟子日:“故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智,勞其筋骨,餓其皮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痛苦造就人,使其在某個意義、有價值的領域脫穎而出。

痛苦是智慧之花的根蒂。人之心靈深度,與其忍受痛苦之量成正比。上帝賜予你痛苦,是在衡量你心靈之深度。痛苦之鋤挖掘你的心,在你的心上印下道道深深的鋤痕,在你心田之鋤痕處播灑智慧的種子。在痛苦中審視生命本身,青春茁壯的幼芽自鋤痕深處,日漸萌發,蓬勃成長,你的智慧之花定將傲然綻放。

文學是生活的苦果。誰曾是生活的不幸者,誰就有條件成為文學的幸運兒;誰讓生活的苦水一遍遍地泡過,誰就有可能成為亮光樂的福將。生活把你肆意掠奪一番,才會把文學才能饋贈給你。《離騷》、《莊子》、《史記》、《草堂詩集》、李後主之詞,都是痛苦的產物。曾獲諾貝爾文學獎的美國作家福克納把人們帶進痛苦中,又牽引著人們的精神從苦難中拔脫。福克納用他所能傳達的人物從各個角落發出聲音來拯救人類。他的太多太深的生存不幸中,發現了一種不可摧毀的精神,那便是他一生苦苦追尋的彼岸。他告訴讀者,你無論怎樣被壓在最底層,但精神應該永遠支撐著,這樣你才可能不倒。福克納要的不是生存的質量,而是生命的力量。痛苦裡面包藏的是鋼鐵,安放在痛苦上的靈魂必然是倔強的生命。最堅硬的東西不是物質,而是精神,與靈魂較勁,靈魂比劍更強。

自古而今的仁人志士都常懷憂國憂民之心。中國知識分子自屈原以來皆“哀民生之多艱”。中國之外的羅素也說過:三種單純然而極其強烈的激情支配著他的一生。那是對愛情的渴望,對知識的渴求,對人類苦難痛徹肺腑的憐憫。愛情和知識把他向上導往天堂,但憐憫又把他帶回人間。痛苦的呼喊在人寰反響、迴蕩。因為無助於人類,他感到痛苦。

痛苦充實了每個富於感情、善於思想的人生。缺乏痛苦,人生將剝落全部光彩,幸福更無從談起。當痛苦襲來,別拒絕,別害怕,只要學那珍珠貝,把痛苦緊緊咬住,就準能把它變成美麗的珍珠。痛苦對人類而言,是一種神聖的錘鍊。

議論文範文1000字篇3

擁有的方式 自幼就聽說猴子摘果子的故事,淘氣的小猴摘了苞谷丟了桃子,丟了苞谷去摘西瓜,結果卻一無所獲,年幼的我們都對那只可愛的小猴付之一笑。

匆匆間我們都已長大,奔忙於晨夕之間,明白了很多道理,卻依然在上演一幕幕小猴摘果子的現代劇。有人忙碌於追求自己的夢想,卻認為失去的才最珍貴;有人懷揣著許多的獲得,卻身心疲憊,不敢放棄。靜心去想,其實我們並不事。 如果說"擁有"是寶貴的財富,我們因為擁有知識和能力而驕傲自豪,因為擁有親情和友情而幸福快樂;而不知道珍惜卻使它埋沒於凡庸,就會分文不值。

花開絢爛,只因有愛花的蜂蝶才倍加美麗;漠視它,只會在花敗英殘後哀嘆感傷。日出燦爛,只因有熱愛陽光的人才倍加溫暖;藐視它,只會在黑夜裡孤寒後悔。 飢餓者視糧食貴於金錢,寒冷者視衣帛重於珠玉,只因他們真正體會到衣食的重要。成功的人珍惜自己的成功,失敗的人珍惜自己的付出,因為他們知道成功的不易,付出的辛勞。而智者,居陋室而自娛,無得失而自樂,他們珍惜自己所擁有的一切。因為他們知道,只有現在的擁有才最值得珍惜,失去的和將來的只是水中月鏡中花,雖美卻虛幻。 "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

"古風悠悠中陶淵明吟唱于田園菊下,坦然恬然笑嘲一切務幻望虛之子。 也有哲人說,人如負筐採石者,於歲月的崎嶇蜿蜒間採擷心愛的珍寶,載著越來越重的行囊,追趕流逝著的光陰而懷揣曾經希冀的未來。當衣食使人淪於瑣屑庸俗,成敗使人墮為鈎心鬥角,擁有,竟成了累贅。或許,讓昨天隨風而逝,讓明天姍姍而至,失去些擁有,我們會更輕鬆。 有登山者不幸將腿夾於兩石間,呼喚,推石都不得救,他竟勇敢地用刀剪將腿卸下,血流殷紅,浸潤石土,他忍痛爬行找人幫助。

後來他得救了,雖丟失了健壯的肢體卻保住了完整的生命。 面對強權富貴的逼迫誘惑,職位榮耀都成了陷阱上的屏障。李白憤然甩袖而去,"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他超凡於名利之上,慨然擺脫擁有的羈絆,名垂千古。 壁虎能斷尾,所以弱小的它們勇敢地長存於世;蝸牛不捨殼,所以只能緩慢地爬於尺寸之地。 捨棄,不是浪費。當前進的步伐因行囊而蹣跚,舍掉偌重的負荷,腳步才會更堅實。甚至捨棄比擁有需要更多的勇氣,擁有是我們曾經辛苦的汗水,心愛的珍品,棄之,幾許依依之情絲痛心呵!

許多的選擇與行為都令人難以左右,處於昨日與明朝,總會有幾多惆悵幾多憧憬。人生就似乘車,於一站站的聚合離別而或喜或悲,成熟就在選擇中成就。珍惜自己的擁有,學會割捨自己的擁有,才能真正擁有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