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時事議論文

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一些關於高中時事的議論文作文,僅供參考。

高中時事議論文篇一

馬上要上課了,我的同桌慌慌張張地跑進教室,他面如土色,站在講台上,結結巴巴地說:“特……特……特大訊息,男……男廁所里有……有一顆血淋淋的人頭!”說完竄到座位上。

我們班立刻炸了窩,大家七嘴八舌議論紛紛,有的說是不是殭屍頭啊,有的說沒準昨晚有老師被害,有的說搞不好有鬼呀……這時上課鈴響了,老師進來了,我們只好偃旗息鼓。

可是,我相信,這節課沒人能真正地聽進去。人在曹營心在漢呀!

老師在黑板上寫字的時候,我同桌給我寫一張紙條:下課後讓咱們班“賊大膽”打頭陣,咱們男生跟著看個究竟。我點點頭。

老師提問問題了:“張子悅,讀第二段。”教室里一陣沉默,張子悅根本不知道講到哪裡了,低著頭。“同桌告訴他。”老師看看我。“第二段,第二段……”我也沒聽進去,不知道是哪裡。“你們今天怎么了?”老師生氣地看著全班。“老師,男廁所有一顆人頭!張子悅看到的。”“賊大膽”大聲喊了一聲。“張子悅,是真的嗎?”“是我親眼所見,還是血淋淋的,當時快把我嚇死了!”

老師也無心講課了,還好下課鈴響起了,老師說:“你們男生一塊兒進去看看,到底是怎們回事,我再和學校匯報。”

“賊大膽”沖在前面,我們一幫男生推推搡搡在後面跟著,可是快到廁所口的時候,“賊大膽”也怵頭了,猶猶豫豫不敢進去。這時,後面的同學使勁一推,我們被推進廁所去了。果然是一顆人頭,長頭髮的!我們又被嚇得往外竄。還是“賊大膽”厲害,他說:“再走近點看看。”走到近前,賊大膽哈哈大笑起來,哪裡是什麼人頭,是一個墩布頭兒,那布條就像人的長髮,其中還有不少紅色的。

真相大白,大家如釋重負,跑回教室,都來給張子悅起鬨,張子悅不好意思地笑了。

高中時事議論文篇二

在今天我看了一個新聞,是馬來西亞的飛機在飛的過程中突然失蹤。

今天沒事的時候就看看一下新聞,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各個媒體都在問這個飛機為什麼會突然失蹤,我有點鬱悶,看見了標題是‘馬航飛機一夜之間不在了’,恩!什麼時候不見的啊,也太詭異了,我平靜的心一下子就激動了起來,繼續,我看見他們說是飛機的油燒乾了,導致墜機,還有的說是被挾持了,他們調查看見了馬航上面有兩名持有假護照,因此,他們才有這種的可能性,但是,飛機如果是沒油了才墜機的,對我而言這根本不可能,你看,如果它是這種情況,在墜機的時候有的是時間發求救信號,可是飛機的駕駛員卻沒有發,所以,從我的角度看,根本不可能。我覺得被挾持的可能性比較多,都說了飛機上有兩名持有假護照,他們有可能是恐怖分子,有些人會覺得他們沒有護照才去整的假護照,錯,如果是沒有護照,為什麼不可以去辦一個護照,而且,國家準用假護照嗎?所以這種判斷也是錯的,我還聽我的同學說,有可能是空中解體(解體的意思是脫離軌道),如果是空中解體,那飛機早就爆炸了,因為它會在其他的軌道中與其它的飛機撞上,飛機爆炸的聲音那可是驚天動地啊,這架飛機才離開馬來西亞42分鐘,你覺得馬來西亞的人會聽不見嗎?所以這種可能性也是很少的。

現在飛機已經失蹤將近100個小時了,也還沒找到,這就是我從電視上看來的新聞。

高中時事議論文篇三

小越朋是個與眾不同的孩子,7歲才會說話的他,失去了很多歡樂和友誼,但他是幸運的,因為他擁有一位偉大的母親,她辭去了工作,陪兒上學4載,只為小越朋能擁有與同齡孩子一樣的人生旅程。

誰也不知道7歲前的小越朋生活在怎樣的世界裡,7歲以前,無論家人如何教育引導,小越朋就是不會說話,對外界事物也很少有反應,她帶著兒子跑遍了長春市內各大醫院,醫生說小越朋沒有聽力,谷麗不信,因為每當聽到他最愛吃的蝦條包裝袋嘩啦嘩啦響的時候,小越朋都會以最快的速度衝過來。就這樣,谷麗不停地帶兒子求醫,6歲那年,孩子被確診為“廣泛性發育障礙、孤獨症待排除”。

醫生的結論並沒有將谷麗嚇倒,也沒有令她放棄對孩子的希望,她開始根據醫生提供的訓練方法,一點點訓練孩子。

轉眼小越朋到了上學的年齡,但是因為小越朋欠缺語言表達能力,沒有一所學校願意接收他。有人勸說她和丈夫把孩子送進育智學校,但他們堅信自己的孩子不是弱智,他們希望小越朋和其他孩子一樣去上學,和其他孩子一樣擁有快樂的童年。

於是她帶著小越朋一所所學校試,然而遭到的卻是一次次拒絕,一次心灰意冷的她摟著越朋邊哭邊說:“孩子,和媽媽一起死吧。”沒想到小越朋平生第一次說出了那么長、那么完整的一句話:“媽媽,我還沒活夠呢。”就是這句話,讓谷麗下決心一定要給小越朋一個完整的人生。於是本來從事會計工作的谷麗辭去了工作,專心在家教小越朋說話,後來,通過好心人幫忙,小越朋終於走進了國小。

在長春市第四十五中學分校的一間教室內,最後一排的雙人桌格外顯眼,這就是母-子倆的座位。在他上國小六年級的時候,媽媽陪他一起走進了教室,上國中這三年,他只有唯一的一個同桌,那就是媽媽。每天他和媽媽6點50分之前到校,每堂課,媽媽都認真地做著筆記,不遺漏老師講的每個知識點。對於腰部患病的她來說,每天坐在課堂里需要完強的毅力,她時常是忍著病痛陪著小越朋聽課。班主任張老師說,“雖然她是特殊的學生,雖然她身體不好,但是卻從來沒有要求過特殊的待遇,把自己當成班級的一員。”

每天吃完晚飯後,都是母-子倆的學習時間,這個習慣已經堅持了10多年,從小越朋上幼稚園起就從沒間斷過。說是學習,其實是媽媽在為越朋補習,谷麗把每天的課程內容一點點講解給他聽,為了讓他學會一道數學題型,甚至要反覆教他一個月。

同學們都說,在班級里越朋願意幫助別人,經常幫同學抬水,而且做值日特別認真。同樣,大家也都很喜歡這個“媽媽同學”,遇見什麼困難或者有心事,都願意找她幫忙。

班主任張老師在提到小越朋時也是讚不絕口,在這個班級里大家從來沒有把他特殊化,班級的跳繩比賽也都沒有因為他會影響成績而不讓他參加。越朋和媽媽努力學習的精神感染了不少同學,對同學們的觸動都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