溝通議論文素材

溝通是春天的暖流,充滿渴望;溝通是夏天的驕陽,熾熱無比;溝通是秋天的大雁,盼望南飛;溝通是冬天的火爐,溫暖人間。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溝通議論文素材,歡迎大家參考閱讀。

溝通議論文素材篇1

南開中學的創辦者張伯苓16歲時以優異的成績考入北洋水師學堂,學習駕駛。畢業後,他參加了"甲午海戰",但軍艦一出海就被擊沉,這對他觸動很大。1899年英國強租我國威海衛軍港,張伯苓親眼看見,第一天在港口升起的清朝國旗第二天就降下來了。強烈的愛國心促使他毅然退出海軍,回到天津籌辦學校。他四處奔走,籌集資金,終於在1920xx年辦起了南開學校。張伯苓一生全力辦教學為國家培養了大批的人才。

分析:只有祖國的富強,個人才有尊嚴。為此,張伯苓不余遺力地創辦學校,希望能以教育培養振興中華的人才,其愛國熱情讓人感動。

話題:"教育與愛國""人生的目標"

溝通議論文素材篇2

國民黨元老於右任臨終前有詩《望大陸》云:"葬我於高山之上兮,望我故鄉;故鄉不可見兮,永不能忘。葬我於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陸;大陸不可見兮,只有痛哭。天蒼蒼,野茫茫;山之上,國有殤!"詩作於1964年公開發表,立刻打動了無數中國人的心。

分析:祖國的統一和強盛是華夏兒女永恆的願望。于右任的臨終詩之所以能打動無數人的心,還在於他表達了這樣的願望,引發了人們的共鳴。

話題:"故鄉情""月是故鄉明""殷殷愛國情"

溝通議論文素材篇3

1920xx年嚴復擔任北大校長之職,此時嚴復的中西文化比較觀走向成熟,開始進入自身反省階段,趨向對傳統文化的復歸。他擔憂中國喪失本民族的"國種特性",他認為會"如魚之離水而處空,如蹩跛者之挾拐以行,如短於精神者之恃鴉片為發越,此謂之失其本性",而"失其本性未能有久存者也"。出於這樣一種對中華民族前途與命運的憂慮,嚴復曾經試圖將北京大學的文科與經學合二為一,完全用來治舊學,"用以保持吾國四五千載聖聖相傳之綱紀,彝倫道德文章於不墜"。這一行為在當時稱得上用心良苦。

分析:嚴復保護中國傳統文化的良苦用心在當時能有幾人明曉?愛國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我們不能只從一種角度、用一種眼光來看問題!

話題:"看待事物的角度""目的與形式"

溝通議論文素材篇4

1955年,李宗仁在美國公開提出反對"台灣託管"和"台灣獨立",主張國共再度和談,由中國人自己解決中國的事情。1965年7月,在周恩來親自安排下,李宗仁衝破美國聯邦調查局的干擾,擺脫國民黨特務機關的暗殺,毅然返回祖國,他聲明:"期望追隨我全國人民之後,參加社會主義建設,並欲對一切有關愛國反帝事業有所貢獻。"他還希望留在台灣的國民黨人,凜於民族大義,毅然回到祖國懷抱,為完成國家最後統一做出貢獻。

分析:為了祖國的和平統一,李宗仁先生敢為天下先的精神和民族大義,將永遠激勵著為統一大業而奮鬥的人們。

話題:"心中的豐碑""祖國的呼喚"

溝通議論文素材篇5

著名作家梁實秋擅長演講,他的演講獨具風采,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在師大任教期間,當時的校長劉真,常請名人到校演講。有一次,主講人因故遲到,在座的師生都等得很不耐煩。於是,劉真便請在座的梁實秋上台給同學們講幾句話。梁實秋本不願充當這類角色,但校長有令,只好以一副無奈的表情,慢吞吞地說:"過去演京戲,往往在正戲上演之前,找一個二三流的角色,上台來跳跳加官,以便讓後台的主角有充分的時間準備。我現在就是奉命出來跳加官的。"話不尋常,引起全場哄堂大笑,驅散了師生們的不快。

分析:幽默,流於俗套就成了無厘頭;而恰到好處的幽默,則是智慧的閃光,有著化腐朽為神奇的力量。

話題:"語言的妙用""幽默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