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的議論文800字

關愛他人,能提高自己的修養;關愛他人,能感到幸福天天在你身旁;關愛他人,能使你發現生活中的美好於樂趣;關愛他人,能使你的心胸更加寬廣,雙眼更加明亮。下面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文章,希望能夠幫助到你們。

這個世界需要互相關愛

當今的社會上,人與人之間的交往非常的重要,一旦關係處的不好,在工作和生活中就會很不順利,甚至有些人還會遭到冷落,還會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難,所以需要互相理解、寬容和關愛。

現在的人大部分心胸很狹窄,見利忘義。甚至有的人總想讓別人對自己好,自己卻不會關愛別人,對別人好。當今這個世界是一個互動的世界。如果人們都只顧自己,不去關愛他人,那么這個世界將是一個非常冷漠的世界,因此我們應該先從關愛身邊的人做起,先學會關愛父母,因為我們每個人都是在父母的關愛下長大的,然後再去關心朋友。但是,對敵人和那些缺德的人,千萬不要去關愛他們。

我很同情那些被冷落的人,不如說像《紅樓夢》里的林黛玉,自幼父母雙亡,不像薛寶釵那些女孩子有父母,被父母帶著,總是有說有笑。因為她沒有父母所以被冷落,沒有人來安慰、關愛她,才使她成為了小心眼、愛哭的女孩子。對她更不公平的就是最後沒有嫁給賈寶玉,別人都嫌棄她身體不好,覺得學薛寶釵好,都喜歡薛寶釵,就讓薛寶釵嫁給了賈寶玉。使林黛玉更加憤怒,最後無情的蒼天還是奪走了她寶貴的生命。

現在環境污染很嚴重。尤其是我們山西,環境遭受的污染非常嚴重,人們總是不關愛大自然,我每次在大街上都能看到有人亂吐痰還沒人管。痰裡面有細菌,容易讓人得肺結核,嚴重了還會導致死亡,後果非常嚴重。還有的人愛亂扔垃圾、大量砍伐樹木,破壞森林環境,這就造成了環境污染,再這樣下去的話,人類就會遭到懲罰。

所以,這個世界需要互相關愛,去愛身邊的人,人與人之間要互相關愛、國與國之間要互相關愛,人與自然之間也要互相關愛,這樣才會變成一個溫暖、和諧的世界。

關愛

以銅為鏡,人會覺得不同因為蛻變:以史為鏡,人會覺得恐怖因為迷離!時代的演變,抵不住魔咒的應驗,神靈的呼喚,換不醒良知的泯滅。我們的無奈,是蒼涼的命脈還是自釀的悲哀?千萬年來,愛在衰敗!

父愛,博大剛毅的愛;母愛,細膩柔情的愛:這方才是愛的真諦,善的原始!然而愛卻在凋零。緣在我們不懂珍惜,不懂自己。面對父母無窮的愛,我們視而不見,面對父母炙熱的心,我們讓其涼盡,面對父母蒼老的臉旁,我們於動無衷,面對父母的一切,我們置之不理熟視無睹,為的只是那份叛逆那份無知那份輕狂!我們的行經澆滅的不只是最為質樸的愛的火焰,澆滅的更是善的火種。百善以孝為先,不肖子孫無顏苟活!

悠悠中華五千年,綿綿江山萬萬里。對於祖國的愛,理應是一種最為自然最為真誠的熱愛,一種緣於本性緣於心靈的愛!然而愛在哭泣。緣在我們為了娛樂而遺忘國事,緣在他們為了銅臭而掏空國家,緣在我們已把愛國淪為形式,緣在他們已把愛國化為雲煙,我們丟失了中華民族最為值得流傳最為值得發揚光大的精神。無國便無民,不忠之人無權存世!

人生得一知己夫復何求,兩個原本素為平生的人,經過時間的考驗,歲月的粹煉,成為可以把心交付彼此的人,擁有超脫的愛,這是何等的情緣,然而愛在別離。緣在我們為了自己變得勢力,為了浮名變得虛偽,為了欲望而變得麻木,為了虛無的這些,我們已經捨棄了太多,找不回!不仁不義之士,十殿閻王立懲不赦!

這是為什麼,為什麼,為什麼!難道這真是魔咒,注定我們不能擁有愛,我們只能在欲望中虛度,我們只能離愁,與愛別離,與痛結緣嗎?我不,決不,即便這真是命,我也要用我的所有來打破這悽苦的宿命,決不讓愛再衰敗!

一人在寂靜的夜裡冥思,我們要得愛不是情慾之愛,而然我們卻偏偏沉湎於此,我們的愛不套用在欲望之中,而是用純純的愛找回純純的東西!用心去愛父母,讓火焰重燃;用心去愛國,讓國運昌盛;用心去愛摯友,讓奇緣延續!還有把愛給那些需要愛的人吧,他們或許活得陰霾,那讓我們用愛讓他們溫暖,他們或許活得苦痛,那我們定讓愛讓他們幸福……

靜靜得找回原點,找到愛的真諦!無人強求,隨君願否!

愛,還要會愛

現代化社會是一個以經濟為主體的社會,許多家庭的條件都較為優越。俗話說得好:“天下父母心。”這種千百年遺下來的優良傳統,一絲都未改變,但家長們“愛”的方式卻已開始掃曲。

由於中國人口的急劇增長,政府實行了獨生子女政策,孩子在家庭中就是“掌中寶”,家長們都圍著孩子轉,他們毫不吝嗇的滿足孩子們的需求。上海王某,先前經營一家公司,而後來,因為一次失誤使其公司瀕臨倒閉,但他的女兒此時提出買新款電腦,王某不願告訴女兒公司的狀況,便一拖再拖,女兒在一天晚上實在不能忍受,便沖他大吼。第二天,他到處借錢,為女兒買了電腦,而女兒卻說是送給同學作生日禮物的。此後的日子裡,他為了滿足女兒的要求,先是賣掉所有的房子,後來經營走私毒品,直至入獄。

這種愛太深切,反倒適得其反。

那么,是不是不溺愛就該“嚴愛”?答案是否定的。社會上常常議論“虎媽”、“貓爸”式教育,從我個人的角度出發,我是不贊成這種“愛”的方式。這種方式雖然能幫助孩子成才,但從某種角度上來看,它從小就限定了孩子的歡樂,使孩子喪失飛向天空的機會。

愛,簡簡單單就好,不需要太刻意,也不需要太隨意,我就很佩服曾子“愛”孩子的方式。

一次,曾子的妻子趕集,孩子也要跟著去,妻子不想讓孩子去,就哄孩子說:“等會娘回來就給你殺豬吃。”孩子相信了。當妻子回家時看見曾子正在磨刀,就問他:“你磨刀乾什麼?”“當然是殺豬啊。”“我那時只是為了哄孩子,沒有必要當真。”“怎么可以,我們作為家長的不能騙孩子,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我們還要教育他怎么做人呢。”妻子聽了,和曾子一起把豬殺了。

愛孩子,是人皆有之的心,但選擇怎樣的方式,就因人而異了,這種方式對孩子必將產生深刻的影響,所以說,愛,還要會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