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以自我為中心議論文優秀範文

自然萬物無處不在,卻溫柔敦厚,不事張揚。而在自然中生長的我們,又有什麼理由驕傲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不以自我為中心議論文,一起來看看吧!

不以自我為中心議論文篇1

天地合而萬物生。大自然厚德截物,卻從不以造物主自居。雨水潤物無聲,海水容納百川,水以天下之至柔馳聘天下之至堅,卻從不居功。清風徐來,帶來陣陣花香,你甚至感覺不到空氣的存在。這些自然萬物無處不在,卻溫柔敦厚,不事張揚。而在自然中生長的我們,又有什麼理由驕傲呢?因此人要學會將自己“邊緣化”,即不以自我為中心。

只有當你不把自己當作世界的中心的時候,你才能正確認識自己。自謂“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只有跳出自我,才能認識自我。“天朝上國,物產豐盈,本不必與外夷互通有無”,正是清朝幾進年來以“天朝上國”自居,閉關鎖國,沒有認識到自身各種弊病,從而日益落後於世界。後人再看歷史,無不扼腕吧息,因為此時的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東西方差距,沒有妄自尊大。故跳出自我並審視自我,才能認識自我,並完善自我。

不以自我為中心是一種謙卑的姿態,是一種優雅的風度。在三月份的日本九級特大地震中,日本民眾充分展示出了這種姿態和風度。幾千遇災民眾正等待救援物資,可以想像當時他們心中的恐懼,領取物資時也沒有一個人插隊,最後整個場地沒有任何垃圾,他們沒有一個人以自我為中心,每個人的生命、需求都是平等的。而在中國,為了自己的利益,不顧他人集體的例子比比皆是。無論個人還是民族,都需要學會尊重他人,不以自我為中心,保持自身的風度與姿態。

不以自我為中心,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學會以不同的眼光看待世界,而不單從自身出發。或許你以為自己是萬眾矚目的大明星,是舞台的焦點,可是在一個農民眼裡,你只是個行為怪異的年輕人,遠不及他的莊稼重要。或許你正逼著自己的孩子去上各種各樣的補習班,殊不知在他們眼裡,藍天、白雲、草地、遊戲才能構成最美的童年。所以在別人眼中你不一定耀眼,你要用他人的眼光看到自己的卑微。在孩子眼中你奉為金科玉律的東西可能一定耀眼,你要用他人的眼光看到自己的卑微。在孩子眼中你奉為金科玉律的東西可能一文不值,所以你要以孩子的眼光去找回自己的童真和快樂。以不同的眼光看世界,你將看到更絢麗的色彩。

當你不再是世界的中心,你將明白眾生平等,從此不再輕視一隻蝴蝶、一片落葉,你將以謙卑的姿態、優雅的風度去生活,你將讀懂無言的自然。

高考作文點評:當你不再是世界的中心,你便明白了眾生平等,你便學會了尊重芸芸眾生與世間萬物——文章提示了原材料所含“自我中心”與“尊重對方”、“俯視”與“平等”的“變化”關係,符合題意。文章主體部分論證不以自我為中心的價值作用、核心特質和做到不以自我為中心的重要前提,中心突出,內容充實;但文章句、段、篇都還有稍欠慎密的地方。文章採用層進結構,運用多種論證方法,有一定的內在因果關係,在“用詞貼切”、“句式靈活”、“文句有表現力”等方面也比較突出。

不以自我為中心議論文篇2

春節回到湖北老家,親朋好友相聚一起,自然是高興非常,聊的話題少不了是工作生活中的喜怒憂樂,以及各自的心裡話。當然,對社會風氣、人間冷暖,包括為人處世等也無所不談。除了對經濟社會發展進步,生活環境不斷最佳化改善的肯定褒揚之外,對社會教育管理不到位,人們道德缺失,相互關係存在不講誠信等也是氣憤有加,憂心忡忡,期待著在新的一年裡有所改變,特別是要和睦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在做人上不要以自我為中心,更多的關心他人,顧及社會。

人們在談論社會風氣和人與人的關係時,列舉了許多身邊發生的事情和現象。諸如有的人在工作中做出了一點成績,對單位有點貢獻就期待著領導的提拔和組織上的某種照顧,而沒有去考慮新的創新發展,即使原有的進步也是大家幫助的結果;有的人為別人做了一點好事,給予了一點資助,就到處宣揚,期待著社會的肯定,他人的感謝回報,卻忘記了出手助人是善心,是在盡義務,不期待回報的,何況回報不回報是別人考慮的事情;還有的人在工作生活或學習上給予了他人一點幫助,就以為比別人強多少,有恩於人,甚至在往後的交住中舊事重提,特別是當自已有所事有所求時,因為某些原因未能得到他人幫助時大為惱火,心裡憤憤不平,不知道這樣做違背了自己的初衷,等等。類似現象還可以舉出很多,做人以自我為中心,很少去考慮社會效果和他人感受的人和事也不少見,是值得引起我們深深思考的,其中一個關鍵的問題是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問題。

人是社會關係的總和。只要你來到這個世界上,就要與社會上的各種各樣的人打交道,就會有喜樂憂愁,不可能是“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的仙道和超人。一個人想要完全脫離自己生存的社會和環境是根本不可能的,除非他不想在這個世界生存。可見,社會的教育管理,親職教育引導,以及身邊人的言行對一個人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形成與成熟起著至關重要的影響和作用。從這個意義上講,一定要重視社會教育與管理,家庭的教育引導和個體行為的培養。從個人來說,要主動融入社會,接受社會的教育與管理,按社會規範和要求去做;要認真聽取父母的教育和引導,他們畢竟是“過來人”,有豐富的閱歷和經驗,都是希望自己的子女“有所作為”的;注意向身邊的先進楷模學習,因為他們言行體現著當代的精神和價值。

無論別人如何對待自己,有無回報和好處,哪怕是有些傷害,也初衷不改,樂善好施,秉持自己的品格與風尚。與此同時,我們還要繼承與弘揚“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見義勇為和助人為樂的傳統美德,儘自己之力為社會為他人多做好事、多辦實事,在“我為人人”中實現自我價值和理想,同時贏得“人人為我”的機會和可能。雖然我們不能達到“毫不利已、專門利人”至高境界,但也總不能停留在“毫不利人、專門利已”淺層次上。試想,如果一個人只想著別人為自己做好事、作貢獻,自己不為別人做點好事、作點奉獻,在那裡斤斤計較,吹毛求疵,那肯定也活得不自在、不舒坦,沒有了朋友和情誼;如果一個社會缺少了互相關愛和幫助,都以自我為中心,只有冷漠,沒有關心的話,社會就要出問題、出亂子,穩定和諧也將不復存在。

不以自我為中心議論文篇3

在人際交往中,以自我為中心的人只看到別人的缺點,看不到自己身上也有著和他人一樣的缺點,一味責備他人,從不會反躬自省。這樣的人,很難和別人合作愉快,一般情況下難有大成就。

湘軍將領彭玉麟個性剛直,喜歡用嚴苛的高標準要求人,看到不順眼的事,就要發作。在平時的生活中,他總是板著一張臉,讓人不敢接近。和開國元帥彭德懷有點類似。

1861年曾國荃攻下安慶後,屠殺了不少人。彭玉麟得知後,大怒,痛責曾國荃,並請曾國藩清理門戶,殺掉曾國荃。彭玉麟、曾國荃兩人,因此成了冤家對頭。

第二年湘軍從安慶出發繼續東征,目標直指太平天國的首都天京。率領陸師的是曾國荃,率領水師的是彭玉麟。一起打仗,難免要交流。這一交流,兩人的矛盾就更加激烈了。

彭玉麟寫給曾國荃的許多信,語氣很不客氣。曾國荃讀了氣得要命,在信上加上自己的批語,寄給曾國藩。曾國荃在批語中表達的意思,大概是彭玉麟在他面前臉色很難看,寫信的語氣也很囂張,根本不尊重他。

曾國藩收到曾國荃的信後,對曾國荃提出了嚴厲的批評。曾國藩說:“你就知道雪琴(彭玉麟,字雪琴)在你面前臉色難堪,卻從不想想自己是否也在別人面前臉色難看。”

“雪琴見人,總是板著一張臉,這是他的缺點,他自己不清楚。你在別人面前,板著臉的時候也多,對於這個缺點,你也和雪琴一樣,並不清楚。你有什麼資格責備人家呢?”

人貴有自知之明,批評別人的時候要先想想自己。曾國荃只知道批評他人,出一口惡氣,卻忽視了自己有著同樣的毛病。這是他在德行方面不如曾國藩的地方。

生活中,我們不少人也犯了曾國荃一樣的錯誤。那些喜歡施展網路暴力的人,只知道罵別人,逞口舌之快,從不會反躬自省。他們活在以自我為中心的世界裡,誰不贊成他的觀點他就要罵人。這是嚴重的敗德,君子不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