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人民服務》讀後感

我認真地閱讀了《為人民服務》這一篇課文,著這篇課文是通過張思德同志而講了為人民服務的道理,讚揚了張思德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我不禁讚嘆:“張思德同志為人民服務的精神多么可貴啊!”這時,我不禁想起了我的外公。

我的外公是個普普通通的農民,為人民的利益工作,就是他人生最大的樂趣,他已經把這份樂趣當成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使命,即使是多么小小的一件事都好,他都樂意去做。平時,他會編織些籃子送給鄉親們,讓鄉親們少用塑膠代,環保些。媽媽說“父親養大我們幾兄妹真不容易,不管生活多艱苦,工作多忙,他總會抽些時間去做好事,鄉親們也常誇他。”

我很敬佩外公,外公也很疼我,他教我:要從小養成做好事的習慣,長大為人民服務。記得那一次,那是一個炎熱的夏天,那時我才六歲。這一天,我和外公坐著小船來到一條小河上,這條河的污染真大,河水一點也不清澈,混濁混濁的,小魚肚子朝天地躺在河上,河上堆滿了垃圾,那氣味熏的要命,大群大群的蒼蠅在垃圾上飛來飛去,那“嗡嗡”的叫聲真讓人討厭。可外公還是照樣向前去。我再也忍不住了,捂著鼻子對外公說:“外公,咱們回家吧這裡好臭!”“不,過些天就不臭了。”外公笑眯眯地回答。當時年幼的我還不知是什麼意思,只覺得很棒的外公有魔力把河變乾淨。外公拿起竹竿一次又一次地把垃圾撈上來,時不時用衣袖擦擦額上的汗。坐在船上的我不停地說:“好臭,好臭……”那蒼蠅的聲音使得我渾身不自在,不知不覺,太陽已落山了,小河也總算乾淨些了。外公擦擦汗,拿起竹竿一撥,我們回家了。

就是這樣,外公天天都去清理那小河上的垃圾,每次回到家,他的衣服總是濕透的,臉上滿頭大汗。我總是說:“外公很臭,快洗澡。”或許是我年幼無知吧,可外公並不介意,還笑著說:“外公臭些,河不臭,那就好!”……

過了幾個月,我又跟外公來到這小河上,小河再也不臭了,周圍的一切都變美麗了,活潑的小魚小蝦自由自在的游來游去,外公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雖然事情過去很久了,但它依然深刻地印在我的腦海里。

外公的一生都用在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上,看到自己的付出能給人民帶來好處,他會很開心。外公的心愿是希望我們能夠多為人民服務,外公,相信我,我回完成您的心愿,把“為人民服務”的精神發揚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