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怕困難的小少年——讀《小兵張嘎》有感

不怕困難的小少年——讀《小兵張嘎》有感

四(9班)    鄭語宸

近一段時間。我讀了一本書,名叫《小兵張嘎》。故事講的是:抗日戰爭時期, 張嘎和他奶奶住在冀中平原的白洋淀邊,有個叫“鬼不靈”的村子。八路軍的偵察員排長老鍾叔在他們家養傷,抽閒時給張嘎做了一個木頭手槍。一天,鬼子突然包圍了村子,把老鍾叔抓走了,奶奶為了保衛老鍾叔被鬼子殺害了。張嘎一心想要報仇,他帶著木頭手槍去找八路軍。在路上張嘎巧遇八路軍的偵察員羅金保,羅金保把張嘎帶著去見八路軍的錢隊長,讓張嘎加入了八路軍。在以後的戰鬥中,張嘎機智、勇敢的跟鬼子做鬥爭,出色的完成了一個個任務,殺死了殺害奶奶的鬼子,還救出了老鍾叔。

讀完這本書,我印象最深的是,張嘎不怕困難的精神。他一次次遇到困難,總是能冷靜的思考。不像我,遇到一點點困難就害怕了,例如:一個字不會寫就大喊:“媽媽,這個字怎么寫呀?”一個題不會做,就大叫:“爸爸,這題怎么做呀!”…… 這跟張嘎相比,我一點都比不上他,這怎么行呢?

跟張嘎相比,我就是一個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小皇帝。可張嘎呢?他跟我差不多大,可他吃不飽穿不好,還要當偵察兵,跟鬼子鬥智鬥勇,他不累嗎?

所以我們要張嘎學習,學習他不怕困難的精神,更要珍惜現在美好的生活,好好學習,為強大我們的祖國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