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凡達》——一部劣質的模仿秀電影

《阿凡達》電影上市一個多月,風頭似乎仍然不減。甚至有些中國導演認為“嘆為觀止”,有的人認為阿凡達“劃”了“時代”。在筆者看來,阿凡達不過是一部劣質的模仿秀電影而已,與黑客帝國、銀翼殺手之類的片子相比,無論是在思想性還是在想像能力上都差得太遠。

如果把阿凡達看作科幻影片,可以發現,如果沒有對之前影片的很高程度的模仿,這個電影的架構根本不能成立。其片中主要的人物阿凡達明顯模仿自《黑客帝國》——即用現實世界實體的人的意識來控制另外一個世界的實體。阿凡達不能比的是,在黑客帝國中,這些人形的病毒對電影情節設計上是必須的,是人與機器溝通的橋樑,同時,在科學上看,是可行的,是虛和實的關係——人是實體,程式是思維、運算方法,是虛。而阿凡達一片一方面在科學上思考看不出可行性,在情節上也看不出存在的必要性。特別是,外星球的人和地球人完全處在一個環境當中,而且外星人完全了解包括女科學家在內的人控制的阿凡達和自己並非同類,難道外星人竟然愚蠢到看到跟自己長得像的臥底就會更加親切?為此,阿凡達不得不藉助一個所謂的生命之樹的天命情節來搭建這一情節的合理性。而這種情節更是黑客帝國所用的橋段——預言有一個救世主,這個救世主就是尼爾。可以說,阿凡達的情節完全模仿自黑客帝國,毫無創意。

很難把把阿凡達看做一個以人性和人類為中心的影片,儘管有人戲稱最終是拆遷者勝利了,而人類失敗了。有人把阿凡達說成反人類反科學的片子,確實很有道理。從大的框架上看,阿凡達的主旨首先是悲觀主義和失敗主義,因此,有了荒蕪貧瘠的地球。可影片又沒有沿著這條道路對人類自身的命運進行反思,反而由於影片情節構造的需要把人類塑造的非常強大——有高科技的武器和手段,能遠征遙遠的星球,有充滿情懷的科學家——由此導致了電影結構性的矛盾,這樣的人類怎么會失敗呢?這些遠征遙遠外星的人都是背負著人類發展使命的英雄,而這些英雄遠征遙遠的星球的行為卻又被描寫為可恥的和不道德的。這是什麼樣的價值觀呢?有人說,阿凡達的覺醒(傑克)正反映了人性,因此,電影歌頌了人本身。但是,如果考慮到充滿期待的遙遠地球上的人類的痛苦,傑克的人性又何在呢?傑克的感情是愛,而地球上的遠征軍所代表的不僅是愛,還有勇敢和奉獻。這種矛盾是不需要成年人的理性思考就能得出的判斷。甚至一些看過電影的兒童都能直覺地感受到,會禁不住為人類的失敗而憤憤不平,儘管電影上把軍人們塑造的面目可憎。

事實上,與其說阿凡達所反映的是人性,不如說反映的是人對其與自然和其他物種關係某種思考,而且這種思考是朝著自我否定方向前進的。顯然,人類還不可能高尚到把別的物種和環境擺在自己的上面,可以說,阿凡達更多地反映的可能是某些極端環保主義者和動物保護主義者的觀點。從這個角度說,阿凡達確實是反人類的一部影片,也從這個角度開創了電影的歷史。無論阿凡達們多么可愛,難道還有我們的妻子兒女可愛嗎?那個大猩猩金剛是不是也很可愛?但是,在電影中,它也只能犧牲。這是人類的遺憾,我們可以說人類不可愛,但我們不能反對人類。我們可以表達人類的痛苦和反思,但是,在任何可能的情況下,人自身都不願意留下人類的悲劇。這才是文藝作品的主題。顯然,阿凡達編劇的價值觀是混亂的,是可以為了動物或者其他物種而犧牲人類的,在人類傳統價值觀看來,傑克不過是一個心軟的叛徒,可影片卻在歌頌這樣的人,怎么能不讓人憤恨呢?

至於其科技幻想上的荒唐更是比比皆是。連小孩子們都知道精確制導炸彈,核彈中子彈,何況遙遠的未來?在那遙遠的星球上,竟然需要用人把捆成捆的炸彈推下去,簡直荒唐到了讓科幻迷們實在難以接受的程度。在阿富汗打仗也比這手段先進啊!至於生命之樹——作為外星球的電腦主機都被摧毀後,星球上的動物是如何忽然如同神授,變成了武器,進攻人類的,沉浸於特效的導演已經不屑於交代了,完全把電影當做了給三歲兒童看的卡通片去演繹了。事實上,導演有點想把潘多拉星球幻想為一個生命體,是生命體做出的反應和反抗,可惜的是,這種想像又是黑客帝國(主體)的套路,無法跳出前人的窠臼,卻又無法比別人更精彩。

唯一有點出彩的地方,可能是懸浮的哈利路亞山了。而這種幻想不是沒有過,只是沒人拍得那么場面宏大而已。

總體而言,阿凡達不過是黑客帝國的低級版本,而且,甚至都沒有任何像黑客帝國那樣能引起別人深思的內容,導演自身對於情節似乎並不重視,只是一門心思投入到特效當中,是一個形式大於內容的電影,在電影藝術史上的成就與黑客帝國這樣的影片根本無法相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