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凡達》觀後感1

《阿凡達》在繼續創造著它的歷史,它真的就這么好嗎?

國外我不知道,在國內的票房,我感覺有一部分是中國人的習慣造就的,這習慣就是好奇和愛扎堆。

“唉,《阿凡達》票房老高了,都說很好嘞!”

“是嗎,真的這么好?看看去!”

去影院一看,排隊買票,而且買不上合適時間、合適位置的,這樣也要看,礦工、逃課也要看,位置再差,只要早看上也要看,看看到底多么好。

我就是有這種心理才去看《阿凡達》的,由於我們是二線城市,沒有巨幕的,只能看普通3d版。前一個小時,我在眩暈中度過,好在後面一個多小時我適應了過來,我左邊那仁兄就沒這么幸運了,吐的驚天地泣鬼神,吐完又馬上戴上3d眼睛繼續看,又吐、又看,再吐、再看... ...恐是怕白瞎了那60塊錢,用星爺的那句話說,吐啊、吐啊就習慣了,我所在的這個影廳有100來人,五六個吐的。由於眩暈,沒這么把電影看爽了,想再看遍2d的,可惜停了,原因大家都知道,中影也更知道,只是不便說。

我的觀影情況大致如此了,再回到那個問題,《阿凡達》,是好,可是它真的就那么好嗎?它的票房雖然超越了《鐵達尼號》,可是我覺得,從故事情節,到人物塑造,到情感表達,到大場景的表達和真實性上,《阿凡達》都不如《鐵達尼號》,除了票房,後者都不輸前者,再者說,如今的1元錢和97年的1元錢如何去比較?也是就說票房價值上後者也未必輸前者。

再說說《阿凡達》的邏輯分析問題,最讓我受不了的是傑克(題外話:傑克是卡梅隆外號?這么喜歡用這個名字?)和妮特麗的愛情,傑克怎么會愛上一個3米高、長著藍皮而切有發光斑紋、光著身子、扎著麻花辮、長著尾巴、而且狂野如男人的那威人?就算他轉移到阿凡達身上,長相一致了,可他還是地球人的大腦啊,他的思維還是地球人模式的,它的審美觀也是地球人模式的,他的性取向也是地球人模式的,他與妮特麗的愛情故事讓我感覺很不爽,有些人與獸的意思... ...

再讓我受不了的一點是,潘多拉星球上是沒有氧氣的,大家也都知道,火藥、石油等東西的燃燒是需要氧氣的,既然沒有氧氣,傑克的火把怎么會點燃?地球人進攻巨樹的時候,噴火槍怎么會在沒有氧氣的星球上起作用?炸彈怎么會在沒有氧氣的情況下引爆?潘多拉星球也太神奇了吧,難道有類氧氣體?電影中並未提及啊。沒有氧氣的話,他們呼吸的是什麼氣體呢?反正不能解釋為不呼吸,因為傑克的阿凡達掉入水中後,游出水面第一個動作就是深吸一口氣,再說那威人都長鼻子的,鼻子不會只是擺設吧,那就是說,他們呼吸另一種氣體,大家都知道,血液是需要氧才能維持生命的,那么那威人的血液是什麼成分呢?這么說來,雖然潘多拉星球上沒有游離態的氧,那么肯定有化合態的氧,因為有水和石頭嘛,水又是可以微弱分解為氫氣和氧氣的,溫度越高,游離態的氧和氫就越多,這就是為什麼人們用水和碳燒土暖的原因了,那么說潘多拉星球上是有氧氣的,只是多少的問題...潘多拉星球上也是有植物的,植物是吸二氧化碳釋放氧氣的,如果沒有氧氣,那么潘多拉星球上的植物不是進行的光合作用,是怎么生存的呢?哎,不去想這個了,頭疼... ...

我這么分析,雖然有些吹毛求疵,可是歷史4年拍的東西,卡梅隆先生怎么會沒考慮周全?再說從構思到上映也不止4年吧,而且連我這個文盲都知道的東西,他都沒考慮到,不嚴謹... ...

說了幾點《阿凡達》的缺點,再說超越,《阿凡達》並不是沒有超越《鐵達尼號》的東西,畢竟10幾年了,社會總在進步,科技總在發展,對景色的表達,《阿凡達》真是運用的爐火純青,太美了!特別是潘多拉星球晚上的植物,就像星光大道一樣,還有追光,人走到哪,哪就發光,還有含羞草與鉛筆屑合一的螺鏇紅葉、蒲公英與海蜇合一的樹精靈、垂柳與led燈合一的聖樹,動物也很神奇,馬和海馬合一的潘多拉烈馬、犀牛和推土機合一的錘頭雷獸、類似遊戲《星際爭霸》中飛龍的蝠魟龍、類似電影《生化危機》中乾屍狗的毒狼...還有因為礦物質磁力作用而漂浮在空中的山...想像力非常豐富,那威人、發光的植物、外形特異的動物、漂浮的山等等,這些東西組合到一起,再用3d表現出來,真是無法形容,只能說太美了。

無論《阿凡達》有沒有超越《鐵達尼號》,它都給中國人帶來了許多好奇與驚奇,有人說它好,有人說它不好,有人說它只是秀,有人甚至崇拜它至極,要把山改名,還要開“阿辦”,開發阿凡達旅遊,真是可笑至極,用淄博人民廣播電台經濟頻道中老譚的話說,難道要把張家界改名潘多拉市、張家界的人民都叫那威人嗎?如果哪天卡梅隆在泰山上拍個電影,難道泰山也要改名?

以上是我對《阿凡達》的觀後感,上學的時候我非常討厭老師讓我們寫觀後感,不曉得現在為什麼要在沒人逼的情況下些觀後感,也許想告訴大家,《阿》只是個電影,不要盲目崇拜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