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讀後感

《西遊記》讀後感

為了尋找、追求、實現一個美好的理想和目標,為了完成一項偉大的事業,必然會遇上或多或少的、或大或小的、各種各樣的困難和挫折,必須去頑強的戰勝這些困難,克服這些挫折。這個道理是我在《西遊記》中總結出來的。

《西遊記》中的人物性格及其特點想必大家都熟之又熟了吧,那么我就不對這個話題加以討論了。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情節是:唐僧師徒四人在宛子山波月洞內,一個千年屍魔,一心想吃唐僧肉,它利用孫悟空外出巡山的機會,先後變成上山送齋的村姑和朝山進香的老婆婆,花言巧語使唐僧和豬八戒上了當,可兩次均被孫悟空識破並打死它的化身。而唐僧卻不辨人妖,反而責怪孫悟空恣意行兇,連傷母女兩命,違反戒律。妖怪第三次化為一個老丈,利用唐僧面慈心軟、善惡不分的弱點,三施攻心計,孫悟空一再揭露其妖怪面目,而唐僧執迷不悟,即使老丈為妖怪化也不準孫悟空去打,還念緊咂咒來懲罰孫悟空。孫悟空為了取經,忍住痛苦,終將老丈打下深澗。妖怪又假冒佛祖名義從天上飄下素絹,責備唐僧姑息孫悟空。唐僧盛怒之下寫貶書,孫悟空懇求師傅收回成命,唐僧不允,孫悟空只得返回花果山。孫悟空走後,妖怪將波月化成天王廟,唐僧、沙僧中計就擒,八戒乘僚逃走,去花果山請孫悟空來救師傅。孫悟空雖然被貶回山,扔不忘取經大業和師父的安危,準備下山。見八戒來求援,立即趕往波月洞。孫悟空打死前去赴宴的妖怪,自己變成老妖的模樣來到洞內,伺機搭救師父。

孫悟空為用事實教育唐僧,設計誘惑妖怪又化成村姑、老婆婆和老丈的模樣,使唐僧目睹要壞本來的面目,悔恨自己不該亂髮善心,不分人妖,逐走孫悟空。這時孫悟空現出本相經過激戰,消滅了妖怪。師徒四人經過此翻磨難,重踏征途。——這就是經典的“三打白骨精”。

唐僧那么笨,去西天取經為什麼要非得帶上唐僧呢?而且還由他領著四個本事大過於他的徒弟?孫悟空幾個筋斗就可以跑到西天把經取回來,就是豬八戒或沙和尚慢一點也可以把經取回來,實在不行讓“水下王子”變的白龍馬跑去把經書背回來也就是了。小時候每看到唐僧被騙時,就回有一種莫名的氣憤感,覺得唐僧總是拖累幾個徒弟。而我現在終於明白了去西天取經為什麼要帶上唐僧了,西經不是什麼人都能取到的,取經的人要仁道、善良。作者不只是為了讓我們看唐僧的笨,而是想讓我們明白其中的道理。

起初,只有唐僧是真正善良的。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和白龍馬都是因為犯了錯被貶到唐僧身邊。最後,每個徒弟經過了這些困難和挫折後,變成了正直、善良的人。

一個由魔到佛的過程就是不斷的奮鬥,歷盡苦難。痴心不改,終究會有苦甘來的一天。我們要勇往直前,體驗取經路程的艱辛,知道因果報應這個道理,做一個正直、善良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