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只是一條魚—讀《羊縝懸魚》有感

江口中學高一(9)班  梁晴

廉潔的人清清白白,光明磊落,從不貪圖私利。

羊縝就是那么一個人,他憎恨惡官僚權貴的貪污腐敗,奢侈鋪張。一天,府丞焦儉給羊縝送來一條當地有名的特產——白河鯉魚。羊縝拒收,推讓再三,焦儉執意要羊縝收下,待焦儉走後,羊縝便把這條大鯉魚掛在屋外的大柱子上,風吹日曬,成為了魚乾。後來府丞又送來了一條更大的魚,誰知道剛到府上說明來意,羊縝便指著柱子上的那條魚乾說:“你去年送來的還在這裡呢!”焦儉愣住了,搖著頭嘆著氣帶著魚走了。

真正清廉的人從不貪圖小利,哪怕只是一條魚,也許一條魚算不上什麼,只夠胃腹一頓,但是如果羊縝收下這條“魚”他肯定也會收下往後再大的“魚”,他肯定也會“不拘小節”地收下,況且萬一羊縝收下了這條“魚”,被其他人看到後也會必定會紛紛效仿,如此下去必定“行賄風”盛行,這么的話又何來“公正嚴明”呢?是否是一個清廉的人,那得看看他怎樣對待那條“魚”。

魚可以掛著也可以吃掉,怎樣處理在“盛情”下收下的魚猶為關健。羊縝收了魚,卻掛了起來,這令大家都不敢送“魚”了,一方面說明了他為人清廉,另一方面很明確地告訴了所有想送“魚”的人他的意思。現實方面也是如此,一些朋友為了“增進感情”而送的的禮其實上是為了拜託“幫”一下忙,假若你收下了禮,推辭他也不好意思,把禮退回去吧又顯得過於見外,那怎么著?向羊縝學一下“懸魚”吧,為了不讓那些“小人”可以有機可乘,先表明態度就最好不過了。

故事的最後是焦儉把那魚乾和活魚一併帶了回去,明確地把態度表明是對待這種事情的最佳做法,羊縝生活樸素,平時穿著破舊衣服,蓋著補丁的被子,乘坐破舊的馬車,吃的是粗茶淡飯,焦儉送的並不是金銀珠寶也不是衣錦棉帛,只是一條魚而已,但是一旦收下了“魚”之後也會有源源不斷的魚,若以曖昧的態度回絕,給了別人“萬事有商量”的感覺,哪怕你把魚都掛起來了,那些送魚的人還是會源源不絕的。

想做一個清廉的人並不難,但也不容易,首先要抵抗那些誘惑,做人光明磊落,不圖小利益,哪怕只是一條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