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土城》讀後感:這不只是一個故事

今天,我將《泥土城》又重讀了一遍。是讀,不是看。第一遍,是讀給自己聽的,這一遍,我是為孩子讀的。女兒習慣了一邊做作業,一邊聽我讀書。

為什麼要為孩子讀這本書?

我只是想告訴她,這不只是一個故事。

1996年9月,塔利班士兵占領了阿富汗首都喀布爾。從此,戰爭一發不可收拾,硝煙不斷,生靈塗炭。

新聞聯播中經常出現的那些戰火硝煙、殘垣斷壁,那些無助哭喊的孩子,在讀書的過程中一遍又一遍地在我腦海中回放著。

《泥土城》以兒童的視角和語言,真實地再現了戰爭帶給人民的災難,失去父母的孩子們餓著肚子撿垃圾,為了垃圾堆中盒子裡的幾塊餅乾渣大打出手;病人們缺醫少藥,每天都有沒熬過去的人被抬出簡陋的帳篷;幾斤麵粉,引發了一場暴動……

十三歲的女兒問我:媽媽,這是真的嗎?

親愛的孩子,《泥土城》寫的不只是故事。書中肖齊亞經歷的飢餓、病痛、絕望,是現實中很多戰亂國家兒童真實的生活寫照。相對於那些孩子來說,書中肖齊亞還是一個比較幸運的孩子,至少,她還有夢想中的法國薰衣草田,還有泥土城這個最後的家園。但是,就在上個星期,那個跟隨父母一起出海,想逃離戰爭的小男孩,永遠地閉上了小眼睛,睡在了土耳其海灘上。

畫家們用各種各樣的方式畫他沉睡的小模樣,表達對戰爭的憤怒和討伐。

戰爭還是在繼續,每天都有很多孩子因為戰爭而死去。

在和平年代出生的我們,沒有經歷過戰爭的殘酷洗禮,對生活,少有珍惜,經常為一點點生活中的挫折,就怨天尤人,感覺全世界都在與自己為敵。沒有由來的孤獨感,時常讓我們對生活失去希望。

生活,被很多人簡單地解釋成生下來,活下去。那么,希望呢?快樂呢?幸福呢?這些詞不只是在組詞訓練時,冠在生活二字之前的形容詞,它們還是我們在生活中需要積極體驗的存在。

感謝《泥土城》,讓我們有機會去到一個雙腳去不了的地方,聆聽到一個沒有聽過的故事,也讓我們在閱讀的過程中,重新審視自己的生活,學會在逆境中燃起對生活的希望,慢慢積蓄與命運抗爭的力量。

“一塊塊的田野里,開放著滿滿的紫色的花朵,陽光從明亮的藍色天際頃瀉下來。在這樣的地方,什麼壞事都不會發生。”願每個人,心中都有這樣的一塊薰衣草田。只要心中的希望不滅,未來的美好,總是會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