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給家長孩子的信》有感

在人生的生活中,我們不應該做個享受的人,而應該做個對社會貢獻和勇於奉獻的人。

本文是一封書信,寫的是巴金爺爺給家鄉孩子們的回信,信中表達了巴金爺爺對家鄉孩子真誠的關懷,親切的勉勵。“我思索,我追求,我終於明白生命的意義在於奉獻而不在於享受。”這是巴金爺爺一生信守的信條,意思是:人生的價值不再於享受而在於奉獻,在於不斷的釋放自己的能量,貢獻自己的精力。巴金爺爺也正是這樣,創作了大量的文學作品,向社會提供了無限的精神食糧,實現了自己的人生價值。

說到這,我想起一則故事:有個盲人在夜晚走路時,手裡總提著一個明亮的燈籠,別人看了很好奇,就問他:“你自己看不見,為什麼還要提燈籠走路?”那盲人滿心歡喜地說:“這個道理很簡單,我提燈籠並不是為自己照路,而是別人容易看到路,不會誤撞到我,這樣就可以幫助別人,也等於保護自己。”從中我明白了盲人的那種崇高精神。“只要人人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明天!”就如汪國真所說的“人,不一定使人偉大,但一定可以使自己崇高。”因此我們一定要讓自己的生命開花結果。

人或者不是為了白吃乾飯,我們生活著就是要給我們生活其中的社會添上一點別的光彩,我們應該用我們更多的愛,更多的同情,更多的精力,更多的時間來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只有為別人花費它們,我們的生命才會開花結果。如果一心為自己、一生為自己的人什麼也得不到。我們也是頑強的,我無論遇到多大的挫折,都要堅強樂觀,生命的奇蹟在頑強拼搏中創造,生命中總有各種意想不到的困難和挫折,珍愛生命就要永不放棄的希望。每個生命都是有價值的,要肯定生命,尊重生命,悅納生命。巴金爺爺自認為“平平凡凡地走過了這一生。”其實並不平凡,他筆耕不綴,為人們留下了一篇篇優秀的作品,表達了對自己的祖國,對人民的無限的愛。我終於明白人生的價值不再於享受而在於奉獻,在於不斷地釋放自己的能量,貢獻自己的精力,巴金爺爺也正是這樣,創作了大量的文學作品,向社會提供了無限的精神食糧,實現了自己的人生價值。在巴金爺爺的名言佳句中寫到“生命的意義在於索取”我們就更應該在自己有限的生命里,發揮出無限的愛,讓身邊的人深深地一會到這用心良苦的愛。因此我也明白生命的意義不在於長短,而在於我們對這回的關心。應努力延伸生命的價值。

從中我明白了生活不只是為了享受,更是為了社會的貢獻。所以,人生的價值是:生命的意義在於奉獻而不在於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