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溪流的歌》讀後感(2篇)

《小溪流的歌》讀後感

讀了嚴文井爺爺的童話——《小溪流的歌》後,我真是受益匪淺。

故事中的小溪流有著堅持不懈的高貴品質,不論他遇到千難萬險,都一路往前再流淌。在奔流的路上,小溪流遇到了枯樹樁和枯草,這是兩個懶東西,它們不明白小溪流為什麼一直奔流不息。是的,我想懶人是永遠無法理解勤奮的真諦的,他們只會把時間白白浪費,最後一事無成,淪為敗者。就這樣,小溪流一直向上,永不停歇,永不疲倦,也不顧烏鴉的勸阻, 小河,變成大江,正是因為它的這種堅持不懈的精神,最後才成功匯成海洋,

回想往事,我也有過這樣勤奮付出收穫成功的經歷。記得那一年我八歲,爺爺開始教我寫毛筆字,我先從描紅開始練習,起先由於我我比姿勢不正確,不是描不到外面,就是筆觸不對,練了好長時間還是不得要領。每當我看到舊字歪歪扭扭的,我的心情就很不好,爺爺看到我沮喪的樣子,爺爺有點難過。那天晚上,爺爺告訴我,只要堅持不懈就能成功。爺爺就重新開始一步一步教我寫毛筆字。我的毛筆字終於練好了,爺爺豎起大拇指誇我真棒。

我們要向小溪流一樣,堅持不懈地努力,就能成功。

教師點評:該習作語言叫為優美流暢,結構合理,小作者在讀的基礎上能夠聯繫自身的生活實際,事例真實生動,字裡行間閃爍著哲理,是一篇較為優秀的習作。

《小溪流的歌》讀後感

小溪流有一支歌,一支永遠唱不完的歌。  

一路上,小溪流遇到了一塊大石頭的阻止,枯樹樁和枯黃的草的勸說,還有烏鴉的恐嚇,但小溪流一一克服了這些困難,最終流入了大海。這是一首不屈不撓的歌,一首勇往直前的歌。

想想生活中的我們,每次遇到一點困難就退縮。比如老師今天布置了作業,有人想:這么多!唉,做一點,剩下的明天再做。可沒想到第二天也會有作業,然後又指望著第三天,第四天……這樣拖拉下去,作業越累越多。如果我們每天都能把當天的學習任務完成,那么,到最後就不會留下許多遺憾,而是許多快樂。

今年溫哥華冬奧會上的中國女子短道速滑隊長王濛,她一口氣包攬了500米、1000米和3000米接力的金牌,成為中國歷史上在同屆冬奧會上獲得三金的第一人。我們可以想像,在這金牌的背後是怎樣的刻苦訓練?多少次的摔倒,爬起,再摔倒,再爬起……假如王濛在第一次摔倒後就畏懼了,退縮了,那么還會有今天創造歷史的壯舉嗎?

《小溪流的歌》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不怕困難、敢於拼搏就是勝利!

(教師點評:讀完此文後,感到四年級的學生能把讀後感寫得如此有條理有力度,真不簡單。小作者不僅整體上把握了《小溪流的歌》這篇文章的主脈,而且悟出了文中蘊含的深刻道理。並通過聯繫生活實際,寫出了自己的真實感受。觀點正確,特別是以溫哥華冬奧會上的王濛為例,充分支持了自己的見解,更是一大亮點。從文中可以看出小作者清晰的思路,流暢的語言和紮實的作文功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