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情的動物一讀《最後一頭戰象》有感

賈君安

我原以為,象性格溫順,是人們的夥伴,只是普通的動物。

不過,在讀了這本書後卻讓我感受到,動物身上也有著人類的感情。文中的主人公——嘎羧的行為深深的感動了我,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

《最後一頭戰象》講述的是:一九六九年的春天,沈石溪到西雙版納的一個寨子插隊時,見到了曾經與日寇作戰的最後一頭戰象——已經五十多歲的大象嘎羧。沈石溪與它成了好朋友。兩年後的一個早晨,嘎羧突然非常精神起來,它向養象人波農丁要回一直廢棄的象鞍,讓沈石溪和波農丁幫它裝上。在和寨子告別後,嘎羧獨自上路去迎接死亡。沈石溪和波農丁悄悄地跟在後面,嘎羧沒有到祖先留下的象冢,而是去了幾十年前作戰的地方——那裡埋了八十多頭當年在抗戰中死去的戰象。嘎羧挖了一夜的坑。黎明時,它靜靜地躺在坑中,和它的戰友們永它和曾遠地聚在一起。

合上這本書,就在這一刻,我被深深打動著。書中最後一句話:“他沒有到祖先留下的象冢,他和曾經並肩戰鬥的同伴們躺在了一起。”象竟然有如此靈感,它都知道忠誠和責任是生命中最美好的東西。我們能體會到它那種跟同伴永恆的友誼,這種不因時間變化而改變的感情,是多么的難能可貴,值得珍惜。這一點是我們要去學習的。

象,它們的友情有如此力量;象,讓我萬萬沒想到的,是它們的情比人的情更真切,更動人,更長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