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兒山》讀後感

在這個寒假,我看了許多書。其中我最喜歡的一本書叫《兔兒山》。為我們講述的是一個關於友愛、關於奉獻、關於期望的故事。

兔兒山上的小動物們聽說新人家就要搬來了,他們很興奮,也很擔擾。因為兔兒山的小動物一度因為人類的懶惰和吝嗇,他們有的被人類的獵狗咬死了,有的被車撞死了……許多小動物都被迫離開了家鄉,但他們依舊樂觀。他們毎天每夜都不會放過一次對那家人的觀察,新人家慢慢贏得了小動物們的好感。可是人和動物之間的隔閡並沒有完全消除。

當田鼠威利和小兔子喬奇失蹤的時候,動物們也曾經進攻過新人家的農田。後來,威利和喬奇又回去了,新人家不僅不生氣,還送東西給它們吃,就連新人家的貓也對它們很和諧。後來,小動物們才知道,新人家就是動物們的聖人弗蘭西斯,從此就不再對新人家有恐懼感了。

不僅如此,紅鹿和動物們主動地守護著弗蘭西斯的農田。就連一條毛毛蟲也不能讓它進入農田,破壞植物。其他人都很奇怪:“為什麼那家人的農田即沒有放毒藥,也沒有養狗,連一條毛毛蟲也沒有。我們養了狗,又放了毒藥,卻連一棵草也保不住啊?”

看完這本書,我深深地受到感觸,我們應該保護和關愛動物,地球不只是屬於人類的,而是屬於地球上所有生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