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理想與信念》讀後感

肖川在《教育的理想與信念》一書中,全力宣傳他的教育理想和信念,對教育世界中那些習以為常的現象,給予學理上的闡釋,並發掘出其中的文化內涵。

書中有這樣的一段話:“如果一個孩子:“如果一個在學校中度過9年或XX年的孩子,整天處於被動的應付、機械的訓練,死記硬背,簡單重複之中,對於所學的內容就難免生吞活剝,一知半解,似懂非懂,很難想像,在他(她)的一生中,能夠具有創新的精神和創新的能力,能夠成為一個獨特的自我。”對比周圍的學校教育,包括我自己的讀書生涯及之後做了教師的教學工作,學生大多處於被動的,應付的狀態,個別甚至真的是“折騰”中學習的,只有極少數是我要學,我會學,我樂學的。創造適合學生的教育,這應該成為每個教師追求的一個目標。因為每一個人都是獨特的,把一個智商優秀,學習品質良好,家庭背景好的學生培養成一個全面的,和諧發展的人,這也許並不困難;而要把一個智商一般,家庭背景一般,學習品質差的學生培養成一個樂觀的,文明的,好學上進,學業優秀的合格畢業生,就很不容易。也正因為不容易,才更顯示出我們呢的工作的難能可貴。

教育是一個人文的世界,書中提到,“良好的教育更多的是尊重和信任,而不是防範與責罰。”我認為兩者直接有一個很大的差別,前者的教育目標更長遠,看中的是學生今後成長的道路;後者也許只看到眼前利益,只為了學生的成績好一點,這樣只求眼前分數的教學是永遠也不會是最有效的教學,學的的教育學者都指出教育的真諦在於愛,教育的目標在於人的發展。

真是一本值得一讀再讀的好書,太佩服肖川博士,竟然能用這么難精煉又雅致的文字讓我領略了教育的內涵,讓人品味,遐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