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 三槍驚醒原創夢

我曾慕名去驪山腳下探訪聞名遐爾的兵馬俑。當我的思緒穿越XX多年的歷史塵埃,去到秦國與那些威武驍勇的秦人將士會面時,越看越覺得他們像一個人,稜角分明的臉、高顴骨、濃眉大眼。此人就是我國一位非常著名的導演,巧的他也是西安人,遺傳基因一點兒未變。

我很欣賞這位來自十三朝古都的導演,他拍攝的電影我都看過。當然,看的不是電影,是導演,因為導演的靈魂都附體在演員身上了,無論是鞏俐、章子怡、董潔、李曼,還是魏敏芝,反正一個都不能少。

不過他最近導演的《三槍》我沒有看,聽說那是一部電影版的二人轉,附體在演員身上的靈魂已不是他的了,都變成趙大哥的了。當然我也很欣賞趙大哥,不過看春晚足矣,還不用買門票。

兒子說,他做原創動畫的夢想,是被太平洋打過來的三槍給打醒的。

第一槍是《功夫熊貓》,於XX年夏天在我國上映。當時兒子剛開始創業,一門心思地要做中國原創動畫。當他看完《功夫熊貓》後說,他的感受只有兩個字——“恐懼”。

啊?是恐怖片?我問。我沒有去看,一是對卡通片不感興趣,二是捨不得花60元人民幣買門票。

兒子解釋說,是這部美國卡通片運用了太多的中國元素,讓他感到了恐懼。美國人不但拿中國的國寶說故事,還出現了捲軸、牌坊、斗笠、漢服、包子、武術等大量中國道具和場景,甚至連人物對白都帶有中國人智慧。如果這部卡通片是中國人拍的,他無所謂;但是美國人拍的,就有所謂了。因為美國只有兩百多年歷史,該講的故事都講完了,所以才拿中國的花木蘭和國寶說事,今後說不定還會將中國五千年文明史及四大名著都拍一遍,反正這些不涉及著作權問題。

第一槍使兒子對做原創動畫產生了緊迫感。大魚吃小魚,快魚吃慢魚,如果美國人把中國元素都搶了去,中國人又要吃剩飯了。

第二槍是《XX》,於XX年末在我國上映。據說這部片子從國人口袋裡掏走了4億多人民幣。兒子去觀看時場場爆滿,他等了四個多小時才入場,連晚飯都犧牲掉了。

他看完後對我說,他的感受還是兩個字——“信心”。

什麼信心?是主鏇律片嗎?我問。這部片子我還是沒去看,門票已漲到80元,夠我幾天的一伙食費,更加捨不得了。不過通過報紙網路等媒體強烈感覺到,人們對這部片子好評如潮,說快趕上中國的主鏇律電影了,連傲慢的美國人也開始讚揚中國人了,認為只有中國才能造出拯救人類的諾亞方舟。

兒子解釋說:是他對自己有了信心。

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自從創業做原創動畫後,兒子對動畫特技已不再陌生,就像玩魔術的人,認為劉謙的魔術不過是雕蟲小技而已。

第二槍使兒子對做原創動畫有了自信心。他說美國人能做到的事,中國人也能做到,而且燒錢要比他們少得多。

第三槍是《阿凡達》,XX年初在我國上映,放映了一個多月仍沒有下線,據說這部片子又從國人口袋裡掏走了9億多人民幣。該片全球總票房也破了上世紀票房冠軍《鐵達尼號》的記錄,也就是卡梅隆自己打敗了自己。

陸川導演看完該片後感慨萬分,在部落格中留言說:這是一場大師級的視覺盛宴,是絕不可錯過的一次夢境旅行。……這是我們中國電影人要集體目睹的、集體服氣的一次完敗。

我還是沒有看,票價如同中國房價又翻了一番。聽說這部片子的觀眾大多是80後,自然少不了兒子。兒子看的是英文版,他說看英文版不需關注字幕,視聽同步,這樣才能收到更好的3d效果。

看完後他說,他的感受還是兩個字——“希望”。

也許是代溝的原因,兒子與陸川導演的觀後感大相逕庭。他認為這部片子不像媒體宣傳得那么玄乎,不過是科幻版《與狼共舞》加上遊戲版《魔獸世界》。故事老套,讓人耳目一新的是占全片70%的動畫場景和特技鏡頭。

卡梅隆早在上個世紀就構思好了劇本,他耐著性子,一直等到本世紀技術成熟後才動手製作,所以說他導的不是電影,是革命,他在革電影工業的命,試圖用3d電影取代2d電影,就像有聲電影取代無聲電影,彩色電影取代黑白電影一樣。

第三槍使兒子看到了中國原創動畫的希望。他滿懷憧憬地說,現在電腦特技已日臻成熟,不至於像卡梅隆那樣頭髮白了才圓少年夢。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中國也能製作出驚世大片,禮尚往來,也回敬大洋彼岸三槍,這比造航母、造大飛機、造嫦娥二號要容易得多。當然,前提一是要有好創意,二是要有足夠的錢燒。

目前兒子正在策劃一部好玩又好看的中國原創動畫,關鍵字是:穿越、歷險。不僅是動畫,還承載有中國文化。

美國歷史很短,所以卡梅隆讓阿凡達穿越到潘多拉星球,去強拆他人家園。中國歷史很長,所以兒子讓小老外穿越到文明古國,來探詢五千年華夏奧秘。

兒子說,他與卡梅隆的差距不是創意,是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