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三國,品出不一樣的味道

張謀

在奔流不息的歷史長河中,有一位叫羅貫中的作家,用他神奇的筆,撰成了小說中的經典,文庫中的財富——《三國演義》。今年暑假,我特意閱讀完了這本名著,頗有感觸。

呂布為利屢叛變

在三國演義中,最強的武將非呂布莫屬,可偏偏就是這樣一個武將,卻有貪財的習慣。為了錢財,他不惜殺死自己的義父丁原,去投靠臭名昭著的惡賊董卓。而之後,毫無準備地就進了別人設的美人計的圈套,便又離開了董卓。記得在之後他還投靠過劉備,但投靠後又把劉備等人趕出了領地。對於這樣的一個人,在感到惋惜之餘,更多的是氣憤。本身自己就有很高的武藝,為什麼不一心一意的專注於一方,好好的打拚出個天下?最後卻落得個被曹操處死的下場,並且還背負了不少罵名。這樣的現象在現在這個時代也不少,有些公司的員工為了其他公司提供的錢財而賣出了公司的機密,給公司造成了巨大的損失。雖然自己的取得了利益,但卻會受到世人的唾罵和法律的嚴懲。最後還是會給自己造成巨大的損失。像呂布那樣為了謀取利益最後把性命都搭上的,在現代也不是少數。

關羽溫酒斬華雄

關羽在江湖上第一次拋頭露面,被人們認定為是那次溫酒斬華雄。想起來,就不禁敬佩起關羽的高強能力。但是轉念一想,關羽他的確是有能力,但是如果他沒有對自己的信心會怎么辦?我想,如果是這樣,那么縱使關羽他有再大的能力,也可能會兵敗逃亡,因為如果不自信,就會在戰場上畏首畏尾,每一步都會過分謹慎,以至錯失良機,最後可能會反被敵人斬首。但關羽沒有這樣,他知道自己有能力,所以他也對自己充滿了信心,但現實生活中所有人都能像關羽這樣么?現實中有多少人是因為懼怕失敗、對自己不自信而讓自己的才華無法展現,從而消失在茫茫人海中?又有多少人因為害怕而在距離成功半步之遙的地方永遠跌倒?貝爾發明電話之前,曾有一個叫安東尼奧·梅烏奇的科學家設計出了電話雛形,但僅僅是因為一個螺絲少往前扭了5絲米而讓電話無法雙向傳遞信息,迫使他放棄。最後,這項發明被貝爾申請了永久專利。如果他對自己多了份自信,被世人銘記的可能就會是自己。

孔明揮淚斬馬謖

說道《三國演義》的後期部分,真是越看越心酸。前麵塑造的一個個英雄接連去世,讓人越發感覺人才急缺。在這時,蜀國陣營力有一個難得的才華橫溢的人,名為馬謖,他向丞相諸葛孔明承諾,一定要取得街亭之戰的勝利。但是由於自己的失算,讓蜀國失去了街亭,還損失了不少兵馬。孔明本來很欣賞馬謖,但無奈他沒有完成軍令狀,只得斬首。讀到這裡,真是覺得又佩服又惋惜。佩服諸葛亮在誠信與人才中選擇了誠信,籠絡了更多人才的心;惋惜在於蜀國又喪失了一位難得的人才。但轉念一想,如果孔明沒有斬馬謖,那么蜀人就會覺得孔明言而無信,對他喪失信心,在今後不再全心全意;而孔明斬了馬謖,雖然喪失了一位人才,卻換來了蜀國中更多人才的讚許,他們定會更賣力地為蜀國效勞,利便會抹去弊。再者說,斬了馬謖讓軍中紀律體現的更嚴格,讓蜀軍絕不敢有一絲邪念,大大提高了戰鬥力。孔明的這種做法,很值得人讚賞,也許現在對於我沒什麼用,但到了將來,這樣的觀念就會給我帶來不小的甜頭。

一部《三國演義》,讓我越讀越有滋味,越讀越能從中品味出深刻的道理。也許羅貫中當時沒有想到會給後人帶來勵志的效果,但是《三國演義》中卻無處不體現出勵志的味道。我敬佩的不只是《三國演義》中的各位英雄好漢,更敬佩羅貫中的文學才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