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做正常的傻瓜》讀後感(暑假作文)

《別做正常的傻瓜》

上周五晚上居然失眠。

躺在床上睡不著,琢磨為啥會失眠。折騰許久也沒想明白,索性爬起來看書。用kindle看《別做正常的傻瓜》。

書很薄,我懷疑可能不是完整版,但即便如此看起來也很精彩。深入淺出,案例簡單易懂,道理說得也明白。一口氣讀完了。

理性決策是我今年的一個閱讀主題(以入門為主),之前也讀到不少挺不錯的,如《思考快與慢》、《清醒思考的藝術》等。這本《傻瓜》勝在介紹的內容不算多,提煉的都是決策中最容易犯的一些錯誤,而且案例非常貼近生活。讀完以後對照行動的話,會更容易上手。

簡歷來看,作者奚愷元也是牛人。1993年獲耶魯大學博士學位,現為芝加哥大學商學院終身教授。他是當代最有成就的行為決策學研究者之一,其研究涉及心理學、行為經濟學,管理學、市場學以及幸福學等諸多領域。XX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卡尼曼教授在他的獲獎致辭中還特別提到了奚教授的研究貢獻。

先扔幾個書中的決策案例吧,看看你是正常人還是理性人。

題一:如果你是一名計程車司機,有一個乘客坐計程車去一個較遠的地方,有兩條路線,一條是走高架,另一條是從普通的馬路走。你知道當時走地面堵車非常嚴重,大概要1個小時;從高架走雖然有點繞、路程遠,但是半個小時就能到。從路程上來看,走地面是直線,只需要60多元;從高架走繞的路比較多,打表的話估計要將近80元。乘客說身上只帶了60元,可以全部給你,問你願意帶他走哪條路?

題二:你去賭場,花5元錢投注,贏了100,你繼續,手氣非常好,最後一晚上贏了750萬。你想你手氣這么好,必須繼續。可是後面的手氣非常差,賭到凌晨,你一分錢都沒有了。沮喪地回家。太太問你昨晚輸了多少?(排除你對太太的懼怕,理性地說)你輸了多少?5元還是750萬?

題三:你是一家醫藥公司的總裁,正在進行一個新的止痛藥的開發項目。據你所知,另外一家醫藥公司已經開發出了類似的一種新的止痛藥。通過那家公司止痛藥在市場上的銷售情況可以預計,如果繼續進行這個項目,公司有將近90%的可能性損失500萬,有將近10%的可能性盈利2500萬。到目前為止,項目剛剛啟動,還沒花費什麼錢。從現階段到產品真正研製成功能夠投放市場還需耗資50萬。你會把這個項目堅持下去還是現在放棄?

題四:你是一家醫藥公司的總裁,正在進行一個新的止痛藥的開發項目。據你所知,另外一家醫藥公司已經開發出了類似的一種新止痛藥。通過那家公司止痛藥在市場上的銷售情況你可以對自己公司項目有一個比較準確的預計。不考慮已有的投入,如果繼續進行這個項目,公司有將近90%的可能性會再損失500萬,有將近10%的可能性會盈利2500萬。到現在為止,這個項目已啟動了很久,你已經投入了500萬元,只要再投50萬,產品就可以研製成功正式上市了。你會把這個項目堅持下去還是現在放棄?

題五:你有兩支股票,一支掙錢,一支虧錢。這時候你急需用錢,你會拋售哪一支股票?

題六:如果說你現在的生活一切正常,那么你覺得自己現在有多幸福?請在下面圈出適當的數字: 非常不幸福1――――2――――3――――4――――5非常幸福 再來想想這樣的情況:假設說你家左邊隔壁的鄰居在一年前買福利彩票中了一等獎,贏了100萬人民幣。請你想像一下,你的鄰居覺得他現在有多幸福?請在下面圈出適當的數字: 非常不幸福1――――2――――3――――4――――5非常幸福 讓我們再構想另外的情況:假如住在你家右邊隔壁的鄰居在一年前不幸遭遇了車禍,造成下肢癱瘓,現在並沒有太多的好轉。請你想像一下,你的這個鄰居覺得他現在有多幸福?請在下面圈出合適的數字: 非常不幸福1――――2――――3――――4――――5非常幸福 你的答案是怎么樣的?

題七:你和太太住在一個120平米的房子裡,你忙於工作,也受限於經濟條件而沒有多少機會出國旅遊。為了獎勵你今年出色的業績,公司決定對你進行獎勵。公司給你兩個選擇,要么可以把你們現在住的120平米的房子換得更大一些,換成150平米;要么可以讓你帶著太太在今後的XX年裡每年都到國外旅遊一次。你怎么選?

作者認為,我們總是覺得自己是理性的決策者,可是實際上大多數的正常人都是欠理性的。我仔細觀察過身邊的人,哪怕是受過高等教育,甚至學過有關經濟學、決策學的知識的人,在把所學轉為所行方面,做得也未見得比菜市場的老婆婆好。

做決策時,首先跳出來的選項往往是非理性的,理性的抉擇很有可能會和自己的感覺、感情發生矛盾和衝突,那種內心的糾結、碰撞,真的很讓人不舒服和難以忍受。因為我們要對抗的是一種心理的甚至生理的衝動。我覺得,能夠把理性的決策成為一種行動上的“自然而然”才算是真正的理性人了——只是能做到的人寥寥。

作者認為,人們普遍有一個心理賬戶,影響著人們以不同的態度對待不同的支出和收益,從而做出不同的決策和行為。一個理性的人應該讓錢在不同的心理賬戶間流動,假如說你某個賬戶超支了,你應該從其他賬戶中挪一點錢過來,保證各個賬戶間大致的比例不變。作者重點介紹了幾種偏見。

賭場贏利效應(house money effect),指人們對待賭博賺來的錢和工作賺來的錢在消費傾向、風險偏好等方面都存在著差異:對賭博或外快得來的錢往往敢於冒風險,消費起來大手大腳;對工作賺得的錢往往患得患失,不捨得花。正常的傻瓜通常傾向於把贏來的錢消費掉,而把賺來的錢存起來。

想到我的老婆婆平時消費還是比較理性的,買東西時也會貨比三家、討價還價。但是到了蘇果超市就像換了一個人。不僅不看價格,而且經常買一些不太實用的東西。有時候我告訴她,同樣的東西,在別的地方買能便宜三分之一,她會說:這不是用卡買,不要錢嘛!——因為購物卡是單位“發的”,而且是“卡”,不是“錢”,所以花起來就格外不理智。當然,除了賭場效應,這種不理智其實也是滿足內心一種“很爽”的感覺:望著超市琳琅滿目的商品,可以隨便拿自己喜歡的,這種對自由和貪婪的滿足的確很難抵擋吧?所以,即便我告訴老人家,卡我們可以換成錢,她還依然我行我素。從孝順老人的角度出發,我們就隨她去了。

作者給出的破賭場效應的方法是換位法,換一個角度來思考同樣的問題,你在兩種等價的情況下所做出的決策就是一致的、不矛盾的,你的行為就是理性的。比如,如果超市卡不是單位發的,而是作為正常的工資發放,還會在超市裡面大手大腳嗎?我想應該不會了。這個方法其實可以破很多偏見,值得嘗試。

合算交易偏見和不合算交易偏見。正常的傻瓜通常在交易中會受到無關參考值的影響,過多考慮參考價格和商品實際價格之間的差額,使得我們做出欠理性的決策。比例偏見。正常的傻瓜在消費時,通常更加關注優惠的比例而不是優惠的絕對值。如果你想少幾分正常,多幾分理性,你應當僅僅考慮你所能得到的優惠的數額以及你為獲得優惠所花費的成本。

作者給出的破上述兩個偏見的原則是,做決策時不應該受到成本和收益之外的東西的影響,許多的參考價都是與決策無關的,不要被它們遮蓋了雙眼。唯一需要關注的是物品帶來的真實效用和你為此所付出的成本。不要因為貪便宜而買自己不需要的東西,同樣,也不要因為比較貴而不買自己正需要的東西。不忍心放過那些看似合算的交易往往會在事後讓你後悔。同時,切不可僅僅關注相對收益而忽視了實際上更重要的絕對收益。將絕對收益與絕對成本進行比較權衡才是做決策的依據。當然,這裡需要人們對成本、物品帶來的真實效用、相對收益、絕對收益等有準確的理性的認識為前提。我認識很多人,連物品帶來的真正效用是什麼都沒弄清楚,還談什麼破除偏見呢?

沉沒成本誤區。人們在決定是否去做一件事情的時候,不僅是看這件事情對自己有沒有好處,而且也看過去是不是已經在這件事情上面有過投入。我們把這些已經發生不可以收回的支出,如時間、金錢、精力等稱為沉沒成本(sunk cost)。一個完全理性的決策者在做成本收益分析的時候是不應該把沉沒成本算在內的,因為過去的不能挽回,既然不能挽回,就不能對現在產生影響,就應該讓它過去,在決策時應將其忽略。

擺脫沉沒成本誤區就是要正視並接受自己曾經犯下的錯誤,向前看,做出正確的決策。同時也要向後看,找到自己犯錯的原因,不能重複犯錯,否則看起來理性了,其實跟傻子沒有本質區別。比如買衣服,花大價錢買了一件醜的,又不想穿,又不捨得扔。理性了,扔掉了。可是下次還是沒有提高自己的審美,或者還是衝動消費,繼續買醜衣服。那理性的結果可能更壞——沒有那一件件失敗的作品在衣櫥里時刻提醒你,你可能會犯更多次同樣的錯誤。

說實話,沉沒成本的理解有點難度。於是我去維基百科搜“沉沒成本”,得到以下的文字:很多人對“浪費”資源很擔憂害怕,被稱為“損失憎惡”。比如說很多人會強迫自己看一場根本不想看的電影,因為他們怕浪費了買票的錢。這有時被叫做“沉沒成本謬誤”(然而對於完美主義者這也可能是一種滿足性效益)。經濟學家們會稱這些人的行為“不理智”,因為類似行為低效,基於毫不相關的信息作出決定錯誤地分配了資源。這些思考可能反映了對衡量效用尺度的不統一,因為這種衡量對消費者來說是主觀且獨特的。如果你真的預訂了一張電影票還發現電影確實不對你胃口,你可能會等到散場再走,你覺得你保存了臉面,這也是一種滿足性效益。某些人則可能從給電影找茬中得到些娛樂,並對自己的鑑賞結果感到自豪,或者覺得有足夠資格在其他人面前批評電影。所以說,決策好不好,其實是蠻主觀的東西。但客觀的標準是你自己能從中獲益而不是難為自己。比如上面看電影的例子,如果只是強忍著看完,很痛苦,或者乾脆是睡大覺,那還真不如不看;要是從給電影找茬中得到些娛樂,並對自己的鑑賞結果感到自豪,或者覺得有足夠資格在其他人面前批評電影,那這場電影看得還是值得的。

證實偏見是我們過於自信的根源之一。因此,我們在做判斷的時候,應該儘量避免證實偏見。避免證實偏見最好的辦法就是多做證偽檢驗。

現在我幾乎在聽到任何一個訊息的時候,都會習慣性地問:反面意見是什麼?把正反面意見綜合起來看,然後再做決策,可能更靠譜一些。

適應性偏見說的是人們常常低估了自己的適應能力,從而高估某些事情在一段時間之後對自己的影響。人們對物質性的東西的適應性特彆強,而人們往往忽視這一點。人們常常以為,改善了物質條件會帶來永久的快樂,其實卻不然,人們很容易對物質性的東西產生適應性。有三類東西是人們不能適應的:極端的東西、人際比較、變化。

為什麼有的東西給我們帶來的快樂會逐漸減少,而有的會越來越多?比如搬到一個大房子,也許沒多久就習慣了,而期待更大更好的(金魚的故事算是描寫人對物質貪婪的經典了)。而如果是寫書法,可能寫了40年也不會膩歪,反而有可能因為越寫越好而越來越能從中獲得快樂和滿足。這個問題我跟朋友也討論過,我們傾向於認為,物質的刺激比較直接、簡單,時間長了,人從生理上就容易適應。而精神方面的刺激比較複雜,需要人們付出更多(思考、情感的調動、運動等),每一次刺激都是一次新的體驗,所以就不容易適應和厭倦。這么看來,比如房子,時間長了厭倦了,重新粉刷一下,或者把家具的位置調整一下,也會帶來新鮮感和快樂的體驗。

上面的道理除了沉沒成本誤區需要有點經濟學知識,其他的其實並不難理解,關鍵是要能行動起來。行動的最大困難,可能是有的時候,你的理性決策會讓身邊的人看起來覺得你像個傻瓜。其實這也沒關係,因為決策時不考慮不相干人的眼光,本身難道不就是理性的一種表現嘛。

突然發現我失眠睡不著優哉游哉半夜爬起來看書其實也蠻理性人的,呵呵。

開頭的選擇題,想知道答案么?可以自己找書來看啊。看完了歡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