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上愛的小舟,走好自己的人生——《愛的教育》暑假作文

乘上愛的小舟,走好自己的人生

——讀《愛的教育》有感

趙曉慧

最近,我和媽 媽一起讀了《愛的教育》。《愛的教育》通過一個國小生日記的形式,反映了社會各階層的人以及他們之間的關係,他們的生活狀況以及他們對各種人、事、物的不同態度、不同情感和不同處置方法。書中每個人物都栩栩如生。《愛的教育》以高尚的情感為紐帶,將眾多的人物、故事聯繫在一起,組成了一幅幅生動的人生畫卷。書中沒有任何豪言壯語或標語口號,她通過對生活的樸素描寫,讓讀者感受到人們之間是多么需要相互關心、相互理解、相互幫助!而做到關心、理解和幫助,又都離不開一種最基本的情感——“愛”。作者用樸素的語言,塑造出一個個貌似渺小但實際卻很不平凡的人物:老鐵匠、老石匠、賣菜婦女、賣炭人、賣柴人、鐵匠的兒子、老石匠的兒子、賣炭人的兒子、少年鼓手、父親的老師、代課的教員等等。作者精心構思了一系列感人的故事,把他所希望感染小讀者的美好情感與思想送進他們的心靈:對父母的愛、對老師的敬重、對周圍人的關注、對同學的愛護、對窮苦人的同情、對殘疾人的尊重和幫助、對英雄的敬仰、對祖國的熱愛等等。文中塑造的國小生最為經典,他們形形色色,有表現優秀的,有表現極差的;有成績好的,有成績差的,但每一個人在本質上都有其閃光的東西。在作者看來,他們都具有可愛和善良的一面,這種善良的本性只要能得到父母、老師和周圍人們的發現、挖掘和培育,就一定能生根發芽,茁壯成長。他們長大後即使不能成為國家的棟樑,也會成為有益於社會的健全公民。對於我們來說,讀了《愛的教育》就影響了我們今後性格的形成,這真是一本對青少年成長具有深遠意義的好書!

亞米契斯在《愛的教育》中,把“愛”比成很多東西,但“愛”又不僅僅是這些。我想,“愛”是什麼不會有明確的答案,但我已經在讀書的過程中完成了關於“愛”的思考——“愛”是博大的,她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她能改變人,塑造人,完善人……

讀完《愛的教育》,我感覺爸爸、媽 媽為我們付出太多太多,我們無以回報,只能以力所能及的勞動表示對父母的愛,理解他們,體貼他們,關愛他們。在和媽 媽多次交流中,我們都收穫了很多很多。媽 媽看了一篇又一篇,每次都會說:“這個孩子真可憐……這篇文章真感人……啊,寫得真好……”

朋友們,請乘上“愛”的小舟,走好屬於你自己的“愛”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