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誰動了我的乳酪》有感:變則通,通則久

變則通,通則久(陶晨)  ——讀《誰動了我的乳酪》有感前段時間了姐姐向我推薦了一本書《誰動了我的乳酪》。拆開這本書的包裝紙,我發現這本書很薄並且還有一些有趣的插圖,心裡十分好奇。當我將這本四萬多字的書讀完後,我才發現這本書的內容雖簡單通俗,但所揭示的道理卻是耐人尋味的。《誰動了我的乳酪》這本書是美國著名演說家、作家斯賓塞·詹森所著。這本書分為了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是“同學聚會”,講述了一群過去的同窗在一次聚會上討論如何應對生活中的種種變化。第二部分是全書的核心——“誰動了我的乳酪”的故事。第三部分是那些同窗好友們圍繞這個故事展開的討論。書中有4個“人物”:兩隻小老鼠嗅嗅、匆匆和兩個小矮人哼哼,唧唧。嗅嗅,它能夠及早嗅出變化的氣息。匆匆,它能夠迅速行動;哼哼,他因為害怕改變而否認和拒絕變化;唧唧,能夠及時地調整自己去適應變化。這四位主人公為了尋求“乳酪”而付出努力,或等待,或追尋,或思考。書中用一個簡單的寓言故事闡釋了這樣一個不簡單的道理。古語有云“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沒錯,生活是在不斷的發生變化的,不可能一成不變的。當然,對待這種變化我們在大多數情況下會進行排斥。而在生活中我們可能會追尋一些東西如良好的人緣,或穩定的工作等等。這其實也就是書中所說的乳酪。而我們所處的環境也就是這四位主人公所待的那個迷宮,公司、學校……羅伯特·彭斯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再完美的計畫也時常遭遇不測。”沒錯,在生活中計畫往往是趕不上變化的,在這突如其來的變化面前我們有應如何自處呢?是想向哼哼一樣怨聲載道,咒罵這個世界的不公,害怕這樣的變化,還是如唧唧般隨著“乳酪”的變化而變化,並且享受變化呢?還是像嗅嗅、匆匆一樣早已對這突如其來的變化未雨綢繆呢?在這四個人物中,我最喜歡的還是唧唧,不僅僅是因為它能及時調整自身去適應變化,更重要的是它能夠從變化中吸取經驗從而籌劃未來。比如,在他因克服了恐懼而能勇往直前尋找乳酪這樣的改變總結出新的乳酪總是會出現的,不管你當時是否發現了它們。如果你克服恐懼,勇於探險們就一定會得到回報。又比如在他在來到乳酪n站時,看到那么多的乳酪也學會把鞋子掛在脖子上,好隨時出發尋找新的乳酪,學會了未雨綢繆。又比如他在享受新的乳酪的同時,學會反思是什麼促使他改變了呢?是因為他學會了嘲笑自己和自己所做的傻事。改變自己最快捷的方式是嘲笑自己的愚蠢,只有這樣才能對自己的過去釋然,並迅速朝著新方向前進。唧唧曾說過“如果不改變,就會被淘汰。”這也是我們生活的真諦!在迅速發展的生活中,如果我們一成不變又如何為自己謀得一席之地?如果墨守成規又怎么能知道自己的嘗試不會成功呢?而現實生活中的許多人就像唧唧的好朋友哼哼,陷入變化的迷惘中無法自拔,渾渾噩噩的過著怨天尤人的日子不知道變通,不知道去隨著乳酪的變化而變化。我們應該明白,生活是一個充滿變化的迷宮會讓我們不時陷入迷茫與恐懼,那么我們只有找到屬於自己的乳酪。想要找到乳酪必須保持警惕,確定目標,並且為之努力,這樣你就會擁有最美味的乳酪,而且愛上這個世界享受乳酪享受人生的美好。這本書的內容雖然很少,但卻給予人以啟迪。正如書中所說:人世間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因此我們都要未雨綢繆,認真思考,究竟是誰動了我們的乳酪,我們又應該如何去尋找新的乳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