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前的感語

窗前的感語

才發現,書是自己最好的朋友。當你擁有了一本好書,就相當於擁有了整個世界,當雙指碰觸到了紙張,清而澈,涼而柔的泉水便貫通到指尖脈絡。每當讀起劉墉的《螢窗小語》時,就不由自主的創造了一種心境,一種超脫、淡雅、自我的空間,原來一本好書,帶給自己的竟是這滋味。

這是一本心靈散文合集。作者用親切而真實的故事,細膩而睿智的筆觸,記錄日常的感觸和心得。那些蘊含智慧哲理的小語,教會我們俯仰天地,面對生命,如何審慎地、理智的邁出人生的步伐。

坐在窗前,酌一杯清茶,翻開這本書,相當於翻開了一個沒有爭奪,沒有誘惑,只有著澄澈至極的世界。在亂世中,每個人都要經歷生死,可作者筆下對生死的感悟,卻讓我久久不能忘懷。“生與死有什麼不同呢?當我們被生下來的時候,高興的不是自己,而是我們的父母親人;當我們死後,痛哭的也不是自己,而是我們的子女親屬。我們不為生而高興,因為那時不知道高興;我們不為死而痛苦,因為死後已沒感覺。我們無法為生髮言,因為發言時我們已經被生了下來,不論被生在富裕或貧賤的家庭,被生為白、黃、或棕、黑的種族,我們都沒有資格決定;我們也無法為死流淚,因為再抗議,還是要死,不論聖賢、偉人,我們總得交出自己的生命。幸而在這當中,我們還能有所作為,使自己平凡地生,卻能偉大的死;在母親一人的陣痛中墜地,卻能在千萬人的哀辭中辭世。”曾經天真的以為,生死對於自己來說是如此重要。可是讀過這篇隨筆,才發現,我們不能掌控生死,但是我們能掌控生與死之間的過程,那便是人生。正如作者說的,我們生的平凡,死的偉大,那些死的偉大的人都是在這人生旅途中默默奮鬥的人,因而,我們應該在現有的人生中竭盡全力,活出一個亮麗,有價值的自己!在死的時候死的光榮!奉勸自己不要想著掌握生死,那不是你能掌控的現象,但是,自己的人生在自己手中!

書中的一個個小故事,一篇篇隨筆,都是作者親身經歷後的感受、感悟。別看字數不多,但是包含了人情百態。這本書蘊含的豐富人生哲理,以及作者那雙善於感悟生活的眼睛深深紮根在了我心中。每當讀過一個個故事,回頭想一想,你別說,還真有道理!

曾經,我覺得人生很複雜,每一步都要走的穩穩噹噹的;曾經,我感覺世界很灰暗,我每天生活在黑暗中;曾經,我認為生活很無趣。但是,讀過這本書,才發現:人生之路只有一條,上面充滿了荊棘,充滿了危險與挑戰,然而每個人只能走一回,所以說,有點冒險精神吧!審視世界,其實是在於自己,當你以一顆平和善良的心區應對一切時,世界便為你披上了一層蓉蓉的綠意。生活,其實是可以充滿著激情與新鮮事的,這在於你會不會感悟生命,體會挫折,領會挑戰。

這書,已經不僅僅是一本書了。它更是我人生的智慧錦囊,是我人生中的道道彩虹,更是教我以後怎樣待人處世的良師益友。

這本書,讀完了,可它帶給我的震撼力卻一直存在著。

可是,我一直有一個疑問,為什麼書名叫螢窗小語呢?經過許多天的探索和感悟,才發覺,這是作者多年的感悟與領會。

螢窗小語伴我成長,伴我感悟,伴我度日。此時,窗外打響了今年的第一聲春雷,下起了淅淅瀝瀝的小雨,螢火蟲在我的窗邊徘徊,飛舞著,散發出點點光芒,我想,它們一定是在與我共感悟,共領會!感悟生與死的哲理,領會進與退的真理! 

/ 歡迎同學們投稿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