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的小豆豆讀後感

在一般人的眼中,小豆豆是一個行為怪異的差生。靜靜的課堂上,孩子們都在寫作業,小豆豆突然站起來,跑到窗邊和街上的宣傳藝人說話,聽他們表演,又突然和窗外的燕子說話,弄得全班哄堂大笑;把課桌的抽屜蓋子打開,又“啪”地一聲關上,一節課不停地把蓋子又開又關;用蠟筆在桌子上畫滿畫……但是,就是這樣一個讓普通人無法接受的小女孩,到了一所新的學校以後,竟然變成了一個好學生。

到底是什麼力量使得她發生了如此大的變化呢?一切都是因為那所與眾不同的“巴學園”,那位與眾不同的校長。

巴學園和一般的學校不同。學校的教室是由廢棄的“電車”做成的,同學們就在這些電車教室里上課。上課時沒有固定的座位,喜歡坐哪裡都可以;不同年級的也可以坐在一起;上課的內容是一開始就安排好的,想先上哪門課都可以,如果你非常努力,在上午就完成了一天的學習計畫,下午就可以做自己喜歡的事,比如去寺廟或田野里散步看蝴蝶;每周都有兩次塗鴉課,可以在大廳里隨便亂畫;每天午餐都必須有“山的味道”和“海的味道”; “巴學園”的運動會是校長自己策劃的稀奇古怪的項目的運動會……

就是這些我們看起來很不可思議的學校生活,遵從了孩子們的天性,培養了他們的愛好興趣,增強了他們的自信心,讓他們在各種有趣的活動中學會了做人做事的道理,掌握了各種各樣的知識,培養了好習慣。小豆豆也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中慢慢發生改變的。

面對小林校長,我很佩服他,同時也覺得很慚愧。小林校長真是一個尊重孩子、細心呵護孩子的傑出教育家。第一次見面就當了小豆豆四個小時的聽眾,在校長辦公室,小豆豆這個喜歡說話的孩子,竟能一口氣對校長講述了長達4小時關於自己的故事,而校長先生,自始至終都保持著微笑的面孔,並表示出極大的興趣。我也是老師,我問自己,你有這樣的耐心聽一個六歲的孩子說四個小時的話嗎?答案是:沒有!當小豆豆心愛的錢包掉到廁所里,在上課期間,她拿了長長的舀子,坐在廁所的掏口處,把廁所里的東西一勺一勺掏出來,在身邊堆成高高的小山時,校長先生竟然只說:“弄完以後,要把這些全都放回去啊。”沒有驚訝沒有呵斥沒有嫌棄,有的只有尊重和理解,還有信任!我又問自己,假設你班上有這樣的學生,你能象小林校長這樣處理嗎?答案是:不能!如果是我,我肯定當場就會責罵她了。

為了讓孩子毫無顧忌地玩耍,小林校長請家長給孩子們穿上最破爛的衣服到學校來;為了避免學生偏食,發明了“山的味道和海的味道”的有趣說法;為了讓身體有缺陷的孩子洗去自卑的心理,提倡脫光了衣服在游泳池裡游泳;為了讓永遠長不大的高橋君保持自信,精心策劃了與眾不同的運動會,讓他輕鬆地拿走了所有的第一……可以說,巴學園裡的一切一切都是校長精心設計出來的,為的就是讓每一個孩子都能在自尊自信的環境中去快樂地學習和生活。而結果是校長成功了,“巴學園”里的孩子,都是自信自強的,除了個別英年早逝的同學外,他們長大後都成了社會上有用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