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島餘生>觀後感兩篇

[篇一:<荒島餘生>觀後感]

雖然從國中畢業之後就基本沒寫過觀後感,但是遇到好電影還是要值得感悟一番。之前也有類似的片子,<肖申克的救贖>、<幸福終點站>,外加本次的<荒島餘生>,都是典型的美國式的勵志影片。都是主人公因為意外的原因,被滯留在一個陌生的場所,被迫去適應這樣的地方,生存下來,直至最後離開。

從某個角度上來說,<幸福終點站>和<荒島餘生>很像,而且主演都是tom·hanks,不過<幸福終點站>里的飛機場可比<荒島餘生>中的無人居住的小島好多了。

主人公作為一名聯邦快遞的職員,因為飛機失事而漂流到了無人小島上,在無人的島上,獨自想辦法維持自己的生存,堅持不懈,利用身邊可能利用的一切事物來幫助自己活下去,因為他心中有著一個信念,自己一定要回去,要回到自己心愛的人的身邊。當自己氣餒時,就用那個willson品牌的排球做了一個自己的夥伴 -willson,willson的臉是主角在鑽木取火時手被木棍刺傷後無意中排球上留下的痕跡,主角很樂觀的把血跡塗抹成了一個臉的表情,甚至是有點諷刺的表情。在這位面帶諷刺的“同伴”的觀摩下,主角終於自己生火成功。此時,不禁為主角的執著所獲得的成功覺得高興。

在此後的日子裡,willson一直陪伴著主角度過了很長一段時間,直到主角用自己的智慧和身邊可能的材料做成一個木筏,但在木筏漂流途中,狂風大浪把willson 從木棍上打了下來,逐漸遠去。主角奮不顧身的跳下木筏,奮力游向這個陪伴了他很久的“夥伴”,但最終只能看著willson遠去。當看著主角在木筏上痛苦,無奈的對著遠去的排球喊叫“i'msorry,willson!”。心中不免同樣升起一股悲傷。

回到現實社會的主角並非一帆風順,首先要面對的就是自己曾經的愛人已經結婚生子,在殘酷的現實面前,依然堅定的保持自我,這值得我們學習。

美國式的勵志影片固然有太多商業的成分,但其中那種面對困難堅持不懈,並且仍能保持一份幽默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看電影,也是一種精神上的提升!

[篇二:荒島餘生觀後感]

昨天看了部很勵志的電影。<荒島餘生>雖然以前聽說過<荒島餘生>,但看名字就知道是一個像<魯濱遜漂流記>一樣的故事。不過我猜測他最後肯定是回來了,要不怎么“餘生”呢?

後來他回到美國後,結局是每個觀眾都能想到的。他的女朋友以為他死了,改嫁他人,他很無奈卻不得不接受現實。但當你看到湯姆漢克斯回到現實中後,面對周圍的喧囂那不知所措、無所適從的眼神時,心裡不得不為他感到難過——自己在荒島掙扎了四年的生命動力已經嫁作他人婦,他所有的希望和目標全都沒有了。

生活顯的毫無意義。更讓人難過的是他的女朋友還是那么愛他,那種不得不分開的難過讓我想起了<廊橋遺夢>。最後他給朋友說的那段心裡話可謂是點睛之筆,所有的心情,所有的感傷在那一刻迸發出來。讓我明白了,荒島餘生關鍵不在怎樣餘生,而在餘生之後將要面對的一切。

影片最後讓湯姆漢克斯站在了一個十字路口上,遇見了一個漂亮的女孩。這樣的寓意不言而喻,新的生活在向他展開,他還要繼續為新的生活選擇並且掙紮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