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讓未來的你討厭現在的自己》讀後感範文

導語:時間是過得很快的,那些好像離我們還很遠的未來,其實轉眼之間就到了我們現在,不努力,最後你就會討厭當初的自己。下面小編整理了《不要讓未來的你討厭現在的自己》讀後感600字範文,歡迎閱讀!

《不要讓未來的你討厭現在的自己》讀後感(一)

這個暑假讀了幾本勵志的書,雖然這些書原本是給大學生看的,剛入職場的白領看的,但是依然能吸引我讀完這本書。

不要讓未來的你討厭現在的自己,似乎一直以來都是我教弟弟的一種思想,由於現在大學生浪費時間的現象太於過於嚴重,有多少人能夠在大學期間奮鬥,那么這些人的大學生活絕對更充實,這充實並非說是時間安排地滿滿的,而是精神上的充實,會讓人產生一種滿足感。而其它人卻在睡覺、遊戲、上網、戀愛的光陰里逝去,畢業那時還會覺得茫然,自問一句,我得到了什麼,僅僅是一張畢業證書的紙,好悲哀。

我一直相信有因有果,有果有因,所有的果都是自己種下的,怨不得別人,這些理念與我的思想簡直是一模一樣,我想每個人都非常喜歡與自己產生共鳴的書,這樣的書讀著不累。弟弟和我說:三天不讀書,智商輸給豬。聽著好笑,但其中的道理卻是十分令人深思的。人這一輩子都離不開閱讀,而我的時間卻被其它無聊的事情所占用,卻越來越拿不起書,我猜測智商也大大的下降了吧。

從現在開始,我不想讓未來的我討厭自己,所以要認真做好身邊的每一件事,努力做好每一件事。

《不要讓未來的你討厭現在的自己》讀後感(二)

很久之前就想看的東西,一直沒有找到機會,說白了就是懶,我幾乎沒有在網上買過任何東西,怎么說呢,總是覺得乖乖的,而且一旦開通了網銀感覺自己卡的里的錢始終不保險的感覺,有時候手一抖就花了不少,雖然現在已經有了網銀,但是我還是很少再網上買東西,因為我還沒有能力管好自己,沒法保證自己不“剁手”。

當然,我承認網路是個好東西,網購也沒什麼不好,但是也是要看怎么用,至少現在的我還在慢慢摸索的階段,小心的去探索。很多東西不是能夠教會的,而是需要自己慢慢去摸索的。

今天看不要讓未來的你討厭現在的自己,其實就具體內容而言,可能跟劉同的你的孤獨雖敗猶榮差不多,都是一些過去的故事,可能是因為是女生的原因,很多東西寫的更加敏感,更加細緻一些,當時看的時候就覺得劉同的東西有點粗糙的感覺,不過其實就勵志而言,差不多的感覺,當然每次讀都應該有不同的感受,當然對我來說只是參考而已,一些價值觀的思考,而不是去學著做那樣的人,我現在已經開始慢慢做自己,不再去模仿別人。

勵志的文章讀了很多,但是沒有什麼結果,因為畢竟不是你自己的東西,真正自己的東西才是真的,所以我們讀了太多勵志的東西依舊沒有什麼樣的感覺,而且有些東西太雜,我上篇部落格也提到,很多文章本身就是衝突的,SO。

怎么說呢,這次更多的感覺是自然,沒有對作者的崇拜或者別的東西,只是當做故事在看,有些東西是所有的類似的人都有的東西,這些是不會騙人的,不用去執著他們的人生經歷怎樣,有了什麼樣的成就,有些人的成就不可複製,因為我們生活的年代跟他們已經有很大的不同。

老實說其實故事上差不多當然對我來說或許是有關死亡的文章,如果連死的勇氣都有,怎么說呢,我更喜歡裡面的那個女生的經歷,並不是所有人都能經歷的東西,至少我曾經經歷過,有過類似的感受,所以我更能理解這些,當然我跟她選擇的路不一樣,我並不是特別努力的去改變現狀,而是改變自己的心態,我覺得其實結果應該都是一樣的,不過可能對我來說更能夠得到快樂,更快捷的方式,究竟是通過行動去改變還是通過心態去改變其實並沒有什麼太大的區別,我想最後的結果都是差不多的。

老實說,對於勵志的文章,基本看到開頭就能知道結尾,但是我想我們依舊需要有時間去看一些,並不是為了吸取正能量,而是慢慢去學習他們的處事方式之類,很多文章我們只看表面的東西,其實跟多的應是深層的思考,我現在每天都抽一些時間去靜坐,去思考自己的得失,看書也一樣,更加傾向於理解深層的東西,而不是浮於表面,雖然我讀的書並不算多,但是通過思考,能得出更多的結論,尤其是對於自己喜歡的東西。

其實很多時候,我都在慢慢的梳理自己過去的事情,對錯,是非,雖然我覺得沒有真正的對錯,但是之間的得失還是值得考量的,當然,我以前並沒有意識到自己在做這一點,這是最近看曾國藩家書的時候看到的,這是他一生堅持做的事情,我在無意識的情況下那么做了,當然,現在我也會慢慢的堅持做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