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故事讀後感

《名人故事》讀後感500字範文一

我讀過一本書叫《名人故事》,書上記載著許多名人的故事,如孫中山、毛澤東、愛迪生、牛頓等名人。 我就說說孫中山的故事吧,孫中山出生的時候,太平天國的都城南京剛剛陷落不久,這時的中國,由於外國資本主義勢力的入侵,正在由封建社會變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孫中山由於家裡很窮,自幼就參加了農村勞動,他剛滿6歲時便跟隨姐姐上山砍柴,去水塘邊撈豬草。

稍大一點又下田插秧、除草、挑水、打穀,到山上放牛,有時還跟外祖父駕船出海捕魚,他很小就對農民的艱苦生活有著切身的感受。 孫中山因繳不起學費,到10歲的時候才進本村私塾讀書。孫中山在私塾里每天從早到晚,除了練習寫字,就是機械地背誦《三字經》、《千字文》和《四書》一類的書本。孫中山對這種傳統的封建教育方式很不滿。他敢於向塾師提出質問:“讀這些書一點也不懂什麼意思?” 後來,在一位參加過太平天國革命運動的戰士為他講了太平天國的故事,這使孫中山產生了極大的興趣,百聽不厭。太平天國革命的英雄形象,清朝統治者的猙獰面目在孫中山幼小的心靈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埋下了革命思想的種子。

讀了這篇文章後我很感動,因為這篇文章寫出了在轟轟烈烈的太平天國運動的影響下,幼小的孫中山心裡產生了共鳴,對窮苦百姓有著深厚的同情心,給他後來走上革命道,求索革命道路,求索革命的真理奠定了思想基礎,使之成為辛亥革命的先驅者,後個敬仰的偉人。

名人故事讀後感500字範文二

我閱讀了——《名人故事》這本書後,從中感受到了古今中外的名人的勤奮好學。這本書說的是:司馬光,李嘉誠,比爾。蓋茨等等中,外名人勤奮好學的故事以及展現他們的才智的事例。比如:《喜歡讀書的陶行知》

這個故事述說了陶行知六歲應該上學,陶家沒錢給學費,但他聰明好學,因此被附近開館子的秀才免費收為學生,受到了啟蒙教育,九歲時被外婆送到吳爾寬的經館伴讀,這才正式入學,練出了一手好書法。十歲時,聽說有一位品學兼優的王先生主持學館,便去求學,王先生被他感動就讓他免費伴讀。崇一學堂校長見他聰明好學,又允許他免費入學,畢業時名列第一。後來陶行知成為一個教育家。

從這個故事中我想到我們現代的小學生,想到現代嬌生慣養的“小皇帝”,“小公主”,想到現在整天只想著玩,上網的學生,我們應該看看教育家陶行知小時候是多么勤奮,多么努力,他才能取得這么大的成就。難道我們就不應該向陶行知學習嗎?像他一樣,成為一個偉大的教育家,你難道不想成為嗎?所以,我們應該像陶行知一樣有這種精神,好好學習,奮發圖強,無論你長大是不是個教育家,只要你努力奮鬥,就會成功,就會成為一個有用的人,有出息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