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青年朋友讀後感

致青年朋友是錢理群的一篇演講稿。這篇演講稿篇幅非常長,主要講了4個方面,對我們大學生很有影響和指導作用。

第一點講的,大學是人生的盛夏是人生最獨立最自由的一段時光,它不同於中學,到了大學你不再是未成年而是一位公民了,可以享受公民的權利,但又不倒進公民義務的時候,所以,大學裡,關鍵在你自己時間空間都屬於你自己,一切都看你怎么掌握。你應該順其自然因為人生的季節跟自然的季節一樣,春天該做春天的事情,夏天該做夏天的事情,他認為進入大學應該追求三樣東西,知識、友誼和愛情,因為知識是你安身立命的資本,大學的友誼是超功利的,大學的愛情是順其自然,自由自在的。

第二點,他講道理人之本應該要打好兩個底子第一個是專業基礎的弟子終身學習的題詞第二個是精神的底子也就是安身立命的人文關懷,這兩個底子打好了那么走到哪裡都能夠找到自己,最合適的,生存方式。魯迅說過一樣生存二要溫飽,三要發展,我們求學也有這種明確的功利目的那就是求得知識成為專家以後可以謀生,他建議大學生不僅要做本專業的一流人才還要走出專業看到專業之外的廣闊世界這樣才能夠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才能獲得真正的自由。

第三點他誠懇地希望當今大學生能夠沉靜下來沉就是沉下去,騙就是錢進去現在大學生剛進入大學的時候,非常的興奮非常的,充滿幻想,受周圍環境的影響,一門心思想賺錢一門心思想參加社會工作過早的就把精力分散了,就無法沉澱下來。他認為,在大學應該學好自己的專業知識城前進知識的海洋為自己的將來打好底子,現在不是表現自己的時候,賺錢以後有的是時間賺,從政以後有的是時間搞,所以大學要從長遠利益出發,著眼於自己的長遠發展不要急於表現自己參加各種的活動。

第四點,他講到每個人必須給自己設定兩個目標,一個是現實目標一個是理想目標,沒有現實目標只是空想,你不可能堅持下來這在現實目標的實現過程中,你不斷有成就感,然後你才能堅持下來反過來講,你只有現實目標沒有理想目標,你可能可能只會滿足現狀,等機會來的時候你就會抓不住機會所以每個人都應有現實目標和理想目標,而且必須要有堅持的精神。

大學之道首先它有一個廣闊的生存空間,然後就是你要為自己創造一個廣大的精神空間,怎么樣創造一個廣大的精神空間,錢先生說的很對,在人生的盛夏時分,帶著自己的理想與希望呈現下去,說到沉潛,很多人不以為然認為大學應該積極參與各種活動競選各種職位,剛開始我也是這么想的,可是後來我們班開了一個學姐學長懇談會,換上一個上屆學生會主席就勸誡我們修煉好自己的專業本領比如三筆字口語表達能力寫作能力,他說這些才是看家本領,或許很多人都認為能夠擔單,學生會主席應該是一個很優秀的人。可他自己卻認為自己是個失敗者,他今年已經大四了他說感覺大學那3年都渾渾噩噩的過了沒學到什麼專業本領,所以他一直勸誡我們好好學習專業知識練就看家本領。

一直以來我都在為自己不能在系裡或院裡競選到什麼職位而沮喪,直到我看到這篇文章,直到我聽到了學長的勸誡我才明白,我這樣做一個普普通通的學生挺好的,我看到身邊的一些在戲院里乾的學生每天都忙得暈頭轉向,這還不算什麼,主要是他們忙的大多數事情,在許多旁人看來是毫無意義的,有時候還會占用上課的時間和自習的時間。我覺得這對一個學生來說是毫無意義的,畢竟我們是師範專業的學生,我們要練就的是寫作書法表達能力,而並非組織管理能力,雖然說一個各種能力都具備的人才是才是優秀的。但我想如果你捨本逐末,連專業技能都不能練就好,你拿什麼找工作,拿什麼安身立命,所以我認為大學4年是用來沉潛的,而不是用來表現的。

我希望當今的每一個大學生都能夠沉潛下來,虛心汲取專業知識的營養,多做自己喜歡的,值得你做的事情,多看對自己有啟發的文字,多聽對自己有益的聲音,打造一個堅實的安身立命的底子。

今讀錢理群先生的《致青年朋友》很有感觸,記一下。

在大學只能培養出倆種人不是人才就是渣,但我們大多發現自己既不是人才又不是渣!大學畢業時,一定要有自己的知識體系,對文學、哲學、史學、醫學、商學、自然科學都要有所了解,並對其中的某些學科有一定的能力。這是也我對“釘子型”人才的有一個理解吧!

大學生 織夢好,好織夢

錢先生講 “到了大學你就是公民了,可以享受公民的權利,但又不到盡公民義務的時候。中學生和大學生最大的區別是:大學生是一個獨立自主的個體,中學生是被動地受教育,而大學生是主動地受教”“在大學裡,關鍵在你自己,時間是屬於你的,空間是屬於你的,你自己來掌握自己,自己來學習。不必像中學那樣僅僅依賴老師,需要自己獨立自主、自我設計。”對於三流學校的我更應該努力,要把劣勢作為自己的動力,我們沒有清華北大的名師,也沒有清華北大學生的天賦,所以就更要賁鳥先飛了!

錢先生講“一個人的成長,一切都順其自然。他說人的生命就像自然的四季:國小和中學是人生的春天;大學是人生的夏天,即盛夏季節;畢業後到中年是人生的秋天;到了老年就是人生的冬天。人生的季節跟自然的季節是一樣的,春天該做春天的事,夏天該做夏天的事。自然季節不能顛倒,人生季節同樣不能顛倒。一個人的成長,一切都順其自然。他說人的生命就像自然的四季:國小和中學是人生的春天;大學是人生的夏天,即盛夏季節;畢業後到中年是人生的秋天;到了老年就是人生的冬天。人生的季節跟自然的季節是一樣的,春天該做春天的事,夏天該做夏天的事。自然季節不能顛倒,人生季節同樣不能顛倒。”讓我想起毛澤東的 “恰同學少年, 風華正茂; 書生意氣,揮斥方遒。 指點江山,激揚文字, 糞土當年萬侯。 ”的豪情,也感到自己也應有所為。“人無在少年”,“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必須努力在努力!先生還講“我跟我的學生談得非常坦率,我說,我們講功利的話,不講大道理。在我們中國這個社會有三種人混得好。第一種人,家裡有背景,他可以不好好讀書。但他也有危險,當背景出了問題,就不行了,最後一切還得靠自己。第二種人,就是沒有道德原則的人,為達到目的,無論紅道、黑道還是黃道,他都乾。但對於受過教育的人,毫無道德原則的什麼事都乾,應該是於心不甘的吧。第三種能站住的人就是有真本領的人,社會需要,公司需要,學校也需要。所以既沒好爸爸,又有良心、有自己道德底線的人,只有一條路--就是有真本事。真本事不是靠一時一地的混一混,而是要把自己的基礎打紮實。今後的社會是一個競爭極其激烈的社會,是一個發展極其迅速的社會。在這種發展迅速、變化極快、知識更新極快的社會,你要不斷地變動自己的工作,這就靠你們的真本事。大家要從自己一生髮展的長遠考慮,就是講功利也要講長遠的功利,不能從短時的功利考慮。我們不必迴避功利,人活著自然會有功利的問題。大家應該抓好自己的這四年時間,把自己的底子打好。這樣,你才會適應這個迅疾萬變的社會。"沉潛十年"就是這個意思。現在不要急著去表現自己,急忙去參與各種事。沉下來,十年後你再聽我說話,這才是好漢!因此,你必須有定力,不管周圍怎么樣,不管同寢室的人怎么樣,人各有志,不管別人怎么做生意,不管別人在乾什麼,你自己心裡有數--我就是要扎紮實實地把底子打好。要著眼於自己的長遠發展,著眼於自己的、也是國際、民族的長遠利益,扎紮實實,不為周圍環境所動,埋頭讀書,思考人生、中國以及世界的根本問題,就這樣沉潛十年。從整個國家來說,也需要這樣一代人。我把希望寄托在十年後發表自己意見的那一批人身上,我關注他們,或許他們才真正決定中國的未來。中國的希望在這一批人身上,而不在現在表演得很起勁的一些人,那是曇花一現!沉潛十年,這是我對大家最大、最誠懇的希望。”這對渴望表現,渴望被他人可得我有很大的啟發,即使爭也不爭一時一事的得失,要把眼光方遠些!!!叫我們努力的讀書,打下光明的底子如“大家一步入社會就會發現社會比學校複雜千百萬倍,大學期間是一個做夢的季節,而社會非常現實。人生道路絕對是坎坷的,會遇到很多外在的黑暗,更可怕的是這些外在的黑暗都會轉化為內在的黑暗、內心的黑暗。外在壓力大了以後,你就會覺得絕望,覺得人生無意義,這就是內在的黑暗。所以你要不斷面對並戰勝這兩方面的黑暗,就必須喚醒你內心的光明。我為什麼前面強調打好底子?如果你在大學期間沒有打好光明的底子,當你遇到外在黑暗和內在黑暗的時候,你心裡的光明喚不出來,那你就會被黑暗壓垮,或者和它同流合污,很多人都走這個路子。你要做到不被壓垮,不同流合污,在大學裡要打好光明的底子,無論是知識底子還是精神底子,內心要有一個光明的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