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雷雨》有感

關於《雷雨》我並沒有刻意去找它來看,接觸到它是因為高一的語文課有一篇關於它的課文,語文老師也特地找了它的劇作給我們看。然而它卻給我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象。

雖然劇作中的主要人物不多,只有繁漪,周沖,周朴園,侍萍,魯四鳳,周萍,魯大海,魯貴,但是人物之間的關係卻是無比的複雜。

周朴園,故事的源頭,作為一個舊社會的資本家,言行所表現出來的都是商人唯利是圖和陰險狡詐,因為他的貪婪,他的無情,使他做出了一切,導致悲劇的發生……然而他的陰險狡詐中也帶著點可悲,從一直隨身帶著的舊家具一直保留著夏天關窗的習慣,到幾十年都一直穿著的舊襯衣,可以看出他對侍萍仍有感情,然而他在這個家裡,空有家長的尊嚴卻享受不到夫妻、父子間的真情。他除了那空虛的軀殼,什麼也沒有剩下了。作為讀者和觀眾,我還是有點同情他的。

在這部劇中,和很多讀者和觀眾一樣,給我留下最深刻印象也是繁漪了。她作為周朴園的妻子,周萍的後母,又和周萍有著一段私情。在我們看來,她和周萍的關係屬於的,但是我們細想,這又不完全是她的錯,相反,他對周朴園的恨,對周萍的愛,可以看出她是一個敢愛敢恨的女子。但是她最後的下場是瘋了,但是除了這樣的結局,我們或許也想不出有更好的結局了,被兩個人男人拋棄,被她渴求的愛情傷得體無完膚,我們很難想像得出,那是一種怎樣的痛。或者失心智的發瘋是她被傷害的最好證明,這也恰恰體現出了那個等級制度的殘酷無情和受封建思想殘害之深。因而,我不得不敬佩曹禺。

周萍是我在看這部劇作時最反感的一個角色。他的虛偽,他的無情,他的自私……他和他的父親周朴園有著很相似的性格,然而和周朴園相比,我更討厭他,他當著父親的面是一套,背後又是一套,他壓根就沒有愛過繁漪,卻偽裝著和她相愛,當四鳳的出現,他的虛偽便一擊即破。在我看來他辜負了繁漪愛,也不配擁有四鳳的愛。最後他的結局是死亡也是理所應當的,我知道作者的意圖並不是這樣,這些只是我個人的主觀看法,或者從心理學角度看,我這樣評價他完全是暈輪效應,根據個人的好惡評價一個人。

對於周沖,四鳳,魯大海,我把他們歸為同一類,因為他們與那個時代中的其他人有著本質的區別。然而他們又是無辜的,是那個時代的犧牲品。周沖,他有著一切孩子的空想,是五四運動後成長起來的一批年輕人的代表。他勇於反抗封建,希望接受新的思想,並且單純地幻想著“世界對於他來說永遠都是美好的”。四鳳,同周沖一樣,是個很純潔的孩子,可與周沖最大的不同是:四鳳沒有接受過教育,她不可能接受新思潮的衝擊。她不會反抗,不會站出來和封建禮教反抗,因此而只能具有勞動人民的樸素的美德:善良、勤勞。而魯大海,是工人階級的典型代表,而中國的工人階級受著多重壓迫,反抗得就異常激烈。他的性格更是倔強的,他滿蓄著精力,年輕的激情和熱情就像即將爆發的火山,他的反抗精神被徹底地展現出來。雖然他們成為劇中的犧牲品,但是他們的出現也給那個黑暗的時代帶來一束曙光,他們是新希望的代表,並且在後來中國共產黨的帶領下發展壯大,最後終於看到了光明。

侍萍和魯貴在這部劇中是一對夫婦,雖然侍萍和周朴園之間在三十年前有著一段感情,但是她被周朴園拋棄後,堅強地生活,她的生活有太多的痛苦,太多的無奈,她想反抗,可是她的反抗又是無力的,不徹底的,因此也成為了封建時代的犧牲品。而魯貴則是一個貪婪的市井小人。他的其他則沒有太多想說的。

劇本以扣人心弦的情節,簡練含蓄的語言,各具特色的人物,和極為豐富的潛台詞。如刀刃一般在讀者的心弦上緩緩滑過,那抖顫而出的餘音,至今未息。在自然景物、肖像描寫方面,《雷雨》特別重視音響和色彩效果,不惜用濃墨重彩表現。同時,還注意對人物的聲音、氣味、眼睛進行誇張的處理。

對於《雷雨》這部作品需要在了解當時的時代背景後才會明白在雷雨交加的夜晚中結束了這一切的原因,劇中人物的結局是曹禺安排的,也是那個時代安排的,或者這就是偶然中的必然,人們的個性是那么的鮮明,歷史的痕跡是那么的濃烈。讓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