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花女讀後感700字

《茶花女》主要講述的是一位巴黎名妓悲情的的一生。下面是小編精心為您整理的茶花女讀後感700字,希望您喜歡!

茶花女讀後感700字篇一

小說的主人公瑪格麗特本是一位貧窮的鄉下姑娘,為謀生來到巴黎,不幸落入風塵,做了妓女,染上了揮霍錢財的惡習;她瘋狂地尋歡作樂麻痹自己,但內心卻討厭這種空虛的生活。這個依舊保持有純潔心靈的淪落女子,嚮往真正的愛情生活,後來被阿爾芒的一片赤誠之心所感動,彼此深深地相愛,在遠離巴黎市區的鄉間過起美滿的田園生活。瑪格麗特受到創傷的心靈也開始癒合,並決心徹底改掉過去的習慣,永遠和阿爾芒在一起,享受一個正常女人的真正生活。不幸阿爾芒父親的出現粉碎了她的美夢,他的虛偽、自私再一次把瑪格麗特推入災難之中。她被迫離開了阿爾芒,事後遭到阿爾芒不明真相的種種侮辱和傷害,終因心力交瘁,去世了。

或許她生命里最閃光的一點是阿爾芒,他們彼此都負出了強烈的感情,都為對方做出了犧牲。但是他們這段愛情,卻得不到任何人的接受,得不到任何人的祝福。瑪格麗特是妓女,雖然她放棄了一切,但是仍無法改變現實,在那裡沒有人能接受,也不用說相信,一個妓女會從良,她永遠活在妓女的陰影里。最終還是為了阿爾芒,又淪落了,過上了那種沒有明天的生活。她是無私的。

阿爾芒衝動,易怒,妒忌心又如此之強。他並不理解瑪格麗特,他如此固執地認為自己受騙了,不斷地進行報復,他的心中越是充滿恨,越是顯得瑪格麗特的痛,她的悲。但是瑪格麗特並不後悔所有的選擇,她知道總有一天阿爾芒會明白她。然而卻發生在她死後的事情。她一生最快樂的時光是阿爾芒給予的,但她一生最痛苦的時光同樣也是阿爾芳給予的。使她的悲慘命運更加深化。或許沒有阿爾芒出現即使沒有了閃耀點,也不會有深切的痛苦。或許正是因為阿爾芒,她的生命才有了光彩。她才能夠從這個悲慘的世界裡完全的解脫。

我為瑪格麗特傷心,悲痛,更為她的無私感動。

茶花女讀後感700字篇二

瑪格麗特走了,留給亞芒一本寫滿真情的日記本,留給我們的則是無盡的思索。合上《茶花女》,澎湃的思緒難以平息,一多純潔無暇的茶花浮現在眼前——腦海中印象最深的,是瑪格麗特翻看首飾的情景。

她已經決定離開公爵,與自己的愛人過一種全新的生活。為此,她典當了首飾,馬車,披肩……她的眼神沒有一點依依不捨,卻閃耀著比鑽石更閃耀的光芒,那是一種對理想生活,對純正愛情的執著。

站在金錢於愛情的十字路口,大概許多人會選擇金錢,選擇了金錢的人會得到幸福嗎?也許吧。但我一直堅定的相信,愛情是世間最美好的東西。因為父母長達幾十年的婚姻便是最美好的證明了。也許這種愛情有些人會認為使得家庭中的每一個人都感到幸福。我也同意這個觀點嘞!

瑪格麗特,這朵獨立與牆角的茶花,她所追求的愛情也是如此的堅韌與高貴。為了亞芒,瑪格麗特選擇了離開他。她心痛無比,以至於執筆的手都在不停地顫抖,昏暗的燈光襯得她原本蒼白的面容,更為憔悴……

我不知道愛情是否應該自私,可我知道父母對我們的愛一定是無私的。他們含辛茹苦地把我們撫養長大,為的並不是自己。如果有一天,孩子能夠展翅翱翔於天際,父母不會希望他們留下,將其困在一方小小的天地中。無私的愛才是真正的愛!

在狂風暴雨中,這朵纖弱的茶花慢慢凋落下來,不變的唯有他心中瀰漫的愛的馨香。

人,生來就是要面對許多的痛苦,艱難的選擇,風雨之後才會見彩虹。瑪格麗特,這朵純潔無暇的茶花,無論是在豪華的莊園還是鄉野僻壤,無論是面對艷陽和風還是風霜雨雪,都始終堅守自己的那份純白,散發獨有的芳香……

或許在世人的眼中,瑪格麗特早已失去了一個人的尊嚴——“拋棄”愛人,又被心愛的人所討厭。但在我眼中,日漸虛弱的瑪格麗特依然充滿光彩。因為她有真情與理想,儘管美好的理想只能埋在心中。因為心中這份執著,她才擁有了獨自承受痛苦的勇氣。

茶花女讀後感700字篇三

《茶花女》是法國著名作家小仲馬的成名作,她開創了通俗劇的先河。使得人們對世俗情感有了一個較深的理解,也使得人們心中的一些世俗偏見有了一定程度的轉變。

《茶花女》主要講述的是一位巴黎名妓悲情的的一生。這裡採用了倒敘的寫法,男主角那痛苦悲傷的回憶,使得情節看起來更加煽情。巴黎名妓瑪格麗特是一位貌美鍾情的女子,她生活在一個充滿金錢和色慾的骯髒的社會裡。在這樣的環境中,任何一個純潔的生靈也會身不由己而走上歧途。往往這種人又正是被人們所忽視的,甚至是歧視的。而誰又知道像瑪格麗特這樣柔弱女子在那荒淫無度的生活下,內心感受又是怎樣的呢?

瑪格麗特是位貌美的女子,她也正是靠著這點姿色去討好那些貴族以維持生計。但她的內心世界其實是很空虛的,沒有人能給她真愛,沒有人能去理解像她那樣的人,為此使我想到了妓女這個討人厭、而且又是很可怕的名詞。

在小仲馬那個時代,資產階級占有大量的生產資料,貧富分化嚴重,不少人為了生存只好走向極端,而當時的一些妓女就是這樣情非得已,但生活所迫只有出賣肉體才有一絲希望。這樣的生活可能是寢食無憂,但是這些妓女們還是要儘量力擺脫這種生活,她們依然是嚮往那種平淡自由的生活畢竟只有那樣的生活才有可能幸福,那樣的生活才有可能做到真實的自己,那樣的生活才有可能擺脫世俗的偏見,就像普通的百姓一樣。

瑪格麗特正是為了這樣的生活,寧願捨去一切和心愛的人一起過上平淡幸福的生活。但世俗的偏見的力量就是那樣的強大,男主角甬迪的父親因為她有損於他們家的名譽,毅然要求瑪格麗特離開他的兒子。人都是自私的,但那位遭人賤視的妓女用自己的幸福無私的換取了一個家族的名譽。

瑪格麗特和甬迪兩位悲情戀人最終還是擺脫不了世俗的偏見,陰陽分隔,這本著作讓我們重新審視了妓女這個特殊的人群,在我們對這些人警惕和批評的同時也情給予一些的憐憫吧,畢竟沒有人甘心墮落,沒有人願論位唾罵之人,只不過有苦衷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