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假如給我三天有感3篇

讀假如給我三天有感1

我從小到現在,讀過許許多多的書,如:《小王子》、《淘氣包馬小跳》、《藍鯨的眼睛》、《同桌冤家》……其中,《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這本書給我留下了最為深刻的印象。

美國文學家馬克·吐溫曾說過:“19世紀出現了兩位偉大的人物,一位是拿破崙,另一位就是海倫·凱勒。”是的,的確如此。拿破崙依靠武力征服歐洲廣大領土,海倫·凱勒靠她的人格、堅強的意志和卓越的貢獻感動了世界。海倫19個月大時雙目失明,兩耳失聰。剛開始,小海倫對生活失去了希望,十分害怕,脾氣也十分暴躁。每當人們看不懂她在“說”什麼,她就大哭大鬧,哭完了也不知道自己為什麼哭。她覺得自己的生活沒有愛,她多么渴望能看到光明啊。海倫·凱勒的父母看在眼裡,急在心裡。在她的父母尋求下,幫海倫找到了一位家庭教師——安妮·莎莉文小姐。隨著莎莉文小姐的到來,海倫對生活充滿了信心。莎莉文小姐成了海倫新生活的指引者,莎莉文小姐教會了海倫拼寫單詞,教會了海倫認識愛,教會了海倫讀書……隨著時間的推移,海倫在親人和莎莉文小姐的幫助下,海倫體會到了不同的事物,如:過聖誕節、擁抱海洋、體會秋天和冬天……

再後來的求學的過程中,她克服種種困難,憑藉頑強的毅力考入哈佛大學,並以優異的成績畢業,步入社會後,她陸續到美國各地及歐洲、亞洲發表演說,為盲人,聾啞人籌集資金受到了世人的尊敬。1964年,海倫·凱克被授予“總統自由勳章”,她被認為是美國歷史上最偉大的人。

海倫憑著一顆堅強的心,在逆境中崛起,真是身殘志不殘。而自我呢,有著良好的條件,卻缺乏堅韌不撥的毅力。因此,這篇文章給我最大的啟示是:盡力地完成每一件事。有位名人曾說過:“什麼是不容易?不容易是把每天應做的事每天都堅持做。什麼是不簡單?不簡單就是把每件事都做得最好。”請你思考一下這個問題,假如你只有三天的光明,你將如何使用你的眼睛?想到三天后,太陽再也不會在你的眼前升起,你又將如何度過那寶貴的三天?你又會讓你的眼睛停留在何處?做人還要有樂觀向上的良好心態。海倫在巨大的打擊以及困難面前,不是怨天尤人,而是以樂觀向上的心態去面對,使自己得到信心。下面有一則故事,也說明了這點。兩個成績相當的秀才,赴京趕考,半夜趕路時,遇上喪隊,與棺材擦肩而過,前者十分擔心,覺得這不是一個好兆頭。而後者想:棺材棺材,有官又有財。於是後者考中了狀元。而前者卻榜上無名,這個故事更可以說明樂觀向上的良好心態,是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給了我許許多多的啟示,它是我明白了許許多多的道理,它是我的良師益友。

讀假如給我三天有感2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書中,講述的海倫·凱勒對光明生活的嚮往和對黑暗生活的感慨。書中刻畫了莎莉文老師的形象,正是她的這種形象,才使海倫·凱勒重新振作起來,重新鼓起生活的風帆,戰勝一切困難。海倫·凱勒以驚人的毅力戰勝種種困難,與病魔作戰爭,儘管身體上的不足是一種缺陷,但她對此並不抱怨,她只是控制自己,讓自己的心始終保持自由。

當看完這本書時,我的淚起碼在眼眶裡打滾。海倫·凱勒的童年沒有陽光雨露的滋潤,雖然生活中有莎莉文老師的支持、教導,有父母的疼愛,而在黑暗的生活中,她不抱怨,憑自己的自信走出困境,堅持最終的勝利。我們為什麼就不能戰勝困難呢?

比起海倫·凱勒來,我們的生活比她好多了。我們在學習上有老師的教導,生活上有父母的加倍疼愛,還有健康的身體,而海倫·凱勒呢?她只有幾個月的光明,她的生活中沒有陽光,而她卻堅強地走出來,創造奇蹟。而我們呢?學習、生活上有一點點的困難,就灰心喪氣,被困難所壓倒。現在社會上普遍都是獨生子女,父母從小的寵愛,造就了今天他們的脆弱,經不起任何打擊。在當今社會上,父母們對自己的孩子百依百順,成了孩子們的不可丟棄的左右臂,讓孩子們依靠。然而,作為父母,他們有沒有為自己的兒女想過呢?我們總要長大的啊,總不能依靠父母過一輩子吧,我們要走自己的路,即使自己的路再崎嶇,再難走,讓我們倒下了再爬起來,即使是倒了再倒,爬了再爬,最後到達終點,那也勝過依靠著左右臂走上終點。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在某種意義上說,一個人的坎坷經歷,是人生不可多得的財富。

海倫·凱勒雖然雙目失明,但她的生活並不黑暗,而且比健康人的世界更加光明,因為她珍惜時間,努力學習,用心去看待事物,用心去感受事物,體驗生活。

讀假如給我三天有感3

入夜,拿起《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聽著一首舒緩的音樂,心情十分愉悅,思緒也不禁越飄越遠。

海倫凱勒——想必這個名字大家都很耳熟吧,她在19個月的時候因為一場高燒,不敢睜眼,不面對太陽(面對角落),不僅奪去了視力和聽力,還使她喪失了語言表達能力。在這黑暗而又寂寞的世界裡,導師安妮•莎莉文走近了她的生活,在她的幫助下,海倫學會用頑強的毅力克服生理缺陷所造成的精神痛苦。在她導師的悉心教導和盲人學校的教學下,她熱愛生活並從中得到許多知識,學會了讀書和說話,脾氣不再暴躁,甚至開始和親人以外的人溝通。最終以優異的成績畢業於哈佛大學拉德克利夫女子學院,成為了一位學識淵博,掌握英語、法語、德語、拉丁語、希臘語五種語言的著名的作家和教育家。她走遍世界各地,為盲人募集資金,把自己的一生獻給了盲人福利和教育事業。她獲得了世界各國人民的讚揚,並得到許多國家政府的嘉獎。

而《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承載了她對光明的渴望。她說,假如給她三天光明,她第一天想看看讓她的生命變得有價值的人,第二天想看光的變幻莫測和日出 ,第三天想探索與研究。以一個盲人的身份想像如果自己能夠有三天的時間看到世界,將會去做哪些事——包括去看看幫助過自己的人,以及去感受自然,品味藝術世界。

我們為什麼要到失去時才去醒悟,才去嘆息,才會覺得光明實在太寶貴呢?連海倫凱勒都可以在黑暗中探求光明,摸索尋找正確的人生之路,我們這些正常人又何嘗不可?我希望大家讀了這篇文章後,好地學習,好好地生活,合理安排時間,不輕言放棄,不輕易被擊倒,珍惜現在的幸福時光,這樣才不會辜負了上帝賜予我們的明亮眼睛,和一切美好的東西。不要等到失去的時候才追悔莫及,才會無限留戀,才覺得光明的寶貴。

是的,珍惜現在,珍惜每時每刻,應該是我們真正需要做的。